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大媽83歲了,老伴兒死后一個人獨居,為了打發(fā)孤獨,她在自家的房前種了不少蔬菜,一天到晚,總能看見她摸摸索索地侍弄那些菜。
去年夏秋交接的時候,遠嫁外村的女兒回來看她,她本來皺巴巴的臉就像久旱逢甘雨的土地,頓時滋潤了起來。她幾乎腳不沾地,先從冰箱里拿出鲅魚,又從菜地里割回韭菜,然后高興地對女兒說:“我們娘倆今天包鲅魚餃子?!?/p>
一切準備停當,她才坐下來,與女兒一起擇菜、洗魚、和面、調(diào)餡兒,開始包餃子。娘倆邊包邊說話,幾乎都是她自己在絮絮叨叨,很少給女兒插話的機會。其實也沒什么新鮮話,都是些噓寒問暖的叮嚀囑咐。女兒也近60了,她還是那么不放心,像囑咐孩子一樣。
餃子很快就包完了,她從院子里拿來柴草,讓女兒燒火,她在鍋灶上下餃子。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對女兒說:“平常,我一個人懶得包,今天跟著你沾光,以后多回來看看,讓我也多沾沾光?!迸畠簺]有吭聲,眼角卻有些濕潤,借著往灶膛里添柴的機會,順手抹了一把眼睛。
餃子煮好了,她先給女兒盛了一盤,然后才盛自己的,還一個勁兒地讓女兒多吃點。她邊吃邊對女兒說:“咱家就數(shù)你和你爹愛吃鲅魚餡兒餃子了。你爹都走了20多年了,今天包得挺好吃,飯后你去給他送點兒,讓他也嘗嘗。我在家里把剩下的韭菜擇了,你回去的時候帶著?!?/p>
女兒給爹上墳送餃子回來,見娘坐在馬扎上,耷拉著頭,兩肘拄在雙腿上,身旁的盆里放著擇好的韭菜,盆旁邊還有一塑料袋蔬菜。她知道,這都是給她準備的。她以為娘在打盹,就輕輕推了一把,不料,娘向一旁歪倒,已經(jīng)沒氣兒了。
出殯那天,女兒捧著那把娘擇好的韭菜失聲痛哭:“娘啊!以后女兒常給你包餃子?!?/p>
(據(jù)《牛城晚報》趙盛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