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展示】
峨眉山月歌
□[唐]李 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名句點睛】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于開元十三年出蜀的途中所作的一首依戀家鄉(xiāng)山水的詩。全詩共用了五個地名,通過描繪山月和江水,展現了一幅“蜀江行旅圖”,構思精巧,意境清朗,為李白膾炙人口的名篇之一。其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一句既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又暗點秋夜行船之事,其意境可謂空靈巧妙。
【走近中考】
(2011年湖北恩施自治州中考語文試題)欣賞下面一首古詩,回答問題。(詩歌略)
(1)這首詩構思精巧,歷來為人稱道。其精巧之處主要表現在哪里?
(2)第二句詩用“入”“流”兩個動詞寫出了峨眉山月怎樣的一種“動”中之景?
答案:(1)全詩連用五個地名構成一種清朗秀美的意境。(2)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
解析:閱讀古代詩歌,首先要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創(chuàng)作意圖,從而領悟深刻的思想并學會評價。這種領悟要從整體的意思去理解作品,不要以偏概全。如本詩就從“峨眉山月”寫起,點出了詩人遠游的時令是在秋天。次句“影”指月影,接連以“入”和“流”兩個動詞點出了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的情狀。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使得“峨眉山月”這一藝術形象成為詩情的觸媒。
【模擬真題】
1.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一詩中借水天相映刻畫清朗秀美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說“月”是此詩的關鍵,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
3.請用生動的語言描述詩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畫面。
4.本詩是李白在行舟時所作的一首七絕,詩人是如何表現“舟行江上”的畫面的?請結合詩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