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職學校美術教師結合本校學生自身的特點,根據學生的不同專業(yè)、不同的就業(yè)方向來進行美術相關課程的設計,在美術教學中求真、求異,積極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審美理念及不斷積累相關美術知識和專業(yè)技能。
關鍵詞 中職學校 美術教學 感悟
我作為多年從事美術教育的教師,雖然能夠輕易駕馭美術教學課程,然而在“重實踐,輕理論”的中職學校開設美術課程依然會感到無法傳授學生關于藝術的知識,無法教學生如何去理解藝術,無法解答學生對于藝術知識的迷惑。為了讓學生能在美術學習中體驗到成就感,用自信去面對未來,我力求在教學中求務實、求創(chuàng)新,不斷探索與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審美心理以及美術知識和技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美術學習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樹立良好正確的審美觀。
一、美術課程的普及性
現(xiàn)如今美術課程教學一定要把握好中職學校學生存在的自身特點進行開展。因為中職學校的學生們,大多是初中畢業(yè),他們所具備的文化素質、審美素養(yǎng)都不是太高,所以美術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不是為了培養(yǎng)美術家、書法家,而是為了讓中職學校中的每個學生都能接受美的熏陶,能具有一雙欣賞美的眼睛,從而提高他們感受美、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從而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在藝術的教化中形成良好的個性,在自然美、社會生活美、藝術美的天地中增強對自然與生活的熱愛及責任感,激發(fā)他們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與能力。因此,職校中的美術教學,應該在結合本校學生特點的前提下,體現(xiàn)出美術的人文性,并幫助學生充分理解美術作品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要改變認為美術教育只是技能技巧的學習和訓練的錯誤觀念,把美術作為一種文化來學習,實現(xiàn)能在美術教學中提高學生一定的文化素質、審美素養(yǎng)的教學目的。在職業(yè)學校中,不同類別的專業(yè)都可開設美術課或是美術欣賞課,課時的多少則可以根據專業(yè)而確定。
二、美術教學的傾向性
美術教學要體現(xiàn)出中職學校應有的特色,教學內容要根據不同專業(yè)的不同特點有所側重。我校針對不同專業(yè)學生對美術的需求,這些年來課程設置情況分別如下:
2001-2008年服裝專業(yè)《服裝畫技法》課程,內容包括《基礎素描》、《色彩圖案》、《色彩構成》、《服裝人體》等,側重與服裝相關的知識,目的在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應知應會能力。2008-2013年計算機廣告專業(yè)開設《美術》課,內容包括《基礎素描》、《石膏幾何形體寫生》、《靜物寫生》、《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等,側重的是與設計相關的美術基礎類知識。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2014年至今航空、高鐵專業(yè)開設《美術欣賞》課程,內容不同于以往服裝和計算機廣告專業(yè)的是這是一門以欣賞為主的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的認知素養(yǎng),陶冶學生的情操,普及一些美術的基本知識。
中職學校的性質決定了其對于教學的要求與普通中等學校不同,中職學校更加側重于學生能否掌握較強的專業(yè)技術能力,而相對于文化成績方面的要求不是很高。因此,美術課的教學內容也要相對地有所改變,在內容和深度上不能作過高的要求。
三、美術教學的實效性
學校開設的美術教學可以延伸到了學生的各類活動中,在其它活動中體現(xiàn)實效。通過積極開展各類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展現(xiàn)自身的美術專長,增進中職學校大多數學生的自信心、自豪感,同時讓一些對美術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生學到了更多的東西,為學生未來的就業(yè)開創(chuàng)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比如,學??梢蚤_設第二課堂,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分設成幾個不同的科目——國畫、素描、色彩、設計、書法等,使學生在課余時間的第二課堂的學習中,由興趣體會到樂趣,由樂趣轉化成志趣。我校就是這樣做的,將有美術愛好的學生,組成若干個興趣小組,讓學生們利用這個課余的第二課堂,來繼續(xù)拓展自己的美術領域,在各班班主任的積極鼓勵下,并在專業(yè)指導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下,不定期地將前一時段所學的內容,以作品的形式在全校師生面前展示。這樣不但令學生自主自立的能力得到了鍛煉,也能對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這也正是我?;顒铀鸬淖饔?。同時相應地提高我校美術教育的教學質量。
四、美術教學的成就感
讓學生能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就感,用自信去面對未來。成功的體驗是學生創(chuàng)造的源泉。作為一名專業(yè)的美術教師,從這么多年的教學經歷來看,處于十五、六歲年齡的中職學生,普遍存在一種現(xiàn)象:學生對新鮮的事物尤為感興趣,有著莫大的好奇感,但缺乏自控力及恒心。這是學生對未涉足的新鮮事物的初級好奇感,對美術工具的好奇,如畫筆、顏料、調色盒,它們如何使用;兩種或多種顏色相加變成另一種色彩等。隨著課程難度的加大,學生最初的興趣漸漸淡化。如何改變這種局面呢?于是我從學生上交的作品入手,針對作品中存在的特點加以逐一引導,讓學生領悟到自身作品中的問題,而再次完善,以達到理想效果后,讓學生從中獲取前所未有的成就感,鞏固學生對本課程的興趣。但以欣賞為主的《美術欣賞》課,就沒有那么吸引學生了,雖然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但還是不能滿足學生對這門課的喜好程度。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情況,我改變了教學計劃,在課程中添加了一些繪畫技巧類的動手內容;以線條黑白為主,單色的裝飾繪畫,每次欣賞著名作品后,特安排學生自己動手以裝飾繪畫入手,讓學生在動手中領會繪畫的技巧性知識,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也彌補了本課程因單一而帶來的不足。
多年來,通過教授不同專業(yè)學生美術課程,對我自身美術知識的領悟也起到了巨大的幫助。美術本身就是人類文化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人類文化的積淀和人類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結晶,而不是單純的謀生技藝,更多的應是一種境界吧!這些感悟,對我來說正是一比可觀的財富!
參考文獻:
[1]職業(yè)技術教育[J].2010(5);2011(7);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