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2日,長江江面上炮火紛飛。19歲的顏紅英扎著大辮子,瘦小的她正奮力搖櫓,一心想要船兒駛得飛快,好讓船上的解放軍盡快登陸,到對岸去消滅敵人。這一幕,因為一張名為《我送親人過大江》的照片,被永遠地定格在歷史記憶中。
66年過后,當(dāng)記者在吳江橫扇農(nóng)村見到顏紅英時,80多歲的她盡管記憶有些模糊,但被問起那段經(jīng)歷時,原本昏黃的眼神突然亮了起來,對著記者連聲說道:“江上的船多哪,炮彈也很多,但我一點都不怕?!?/p>
那個大辮子的姑娘就在曼江
1949年4月20日,國民黨政府拒絕在和平協(xié)議上簽字,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頒布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渡江戰(zhàn)役打響,百萬雄師過大江的恢弘歷史場景由此拉開。
“你們知道《我送親人過大江》這幅照片嗎?照片上的大辮子姑娘就在吳江。”日前,記者接到一名讀者的爆料,讓這段沉甸甸的歷史迅速和現(xiàn)實有了對接。
《我送親人過大江》,這幅照片曾經(jīng)讓一代人留下過深刻記憶,如同其原作者其他幾幅攝影作品《占領(lǐng)總統(tǒng)府》、《百萬雄師過大江》一樣,有著獨特的歷史意義。
江面上,十幾名解放軍乘坐一艘木船,趕赴對岸的戰(zhàn)場。一名身材瘦弱的姑娘,正在奮力搖櫓,身后是一條烏黑的大辮子。盡管只有一個背影,但整個動作充滿了力度和美感,和滿船的解放軍戰(zhàn)士一起,組成了解放戰(zhàn)爭中頗具意味的場景。這幅照片現(xiàn)為國家一級文物,珍藏于北京的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供世人參觀。
時間已經(jīng)過去66年,當(dāng)年的大辮子姑娘算來已有80多歲了。她居然生活在吳江?對于那段歷史,她還記得多少呢?
送親人過大江,解放全中國
經(jīng)過多方打聽,記者終于查到了當(dāng)年的大辮子姑娘名叫顏紅英。解放后,顏紅英嫁給當(dāng)?shù)囟辙r(nóng)民后到吳江橫扇鎮(zhèn)生活,先后把7個子女拉扯大。幾經(jīng)輾轉(zhuǎn),記者與顏紅英的兒子董紅兵取得了聯(lián)系。
已經(jīng)85歲高齡的顏紅英和董紅兵住在了吳江橫扇的一個村里,幾年前當(dāng)?shù)劓?zhèn)政府得知了顏紅英的事跡后,為她新修了幾間平房,如今她的生活安逸而平淡。
從董紅兵處得知,老人之前得過中風(fēng),以至于很多事無法記清了,說話也有些口齒不清??僧?dāng)記者說明來意后,老人的反應(yīng)卻出乎意料的敏捷?!敖o你們看照片。”說著,老人轉(zhuǎn)身從房間里拿出了一個布包,打開看時,里面是一大堆的照片和復(fù)印件。其中有一張黑白照片,便是那張著名的《我送親人過大江》。董紅兵告訴記者,這是照片的作者鄒健東親自送給母親的。
顏紅英老人是江蘇寶應(yīng)廣洋湖鎮(zhèn)楊林溝村人,至今她還只會說家鄉(xiāng)話,很多話要董紅兵在一旁翻譯才行。
