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故事
三代追星族,追星須有度
文/閻玥橙
在讀高三的小秦和小丹從小就喜歡梁朝偉,一遍又一遍地看他的電影、電視劇。上高中后,兩人不在一個學(xué)校,但經(jīng)常交換偶像的消息??梢宦犝f偶像梁朝偉要結(jié)婚了,小丹就整天神情恍惚,茶飯不思,對著偶像的照片發(fā)呆。后來,小秦接到小丹媽媽的電話,希望她去勸勸小秦。來到小丹家,小丹正坐在桌前,對著電腦上梁朝偉的照片發(fā)呆。見到小秦,小丹如夢初醒,“哇”地哭出聲來。這幾年小丹滿腦子都是梁朝偉,沉浸在自己營造的虛幻世界里,夢想著有一天能和他相遇相戀,不能自拔也不愿自拔。可梁朝偉真的結(jié)婚,她也就不知如何是好了。小秦給她講了很多道理,甚至幫她列舉了眾多例子,但小丹始終不能釋懷。臨近高考了,可就小丹目前這個狀態(tài)一定會影響考試的。
1998年,張學(xué)友在泉州舉辦的演唱會上,一位少婦懷抱不到1歲的兒子前來捧場。偶像一登臺,少婦就無比投入,索性把孩子放在椅子上??蓱z的孩子半躺在椅子上,一只腳懸空,而少婦則在相鄰的兩張椅子上各搭上一只腳,站起來歡呼,時而合著節(jié)拍跺腳,時而用力揮動雙手,非??駸帷P〖一镫x開了媽媽的懷抱,揮著小手哭鬧起來,突然孩子掙扎了幾下,眼看著就要往椅子下面滑,隨時可能掉下去,可少婦卻陶醉地全然不覺。
追星并非是少男少女的專利,老年人追星也不遜色。陳老的老伴是老師,在職時,整天忙著上課、批改作業(yè),下班后還要照顧家里。退休后,老伴整天把遙控器當(dāng)成指揮棒,很是寂寞。也是從這時開始,老伴加入追星族。一天,她在沙發(fā)上聽音樂,如癡如醉,老陳很不樂意忙將遙控器搶過來,換成喜歡的戲曲頻道,可老伴發(fā)瘋似的奪過遙控器,嚷道:“你干什么?你沒看見人家正聽田震唱歌嗎?”老陳只好作罷。一段時間后,老伴不提田震了,又開始喋喋不休地提孫楠。用她的話說:“田震改調(diào)了,還是孫楠的歌抒情,尤其是喜歡《你快回來》這首歌?!崩习樽钣憛挼氖蔷﹦?,可也許是近朱者赤的緣故,老伴近來偶爾也聽聽京劇,不過她聽京劇是有選擇的。一開始只迷張火丁,因?yàn)閺埢鸲〉某坏突赝褶D(zhuǎn)、如泣如訴。后來,她還迷孫毓敏,因?yàn)閷O毓敏渾身是戲。其實(shí),老伴追星倒并不是什么壞事,只不過是因?yàn)橥诵莺蟮纳顭o聊、寂寞。
我的音樂生活
我所知道的京劇名丑——馬增壽(下)
文/馬仲清
作者對戲曲有著濃厚的興趣,2012年6月23日,作者和老伴來到位于牛街的三姐家,拜望姐夫馬增壽。交談中,馬增壽向作者激動地講述了自己60多年的從藝經(jīng)歷。
馬增壽是京劇、影視兩棲演員,60多年來一直活躍在舞臺上和影視劇中。在《借東風(fēng)》《女起解》《宰相劉羅鍋》《法門寺》《拾玉鐲》等京劇劇目和《紅樓夢》《風(fēng)流唐伯虎》《日落紫禁城》《大宅門》等電視劇中,都有馬增壽的身影,他塑造的人物令戲迷、觀眾難忘。拍攝電視劇《一村之長》時,趙本山曾跟馬增壽說:“京劇是國粹,永遠(yuǎn)不衰;小品應(yīng)時當(dāng)令,沒法比?!?/p>
馬增壽曾到日本、意大利、伊朗、緬甸、韓國等國家傳播中華民族的國粹——京劇,給各國人民送去歡樂。他在臺上瀟灑自如的表演,給人以美的享受。他對大丑、二丑、三丑活兒的丑行行當(dāng)有著自己的獨(dú)到見解:“很多人對丑行有一種誤區(qū),認(rèn)為自己演了湯勤、蔣干就是大丑,這是不全面的。什么叫大丑?丑行太豐富了,什么人物都有,上至皇帝下至地痞流氓,好壞、忠奸、美丑、男女、老少,不僅要演什么像什么,而且還要熟悉京劇各個流派的特點(diǎn),自己能唱能表演,這才能稱為大丑。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丑行演員要不斷豐富自我完善,為觀眾塑造喜聞樂見的人物?!?/p>
馬增壽雖是丑角演員,但他多才多藝。他反串的老生、老旦、青衣、黃梅戲、越劇、歌曲等唱段,流派層次分明,滿宮滿調(diào)特別好聽。他的藝術(shù)表演爐火純青。北京市原副市長張百發(fā)曾對他說:“增壽,你得收幾個徒弟,別把你的好東西都帶走。”
為了傳承丑角表演藝術(shù),2014年1月19日,由張百發(fā)主持,長安大戲院舉辦了馬增壽收徒儀式和馬增壽丑角收徒專場折子戲演出。幾位徒弟上演了《春草闖堂》《打瓜園》《打扛子》《烏盆計》四出折子戲,受到在場觀眾的好評。而馬增壽表演的《拾玉鐲》《打漁殺家》折子戲,把整場演出推向高潮。這真是:年已七旬喜收徒,梨園佳話載春秋。丑角藝術(shù)新星閃,弘揚(yáng)國粹盡風(fēng)流。
生活中的馬增壽平易近人,沒有藝術(shù)家的架子,不管是誰有求必應(yīng),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中央電視臺舉辦京劇票友大賽時,他積極支持來京參賽的貴州選手,一分錢不要陪唱陪表演,他認(rèn)為這是自己應(yīng)盡的責(zé)任和義務(wù)。他積極支持朝陽區(qū)國聲京劇團(tuán),幫助劇團(tuán)排戲。除此之外,他還和燕守平、馮萬奎、劉繼昌、湯佐仁等同學(xué)組織戲校首批畢業(yè)生同學(xué)會,還為身體有病、生活困難以及去世的同學(xué)組織捐助。
如今,對于自己60余年的藝術(shù)生涯,74歲的馬增壽感慨地說:“我是吃黨的奶汁長大的,黨和新中國培養(yǎng)了我,京劇界的老前輩、老藝術(shù)家們培養(yǎng)了我,我能有今天的成就,從心底感謝共產(chǎn)黨?!?/p>
原創(chuàng)歌詞
村前的小河
三葉草
村前的那條小河,
流淌著我難忘的兒歌。
魚兒歡跳,蝦兒穿梭。
兒時的朋友,
給了我不盡的歡樂。
村前的那條小河,
漾蕩著我難忘的清波。
夏玩清凌,冬滑晶瑩。
兒時的伴侶,
給了我甜美的生活。
?
村前的那條小河,
有著我難忘的記憶。
上學(xué)放牛,難離難舍。
親愛的小河啊,
你去了哪里何時再相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