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me or to Be Tamed?
據(jù)說九千多年前人類就開始馴化野生動物,將其變成家養(yǎng)動物,為人類所用?,F(xiàn)代馴獸師、動物飼養(yǎng)員的工作聽起來很有趣,有時還給人一種“萌萌噠”的感覺,但背后也有鮮為人知的艱辛;據(jù)新聞報道,在這個崗位上失去生命的人也越來越多。究其根本原因,是人類對動物生存權利的過度剝削。當人民群眾受到的壓迫超越底線,他們就會揭竿而起,何況是不如人類理智的野獸,壓迫之下必然會有傷害人類的行為。
但是,野獸并非只有“野性”,就算是冷血動物也不都是“冷血”的,野獸也有感情,也有“社會”。經(jīng)過馴化,長時間和人類相處,它們也能和人類溝通,讀懂人類的心情,明白人類社會的一些規(guī)則。人類在馴化野獸,和它們相處時,會有被傷害的危險,但同樣也會有各種感悟和感動,因為野獸其實比人類單純得多,至少他們沒有機關算盡的欺騙。人在馴化動物的過程中,其實也在被動物馴化——人會變得更加單純,更加意識到人性的優(yōu)點,更加懂得抑制人性的弱點,在真善美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你愿意嘗試去馴化一種野性尚存的動物,也讓它馴化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