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前,11歲的她從失控的列車車廂下救出3名幼童,為此她付出了一條腿、一只胳膊的代價。她舍己救人的事跡傳遍全國,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等領(lǐng)導人的接見,她還榮獲過“歐陽海式小英雄”“全國自強模范”“新中國感動中國女性人物”等榮譽稱號。40歲那年,她罹患絕癥,然而,磨難未能阻擋住她前進的腳步,她用堅強和樂觀營造了一個溫馨的家。2013年,她當選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開通全國第一條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熱線,為殘疾人和下崗職工提供幫助。讓我們走進被譽為“共和國瑰寶”的戴碧蓉的情感世界……最難忘周總理給我打洗腳水
記者(以下簡稱記):您11歲就成了聞名全國的小英雄,如令您依然活躍在人們的視線之中,盛名帶給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戴碧蓉(以下簡稱戴):40多年前,我只是憑良知做了一個正確的舉動。當時報道我事跡的時候,媒體總是過于拔高。但在那個年代,人們心里的英雄形象就應(yīng)該是“高大全”的。日常生活中,我的行為舉止時刻都要注意,不能向別人提任何要求,口渴、想睡覺的時候不能說出來,以免給人驕橫的感覺,所以,我感到成為英雄后很累、很苦。我截肢后,不斷有人來醫(yī)院看我,還送禮物給我。二姐對我說:“人家送你禮物,你怎么用一只手接啊?”因為她從沒把我當殘疾人看。但我覺得委屈,我只有一只手啊!剛出院那段時間,父母要上班,兩個姐姐上學,小弟不懂事,我連上個廁所、拿個杯子喝口水都沒有辦法。擰毛巾、把牙膏弄到牙刷上去、學會用一條腿走路……一切都得從頭開始。當時我只有一個念頭:英雄什么都要做到最好,不能給人添麻煩。我蹦著完成了小學最后兩年的學業(yè)。上中學時離學校遠了,班上的12名同學組成學雷鋒小組,輪流背著我上學。我的中學時代是在同學們的背上度過的。
記:您被國家三代領(lǐng)導人接見過,印象最深的是哪次接見?
戴:印象最深的是周總理接見我那一次。1969年10月1日,國慶20周年,我和“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的龍梅一同在天安門觀禮受到了毛主席的親切接見。當晚解放軍戰(zhàn)士把我們接到了中南海,讓我們住在毛主席身邊。在中南海里是睡通鋪,幾塊木板鋪上薄被褥,有些簡陋。解放軍戰(zhàn)士對我們說:“你們的床是周總理和我們一起鋪的,保溫瓶里的水是周總理和我們一起打的!”我聽后十分感動。讓我更沒想到的是,當晚周總理又過來看我們,親自幫我打來了洗腳水,幫我脫了鞋襪,將我的一只腳放入熱水中。望著周總理慈祥的面容,我感到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實業(yè)助殘是終生夢想
記:參加工作后,您都經(jīng)歷了哪些崗位?
戴:1976年,我在株洲鐵路工務(wù)段被安排到傳達室做收發(fā)工作。每天要抱著一摞報紙從樓下送到頂樓,這個工作我一干就是20多年,摔了不知多少次跤。在單位,我看到辦公樓上的職工招待所有幾個管理員,她們家務(wù)重,早晚值班有困難,我就主動要求幫忙住宿登記和收款。這個崗位雖然平凡,但我干得很開心。2001年,我調(diào)到株洲市殘聯(lián)。在對50歲以上就業(yè)年齡段的殘疾人進行就業(yè)培訓時,我想,其實很多殘疾人不可能通過培訓來就業(yè),干嗎不換個理念,去培訓他們的孩子,使之就業(yè)解決生活上的困難?這個嘗試果然奏效,后來受到實惠的家庭還經(jīng)常和我聯(lián)系?,F(xiàn)在,我分管0歲~6歲的殘疾兒童的康復工作。最困難的時候,我還拍賣過一張和周總理的合影,得來的5萬元錢全部用來幫助殘疾兒童配置輔助器具。有人問我:“您自己的身體這么差,為什么不用這些錢讓自己過得舒服些?”我說:“我不能用英雄的稱號去換取物質(zhì)享受,那是褻瀆它!”
記:當年是什么原因讓您在國內(nèi)開辦了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心理熱線?
戴:1997年,我患癌住進了湖南省腫瘤醫(yī)院,治病期間我收到許多信件,有鼓勵我的,也有向我敞開心扉訴說的,寫信的大多是殘疾人和下崗職工。用筆回信對我來說很艱難,有朋友建議我開一條熱線,以我的親身經(jīng)歷去幫助那些受到挫折的人。5月18日是助殘日,株洲市的領(lǐng)導前來看望我,我將開通熱線的想法給領(lǐng)導說了,領(lǐng)導十分贊同,很快幫我實現(xiàn)了這一愿望。10天后,我的“戴碧蓉熱線”就開通了。熱線連接到10多個省、市、區(qū),在國內(nèi)產(chǎn)生了強烈反響。隨著熱線電話越來越多,我將熱線接到了家中。最長的一個電話,我和求助者聊了7個多小時,從凌晨聊到天亮。在熱線中,我遇到很多青年男女失戀,希望我當紅娘。于是,我又創(chuàng)辦了“戴碧蓉婚介所”,我的信譽度成了最好的招牌。后來,我開辦的婚介所在湘潭、益陽等城市發(fā)展到五家連鎖機構(gòu)。
記:聽說后來您還辦起了服裝廠?
