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達盧西亞,手心里的陽光
孕育文化需要激烈的歷史撞擊,需要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恰恰安達盧西亞這兩點都占了。穆斯林文化與基督天主文化交匯、博弈、爭斗了幾百年,竟使得安達盧西亞出現(xiàn)了名噪世界的弗拉門戈、斗牛、雪莉酒這三樣西班牙國寶,還有像達帕斯這樣影響歐洲各國飲食習慣的事物,而哥倫布掀起的大航海時代更是重塑世界的主因。我不確定這片干燥開闊的土地到底需要多少天的行程才能閱盡,但有些重要的符號是無論如何也不應該錯過的,畢竟沒到過安達盧西亞,你頂多也就了解半個西班牙。
進入安達盧西亞的第一站是西南部的塞維利亞:那是一個陽光艷麗的下午,從踏足在古城街道的頭一刻我就嗅出了它與德法式歐洲老城的不同味道,路邊的建筑在滄桑之外明明流露出了一種屬于少數(shù)民族的風情韻味,紅裙下踮起腳尖的弗拉門戈便是由這里旋轉(zhuǎn)開來:激烈的吉他伴奏,鏗鏘的歌聲,夸張的舞步,舞者濃郁的表情,無不挑戰(zhàn)著柔和藝術的美感,卻熱烈到讓人無法釋懷;天性流淌著浪蕩不羈血液的吉普賽人是弗拉門戈的最好詮釋者,顛沛流離的尋找家園的生活練就了吉普賽人不斷斗爭,掙扎又對生活充滿希望的矛盾特質(zhì),這正是弗拉門戈的獨特表達方式;它隨著吉普賽人遷移的軌跡在安達盧西亞的紅色沃土開出艷麗的花朵,一如卡門嘴里叼著的那朵鮮紅色玫瑰一樣給世人留下奔放、驚艷、永不磨滅的一章。
混血摩爾文化
在老城邊緣的塞維利亞教堂,它雄偉的外型和屬于阿拉伯的土黃色,又是一個重要的混血杰作,這樣的建筑有一個特定的名字叫做摩爾復興建筑。建筑就像是個誠實歷盡滄桑的老人,它靜立在那里閑看著庭前過往變遷,默不作聲的用它身上的印記啟示給后人曾經(jīng)的歷史,真假對錯它不去辯解,任由你說。
當開元盛世中的大唐在一片繁榮祥和之時,非洲北部的穆斯林經(jīng)過直布羅陀海峽來到一片新的大陸——歐洲的伊比利亞半島。這是片并不肥沃的紅色土壤,熱烈的陽光,干燥的氣候與他們的故土是那么的相似又比那里更適合生存,歷經(jīng)艱辛終于開辟的這么一翻新天地,讓他們堅定了在這里生根繁衍的決心,于是破釜沉舟的把所有船只燒掉,不留后路的一路奮戰(zhàn),終于占據(jù)了伊比利亞半島西南的一隅,在安達盧西亞的沃土上開始屬于摩爾人的傳說(摩爾人是歐洲人對這些入侵的北非穆斯林的稱呼)。
摩爾人在塞維利亞根基日漸穩(wěn)固,帶著對真主阿拉的感激和膜拜,他們修建了一座宏偉的清真寺。正是這座清真寺變成了日后民族和宗教更迭的記憶符號:在摩爾人被驅(qū)逐出歐洲的天主教光復運動后,這座清真寺又被重新改建,但是并不完全,曾經(jīng)的召喚塔還帶著它的阿拉伯印記聳立在那里,直至今日,仍在訴說著摩爾人曾經(jīng)在此片土地上的興衰榮辱的故事。也給西班牙的萬種風情里增加了混血的摩爾人文化。
在塞維利亞講堂的里面安放著偉大的航海家哥倫布的靈柩。石棺被西班牙四古國的騎士卡斯蒂爾、萊昂、納瓦拉、阿拉貢抬起,由此可見哥倫布在西班牙舉足輕重的地位。哥倫布意外發(fā)現(xiàn)美洲沒有能給自己帶來切實的利益,倒是意外的成全了西班牙的海上貿(mào)易,源源不斷的黃金白銀從美洲繞行到歐洲大陸的西段,由塞維利亞進入到西班牙內(nèi)河瓜達爾基維爾河,而今港口堆放財富的黃金塔還依然立在那里,是在歌頌一個國家的海上帝國傳奇,或是傷感著另一個大陸悲劇的開始。
