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寫是改變原文表現形式的一種寫法,即對原作的思想內容基本上不作改動,大都只側重于改變原作的形式。例如改變文體,詩歌改成記敘文,記敘文改成說明文;改變語體,文言改成白話;改變結構,順序改成倒敘,重新組織材料;改變人稱,第一人稱改為第三人稱,第三人稱改為第一人稱。相對于其他寫法(擴寫、縮寫、續(xù)寫)來說,改寫在寫法和表現形式上是比較自由的。我們可以對作品的體裁、結構、人稱、描述方法、語言等方面進行改寫。改寫時,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一、認真閱讀原文,準確掌握原文的內容。只有在熟練掌握原文主要內容的前提下,才能合理地對原文進行改寫。
二、對照原文,在內容或形式上要有所創(chuàng)新。一般來說,改寫后的習作,或許比原文更有趣,或許比原文更有新意……這樣,改寫后的習作才會對讀者產生較強的吸引力。
三、認真構思,注意結構的完整,要反復修改加工。為使所改寫的習作贏得更多讀者的喜愛,達到人人樂讀的地步,除保留原文的韻味外,應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尤其是內容和結構一定不要拘泥于原文,這樣,寫出的習作才會有新意。還要在反復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加工、修改,使改寫后的文章更完美。雖然是改寫,也要講究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前后的照應,保持結構的完整性。
此外,改寫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改寫文與原文的聯(lián)系,明確改寫文是建立在原文的基礎之上的,兩者千萬不要割裂開來,兩者是相輔相成。
2.改寫的時候可以適當發(fā)揮想象,圍繞原文的中心增加必要的情節(jié)、細節(jié)和語句,但要注意詳略安排得當。
3.改寫不能大段大段地抄寫原文,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來寫。
下面是一位同學改寫的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