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十年(1921年)在安徽銅陵縣大通鎮(zhèn)發(fā)生了一宗巨額匯票冒領案,此案幾經(jīng)周折,歷時3年,才真相大白。
那年7月的一天,來往于長江銅陵、貴池、安慶等地的一艘郵船,正沿著貴池向安慶駛去,行至貴池殷家匯時突然山洪暴發(fā),河水猛漲,郵船被沖得無影無蹤。
幾天后,河水退去。銅陵大通瀾溪街“聞志和雜貨店”店主聞駝子從貴池辦貨回來,經(jīng)河南嘴附近河灘時,發(fā)現(xiàn)一只郵包,打開一看,里面有一張兩萬五千元的巨額匯票。此款是上海某商行駐大通辦事處,通過大通天寶銀樓匯往安慶購買木料的。聞駝子念過幾年書,且經(jīng)商多年,懂得一些匯款取款的手續(xù)。他當即就想,反正是撿的,必須占有這筆巨額財富。
他知道,要想提取這筆錢,必須持有大通天寶銀樓出具的取款憑證??墒牵y樓肯定不會向他提供取款憑證。于是,他只有鋌而走險了。為了保密,他趕到很遠的安慶吳越街,找到一位刻字先生,花高價錢刻制了一枚“大通天寶銀樓”的印章,私造了取款憑證,結果還真從安慶銀行提取了這筆款子。聞駝子用這筆意外之財擴大經(jīng)營,生意越做越興隆,后來干脆換了招牌,叫“聞隆和雜貨店”。
再說大通辦事處將款匯出后,數(shù)月杳無音訊,便派人去安慶銀行查詢,回復是款已由匯出行取回。而聯(lián)系大通天寶銀樓,卻說絕無此事。他們知道出問題了,事關重大,便去大通警察局報案,要求盡快查處。
警局聽說有人冒領了巨額匯票,很是重視,立馬派出偵破組,到安慶銀行查看取款憑證,經(jīng)與大通天寶銀樓的印章相比較,確認是一起私刻印章的匯票冒領案??墒侨撕CC?,到哪里去找那冒領的人呢?
要想偵破此案,就必須先找到刻制這枚印章的人。偵破組找遍了安慶、桐城、樅陽等地的大街小巷,查問了數(shù)以百計的刻字者,都沒有找到線索。
回過頭來再說那個刻章者。他在刻章時就感到這里面有“文章”,可是為了掙大錢,也是孤注一擲。錢到手后,為了少惹麻煩,竟然改跑單幫去了??墒撬麑嵲跊]有經(jīng)營的才能,生意一直不好,老是賠錢,不久便又重操舊業(yè)。
但他還是多了個心眼,不敢在安慶擺攤,而去了貴池。
他哪里知道,偵破組早就布下天羅地網(wǎng)??陶抡咭宦睹?,就被偵破組盯上了。在證據(jù)面前,刻章者只得向偵破組詳細述說了刻此印章的經(jīng)過,由于時間較久,只記得找他刻章的是位彎腰駝背的半老頭子,其他的一無所知,弄得偵破組毫無辦法。此案又繼續(xù)偵查了兩年,最后還是由刻字先生在大通鎮(zhèn)上認出了聞駝子,才算破了案。
事敗后,聞駝子花大錢買通了當局要員,沒有進監(jiān)獄,但是經(jīng)濟懲罰也讓他吃盡了苦頭:一是被追回冒領的巨款,并罰款兩萬五千元;二是承付偵破組幾年的費用;三是在雜貨店前筑一長寬各一米的磚石方臺,曰“上下馬碑”,警示人們以此為戒。
不到幾個月,聞駝子的店也就氣息奄奄。
聞駝子受懲罰后,心中氣悶,經(jīng)一番苦思,幡然悔悟,決心從頭再來。于是請兩位高手師傅,改做豆腐生意。每天早晨,將門板放在自己修建的磚石方臺上,賣起了豆腐和干子。聞駝子又別出心裁,做醬油香干,很受歡迎。如今,銅陵土特產(chǎn)中,有一種方如牌、薄如紙、美味可口、老少喜歡的大通茶干,還是聞駝子的傳世佳品呢!
民國的這起冒領巨額匯票大案告破,也發(fā)人深思:只要用心去偵破,哪有破不了的案?只要一心為民去辦案,哪有追不回的欠款。而由于民國的法制不健全,聞駝子能買通要員逃脫法律的嚴懲,也當令今人引以為戒!
(據(jù)《通遼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