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樸實,是對文章風(fēng)格的一種描述,即通過準確、樸素、簡潔的語言傳達出純潔、真摯、美好的情感。俗話說的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那種至真、至純、至善、至美的作品常常與我們內(nèi)心深處的純真相契合,從而引發(fā)我們內(nèi)心美好的感受,達到一種化平凡為神奇的境界。
下面,我們就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為例,對其中的幾處清新樸實的詞句進行簡單的品析。
1.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
解析:細讀文章題目,我們可知文中主要寫的是兩個天地的生活。文中對百草園有這樣一處敘述: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似乎確鑿”或許會被指為不合邏輯。然而,這是魯迅特意使用的?!八坪酢币辉~,用來說明他離開百草園已經(jīng)多年(“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隔了七八年”),恐怕記憶不真;“確鑿只有一些野草”,用來表述百草園留在作者記憶里的印象確實如此。這樣說,并沒有違反邏輯之處。
百草園“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是在下文的描寫里,還敘及作者見到過不少昆蟲,還有飛鳥。“只有一些野草”之說,是否失之于偏頗了呢?其實不然。所謂百草,是相對于百花而言的。這個園原是荒園,只是任其生長野草,并不種植花木,更無名花異卉,因此不以花園為名,而稱之為“百草園”。至于園內(nèi)有昆蟲飛鳥,那是因為它們流動出沒其間,并非固定不變。說百草園“只有一些野草”,則重在點明其不植花木,說明其荒蕪的特點而已。
2.本城中極方正,質(zhì)樸,博學(xué)的人。
解析:三味書屋的塾師,在文中不書姓名,只稱“先生”。在介紹這位先生時說:“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zhì)樸,博學(xué)的人?!?/p>
我們先看“方正”一詞。人們在使用這個詞時,總是包含了比如“不知圓通”之義,或者還有謹守規(guī)矩之類的意義。魯迅使用的“方正”,并非褒義詞,當然也不是貶義詞,而是中性詞?!百|(zhì)樸”之所以有褒義,是不必懷疑的?!安W(xué)”一般說來自然是學(xué)識豐富之謂,但因人們所“博”的“學(xué)”各不相同,未必全有稱譽的意思。魯迅說:“前清時代,一個塾師能夠不查他的秘本,空手點完了‘四書’,在鄉(xiāng)下就要算一位大學(xué)者?!保ā痘ㄟ呂膶W(xué)·點句的難》)三味書屋塾師的“博學(xué)”之稱,原因亦大概是“空手點完了‘四書’”之類。
即便如此,這樣的塾師在當時已經(jīng)是不可多得的了。我們固不應(yīng)誣之以惡,也不該隨便加上溢美之詞。
【即學(xué)即練】
1.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動人的語言,簡潔、質(zhì)樸、含蓄的話語中顯示出了魯迅先生偉大的人格魅力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請結(jié)合語境,賞析下列語句中黑體詞語的意思。
(1)但到我十三歲時,我家忽而遭了一場很大的變故,幾乎什么也沒有了;我寄住在一個親戚家里,有時還被稱為乞食者。
(2)這時才用“魯迅”的筆名……也常用別的名字做一點短論。
2.王大明正在陽臺上澆花,樓下的趙阿姨說:“大明,你真可愛啊,我剛晾的被單也錦上添花了?!?/p>
(1)你聽出趙阿姨的言外之意是:
。
(2)如果你是王大明,應(yīng)該這樣回答趙阿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