戴:實業(yè)助殘一直是我的夢想。1998年我當選為株洲市殘聯(lián)副主席后,這個愿望更強烈了。我想辦一家只招收殘疾人的工廠。株洲市是中南五省的老牌服裝批發(fā)中心,但批發(fā)出去的服裝沒有一件是株洲人自己創(chuàng)立的品牌。我就想創(chuàng)辦一家服裝廠,打出自己的品牌,安置殘疾人就業(yè)。我把這個想法向市領(lǐng)導匯報后,得到了大力支持。我籌措資金,租賃廠房,事事親力親為。2000年9月,以我的名字命名的服裝廠正式掛牌成立,招收的員工全部是殘疾人和下崗女工。
記:服裝廠運轉(zhuǎn)得如何?您的壓力一定很大吧?
戴:剛開始的形勢挺好,慢慢地問題就顯露出來了。我租賃的是一家較早的服裝廠,設(shè)備老化,設(shè)計開發(fā)能力不足,需要添置一些專用設(shè)備。可是企業(yè)缺少流動資金,市場開拓也很艱難,這一系列問題使得企業(yè)運轉(zhuǎn)沒有取得預期效果,兩年虧損了18萬元。我意識到市場經(jīng)濟的無情和自己能力的不足。也有一些人嘲諷我。我并不想通過辦企業(yè)為自己掙錢,我只想為殘疾人和下崗職工做些事情。
記:身為全國人大代表,您在“兩會”上提的建議都有哪些方面?
戴:履職3年,我所提的建議全部與殘疾人有關(guān)。2013年第一次參加“兩會”,我?guī)Я?條建議,其中有加快出臺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的、有關(guān)于改進殘疾人無障礙航空出行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參加“兩會”,我提的建議較為切實具體。比如把殘疾人的輔助器具,如拐杖、輪椅、假肢、助聽器等納入醫(yī)保?,F(xiàn)在社會發(fā)展了,殘疾人最想分享的是社會文明帶來的成果。
磨難讓我更加珍視親情
記:您有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您和您的愛人是怎么認識的?
戴:20歲那年,《中國青年報》刊發(fā)了對我的專訪,隨后我接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信件,其中不乏求愛信。我擔心有的追求者看中的只是我的榮譽和光環(huán)。起初我以年齡小為由婉拒。半年后,我接連收到了一位在武警部隊服役、名叫蘇光國的戰(zhàn)士的信件,我被信中熾熱、真誠的情感打動了,便開始給他回信。一個月后,他來到我家。在他面前,我有意不戴假肢,不打扮,一條腿在屋里蹦來蹦去,一會兒擦桌子,一會兒又鉆進廚房做飯。我的目的就是告訴他,我并不是他心目中光彩照人的英雄。同時,也想向他表明,我不是個廢人。蘇光國佩服的就是我的堅強和獨立。一年后,我們結(jié)了婚。如今,共同生活了幾十年,我很慶幸自己的選擇。
記:您兒子很優(yōu)秀,以您的身體條件,做母親的經(jīng)歷一定很艱難吧?
戴:親友和醫(yī)生都勸我不要生孩子,我的態(tài)度很堅決:雖然我身體殘疾,但母愛不能殘缺。懷孕后,不能用假肢,我靠一條腿蹦來蹦去,身體常因不能保持平衡經(jīng)常摔倒。做母親的愿望讓我克服了一切痛苦,終于迎來了孩子的出生。然而,孩子長到1歲多時,卻被查出了先天性心臟病。孩子的夭折對我打擊很大,許多人勸我不要再生了,可做母親的愿望對我來說壓倒一切。1986年3月,我生下了第二個孩子。
記:您兒子一定會為有個英雄媽媽感到自豪吧?
戴:當年的事情我一直對兒子守口如瓶。兒子10歲那年的一天,他在課本里發(fā)現(xiàn)了我的照片,問那是不是我。我說只是同名同姓。之后,兒子又在思想品德課本里發(fā)現(xiàn)了一幅救人的插圖,主人公的名字與我的名字一樣,他就向老師求證。老師對他說:“這個小英雄就是你的媽媽!”兒子埋怨我為什么騙他。我說:“媽媽當年所做的只不過是件很平常的事情?!逼綍r我對兒子的教育,就是讓他遇到有困難的人,特別是殘疾人,一定要上前幫忙。兒子心地善良,見到殘疾人經(jīng)常掏出零花錢給人家,
記:您一路走來,歷經(jīng)磨難,對人生的感悟一定很多吧?
戴:磨難讓我更加珍視親情。40歲那年,我患了宮頸癌,我忍不住放聲大哭。老公極力安慰我:“別怕,還有我呢!”我住進湖南省腫瘤醫(yī)院,經(jīng)過5次化療,終于上了手術(shù)臺。病痛實在難以忍受的時候,我曾對老公說:“你背我到湘江吧,我真想一死了之!”老公安慰我:“這么多人都來看你,希望你能堅強地活下去,你有這種想法,怎么對得起大家?”其實在我被病痛折磨得痛不欲生時,老公背著我流了不少淚。
記:您經(jīng)歷的磨難常人難以想象,在這個過程中誰對您的影響最大?
戴:父親始終是我的精神支柱。父親是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戰(zhàn)士,他把軍人的奉獻精神帶進了對我的成長教育中。我殘疾后,父親一直從三個方面要求我:第一,不要做曇花一現(xiàn)的人:第二,只講奉獻不求索?。旱谌嗡鳟斢咳鄨?。為了父親這三個要求,我一輩子都在不懈地努力。盡管我37歲那年父親在一場車禍中去世,但至今我都很感念父親對我的教誨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