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小院里有幾棵櫻桃樹,隨著和煦春風(fēng)的搖動,樹上的枝枝杈杈萌發(fā)出一片一片的綠葉,繼而,一朵朵白色艷麗的小花,爭相綻放,將一棵棵不算太高的櫻桃樹,裝扮得銀花招展,鑲白掛玉,在片片綠色點綴下,很是嬌艷美麗。輕風(fēng)吹過,陣陣幽香撲鼻而來。不知何處飛來的小蜜蜂,它們或在花心吸吮,或在葉尖飛舞,或在空中追逐,更給這清新淡雅之處,平添了一筆“枝頭春意鬧”的美景。過去曾有人吟出了“櫻桃花萬樹,春來想灼灼”的詩句,現(xiàn)在面對此景,大有“詩從景來”之感觸。
花開幾日,好景不長,在人們欣賞櫻桃花尚未盡興之時,它就匆匆結(jié)束了一年中的歷史使命,凋謝枯萎,花瓣脫落。當(dāng)然,這并非不是一件好事,在小花凋謝后不久,很快就露出了剛剛孕育而成的一個個小櫻桃。小櫻桃實在不大,狀如米粒,形似圓錐,在逐漸長大的葉片掩映下,悄無聲息地生長。它們雖脫去了艷麗的盛裝,卻有了豐厚果實的雛形;雖不如小花那么引人注目,卻給人帶來收獲的喜悅。就在天氣日漸暖和,時近小滿節(jié)氣之時,枝杈上的櫻桃,終于成熟了。難怪清乾隆七年,洛陽知縣龔松林在櫻桃成熟季節(jié)游覽櫻桃園時,情不自禁地作詩描寫、贊美了那里的迷人景色:“雨飛新綠嫩,風(fēng)動野花香。赤玉妝盈村,紅珠摘滿筐?!?/p>
在櫻桃處于雛形之時,外形基本一致,到了成熟之時,就分為紅白兩種。紅的晶瑩剔透,樣似瑪瑙;白的素雅高潔,不啻(chì)珍珠。它們圓中透亮,亮中放光,密密匝匝,擠成一串,似沉甸甸的谷穗,將枝條彎彎地壓下,對它們賦予“如珠未穿孔,似火不燒人”的贊譽,并不為過。長在旁邊的綠葉,郁郁蔥蔥,兩兩搭配,相得益彰。放眼一看,實是令人心生醉意、滿口生津。凡經(jīng)過此地的人,無不伸手摘下幾顆,放進(jìn)嘴里,醉心品嘗。櫻桃的味道實在太美了,又酸又甜。它們雖沒有楊梅、柑橘那樣的酸度,食后卻有著令人咋舌稱奇的味覺;雖沒有蘋果、桃子那樣的甘甜,食后卻有著欲罷不舍的戀意。我敢斷言,縱是誰來此地,都會流連忘返!
寫一寫
仿照這篇選文,你也描寫一下你喜歡的一種植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