血染斗牛場
塞維利亞皇家騎士斗牛場(Plaza de toros de la Real Maestranza)是西班牙斗牛士的圣殿,雖然規(guī)模不及馬德里的斗牛場弘大,但卻是歷史最悠久的斗牛場之一,在這里出演對于斗牛士來說就是成功的象征。這座黃白相間的斗牛場建于1758年,而投入使用則是幾十年之后的事情了,之后的百年間這里持續(xù)見證了斗牛士與公牛最血腥的巔峰對決。每年3月到10月,近百場斗牛表演中會有五百頭公牛被殺,而且每年也都會有斗牛士及助手不慎被公牛傷到。對于塞維利亞人來說,看斗牛的狂熱情緒就等同于馬德里人看足球一般,每周的斗牛比賽對于本地人來說就是一場節(jié)日,百年未變。
公牛出場時大多會覺得很茫然,周圍的掌聲和驟然亮起的日光會讓它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這時會先讓三名斗牛士助手挑逗起公牛的怒氣,來展示公牛的速度和力量,幾次直線沖刺無果后公牛算是熱身完畢。這個時候斗牛士往往會出場與公牛糾纏幾個回合找找手感,隨后輪到長矛騎士出場。公牛往往會從二十米開外的地方?jīng)_刺直撞長矛手的馬匹,因此他們需要保持側身面對公牛的姿勢并且予以迎頭重擊(這種重擊是雙方均要承受的),長矛的矛尖會有十多厘米刺入公牛肩部,而馬匹往往也會被強大的沖擊力撞得四腳離地,若不是馬的眼睛被完全遮住,恐怕早就被公牛的氣勢嚇得落荒而逃了。在長矛兩次扎進公牛肩頭后,它會被徹底激怒,只要看到活動的物體,它就會絲毫不顧身上噴涌的鮮血而奮不顧身的沖上去。
下面的步驟有可能由斗牛士助手或本人來完成,用幾近夸張的表演動作完成我認為斗牛表演中這個最危險的環(huán)節(jié)。他們會雙手高舉帶有長溝的花鏢引誘公牛沖上來,也會主動沖向公牛,在即將被牛頂?shù)降囊凰查g扭身與牛角擦肩而過,同時將花鏢插到牛背上?;ㄧS上面的倒鉤會深刺在牛皮膚之下,而木制的鏢桿則垂在外面來回晃蕩,可以想到這種設計對于公牛來說十分險惡,之后它每跑一步都會伴隨著皮肉撕扯的巨大痛苦。
15分鐘后,公牛大量失血,精神體力均已被消磨了很多,然而強烈的求生本能還在支撐著他繼續(xù)沖撞,斗牛士重新正式出場。不得不說,身著傳統(tǒng)斗牛士緊身衣看起來極為帥氣,他們盡管西班牙人身材并不很高,但斗牛士舉手投足做出的傲嬌姿態(tài)充滿了強者的自信。
斗牛士在西班牙社會中擁有極高的聲譽和尊敬,西班牙人把他們看作是力量、勇敢與優(yōu)雅、紳士的象征,同時也是西班牙人性格的象征。如今在世界輿論和人們價值觀改變的背景下,斗牛面臨著巨大的道德和動物保護方面的壓力,這種壓力已經(jīng)導致馬德里和巴塞羅那兩座大都市都放棄了斗牛習俗,安達盧西亞成為了僅存的西班牙斗牛運動最核心的地區(qū)。雖然我認為這些公牛遭受的殺戮方式遠非人道可言,觀賽之中我也頗為同情這些無辜的動物,但想想本就做為人類主要肉食的那些牛也并沒有幸運到哪里去,我就不要吃著牛排再喊著抵制斗牛了吧?對此問題中立來看也許是比較合適的,因為作為足以代表一個民族的一項文化遺產(chǎn),還是不要徹底滅絕了的好,減少一些或許無傷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