渡江戰(zhàn)役前,敵人為了阻礙解放軍渡江,將沿江的船搶的搶、砸的砸,但群眾紛紛將船藏了起來。于是,當(dāng)戰(zhàn)役開始后,內(nèi)河和內(nèi)湖的群眾,紛紛從蘆葦蕩里駛出上萬條隱藏下來的大大小小的船只,場面蔚為壯觀。以至敵人后來也沒搞清楚,解放軍的船是從哪里“冒”出來的。顏紅英一家正是支前大軍中的積極分子。
渡江戰(zhàn)役前夕,陳毅老總給船工開鼓勁會。顏家姐妹率先響應(yīng),拆了船篷,改裝船只以便渡江需要。為了保證順利渡江,顏家的船和其他幾十條運糧船一起,泊在揚中的北夾江上進行了一個多月的訓(xùn)練。
就是在訓(xùn)練中,顏紅英遇到了一生中最危險的時刻。一次他們在渡江演習(xí)時,國民黨軍艦打來的炮彈突然落在他們船的附近,炮彈的爆炸使顏紅英血流滿面、暈倒在船上,從此聽力嚴重受損。至今,顏紅英聽別人說話依然費力。
那一瞬間定格在永恒的歷史中
“那是蠶豆花開的時候?!彪m然記憶有些模糊,但顏紅英對于這段經(jīng)歷的回憶卻異常清晰。下午五六點鐘,幾百條船只整裝待發(fā)?!按嗄模 贝献鴿M了荷槍實彈的解放軍,每個人還背著一個用洋鐵桶改裝的土制“浮水器”。就在顏紅英的這條船上,還有一挺機關(guān)槍。就在敵人的炮火中,滿載著解放軍的木船迅速向?qū)Π恶側(cè)?。妹妹顏根兄和父親在船尾掌舵,顏紅英嫻熟地搖著船櫓,“炮彈很多,在江上炸開來,但我一點都不怕?!?/p>
途中,一艘更大的木船從邊上駛過,只聽得有人喊了聲:“小鬼,不要動!”據(jù)事后妹妹顏根兄回憶,只覺得對面船上閃了一下,其中有個人手上拿了個相機。沒有料到的是,19歲的顏紅英從此成為了一幅珍貴歷史照片的主角。
解放后,顏紅英一家因為在渡江戰(zhàn)役中作出的貢獻榮立二等功。其后,顏紅英隨丈夫前往吳江定居。除了和子女偶爾說起外,顏紅英鮮少對人談起這段往事。如果不是50年后一次偶然的機會,她或許就將這樣一直平靜地過下去。
拍攝這幅照片的是著名戰(zhàn)地攝影記者鄒健東,和他其他兩幅作品《占領(lǐng)總統(tǒng)府》、
《百萬雄師過大江》一樣,《我送親人過大江》見證了渡江戰(zhàn)役的勝利。鄒健東也曾多次尋找這個扎著大辮子的“搖船小姑娘”,只可惜一直沒有找到。據(jù)稱當(dāng)年渡江作戰(zhàn)的指揮員之一、原軍委副主席張震聽聞鄒健東的遺憾之后,也指示說:“一定要找到這位小姑娘!百萬雄師過大江,是人民把我們送過江的。沒有人民群眾的支持,我們過不了江。”
直到1999年4月27日,顏紅英的二女兒,常熟的董小妹看電視,當(dāng)電視上出現(xiàn)那幅著名的《我送親人過大江》照片時,董小妹驚呼起來:“那不是我媽媽嗎?”董小妹當(dāng)即趕到吳江告知母親,其后不多久顏紅英的身份得到確認。
當(dāng)年5月22日,顏紅英和妹妹顏根兄赴北京看望鄒健東。鄒健東緊緊握住顏紅英的手激動地說:“當(dāng)年如果不是你們這樣的船工奮不顧身地支援前線,百萬大軍是過不了長江的,人民的功績是不能忘記的。”鄒健東還送給了這對姐妹兩張《我送親人過大江》的照片,仔細看過照片后,顏紅英對鄒健東說:“這是我拍的第一張照片。”
此時的她,想起了當(dāng)時船上的一幕。船上一位班長看到記者在照相,對顏紅英說:“你快劃吧,記者給你照相了?!薄澳芙o我照片嗎?”“能,等過了長江,記者會給你照片的。”
盡管這張照片晚來了50年,但當(dāng)年送親人解放軍過江的那一幕仿佛還在眼前……
張寧據(jù)《姑蘇晚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