番茄屬深根系作物,耐移植。番茄喜溫不耐熱,適宜溫度范圍為15~35℃,最適宜溫度為26~35℃,低于5℃、高于35℃停止發(fā)育,致死的臨界點為-5~45℃。又屬中光性植物,對光照要求強。在光照下不足的條件下,幼苗易徒長,花芽分化不良,成株則落花多,產(chǎn)量低。在濕度較低、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的條件下,發(fā)育好,產(chǎn)量高,品質也佳。在隴南宕昌哈達鋪這個平均氣溫低(9.8℃)、降水量少(536.1mm)、日照時間短(1953.3小時)、無霜期長(181天)、海拔高度在4700~4900m的高山區(qū)域,如何讓番茄這一外來物種在哈達鋪獨特的氣候環(huán)境中大量開花、結果,確實有難度。現(xiàn)將筆者通過多年試驗摸索出的一套高山區(qū)番茄高效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品種選擇
番茄的品種分無限生長及有限生長兩個類型。有限生長類型生成2~4穗花序后自行封頂,植株較矮小,成熟較早而集中,抗性差,產(chǎn)量低。而無限生長類型,花芽分化后,往往每3片葉分化1個花序,主莖可生6~8個或更多花序,植株生長勢強,中晚熟,抗性強,產(chǎn)量高,品質佳。筆者在宕昌哈達鋪引進種植的品種有金棚8號、金棚M6、美琪10號、晉番茄9號。
2 "栽培方式及栽培時間
露地栽培。在無霜期長,無高溫且少雨的哈達鋪,多選擇夏季栽培,斷霜(一般在農歷四月初八前后)后定植,來霜時結束番茄田間作業(yè)。
3 "播種育苗
先浸種催芽,將種子撒播在苗盤或苗畦內。第1片真葉展開后分苗于苗床中。營養(yǎng)土要疏松肥沃。氮磷鉀肥不能低于30mg/kg。番茄種子發(fā)芽期需要的適宜溫度是:白天25~28℃,夜間18~23℃,出苗后降溫3~5℃(如果是小拱棚育苗,可在出苗后把拱棚角掀開一個口子讓風進入棚內,從而起到降溫的作用),定植前7~10天揭掉遮陽物進行煉苗。從播種到成苗需60~70天。
4 "整地做畦
選前茬是麥類、豆類作物的地塊,并于深耕前每畝施5000~7000kg有機肥作基肥。定植前耙平地面,按寬1.3m、高10~15cm做畦,溝寬30cm。
5 "定植
斷霜后定植。苗子長出7~8片真葉,第1穗花蕾已明顯可見時定植為好。每畦定植2行,行距50~60cm,株距70cm。先栽苗、覆土,后澆定植水。
6 "搭架、中耕
露地番茄定植后,趁番茄尚未長高、田內空間寬敞時及早搭架綁蔓。及時中耕、松土保墑,以提高地溫,第1次中耕與第2、3次間隔15天,先深后淺。
7 "整枝、綁蔓
番茄在生長期分枝旺盛,所有側枝都要在5~7cm長時清除掉、拉秧前60天左右打頂封尖,在花序上留2~3片葉摘除頂芽,以使花果有充足的養(yǎng)分供給。
8 "澆水、施肥
番茄的第1穗果膨大時需水量增多,要視土壤墑情澆水。一般以中耕保墑為主,不干旱不澆水。氣溫高時可多澆,反之應少澆。番茄施肥視地力而定,結合澆水沖施氮肥,每畝以10~15kg為標準,共施2~3次。
9 "?;ā⑹韫?/p>
番茄在高溫、高濕、低溫時往往授粉不良,造成落花落果。在敏感穗花序開花前,要根據(jù)留果多少而摘除多余果穗,可提高果實整齊度和品質。在?;A段,可用防落素或2,4-D溶液噴施一遍,最多噴2次,噴時嚴格掌握濃度。
10 "采收
鮮食大中果型品種,大多花開花后60天果實成熟。商品果著色50%左右時,就應及時采收,供應市場。
11 "病蟲防治
1)番茄病毒病。在選擇種植品種時,要選抗病品種,在栽培季節(jié)要避開高溫、高濕、低溫的天氣,并嚴防蚜蟲,可有效防止病毒入侵。
2)番茄晚疫病。該病屬真菌性病害,在低溫(15~20℃)、高濕(達75%以上)條件下,容易發(fā)病。勤查,一旦發(fā)現(xiàn)中心病株后要及時清除和噴藥,常用農藥有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40%疫霉靈可濕性粉劑200~300倍液等,每10天噴1次,共噴3次即可。
3)番茄青枯病。主要癥狀是植株發(fā)生萎蔫,濕度大時枝葉出現(xiàn)褐色條紋,根莖內維管束變褐,并有白色黏液。防治方法:拔除病根,并用生命素對水灌根。
4)番茄灰霉病。該病主要危害果實和葉子,果實被害部變白腐軟,后期形成灰色霉層。葉片發(fā)病,輕時有褐斑,重則枯死。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發(fā)病較重,常用藥有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10天左右噴1次,共噴3次即可。
5)棉鈴蟲、白粉虱。常用防治藥物有50%敵敵畏1000倍液、50%辛硫磷10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及25%滅螨猛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