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喜歡打針,但這是治病不可缺少的一個手段,像糖尿病人就更離不開注射器,好在這個局面很快就可能發(fā)生變化了。
28歲的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生Carl Schoellhammer研制出了一種能夠取代注射器的藥丸,并因此獲得了“萊默遜-麻省理工學院國家大學生獎”的醫(yī)療保健類大獎。他的獲獎發(fā)明是顯微針管藥丸(簡稱“mPill”),這是一種表面覆蓋著微米級針頭的可吸收膠囊,它能讓通常用于注射的藥物通過胃腸道吸收。
“胃腸道中有密集的毛細血管網絡,其表層類似于一個屏障?!盨choellhammer解釋說,“微型針頭成為穿透這個屏障的最佳工具,它能將藥物導入組織,讓其擴散出去,以達到全身給藥的效果。”通俗地說,藥物通過這種方式進入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速度比打針要快得多。
用于測試的概念膠囊其外觀會讓人聯(lián)想起仙人掌或豪豬,但未來投入臨床應用的膠囊會更小并外覆保護層。外覆層將能夠被胃酸溶解,讓微型針毫無阻礙地導出藥物,之后,膠囊能安全地從體內排出。
開發(fā)者預計可在3年內開發(fā)出樣品,并在其后的3~5年內將產品推向市場。眼下這個創(chuàng)新已經引起了市場的關注,Schoellhammer說正在與一些制藥公司商談合作事宜。他希望將這種膠囊作為一種診斷技術推出,這樣就能擴展其用途,比如用于注射胰島素和生長荷爾蒙。
撰文:Carly Okyle
來源:Entreprene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