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王旭明,北京人,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學院(今首都師范大學),當過教師、記者,曾任教育部辦公廳副主任、新聞辦公室主任、教育部新聞發(fā)言人,2008年任語文出版社社長。
在等待王旭明的空當,《環(huán)球人物》記者讀了一組他最近發(fā)表在某文學雜志上的微小說。短的只有五六句話,長的也不過五六百字,文字簡練卻不乏生動,一個個小故事被描述得繪聲繪色。除了小說,王旭明還喜歡寫詩。前些天北京天空難能可貴的“高原藍”,讓他來了靈感,在朋友圈中寫下一首小詩:“當天氣好得讓人不信,唯有相信人心……”
有人形容王旭明是不甘寂寞的“發(fā)言帝”,過去擔任教育部新聞發(fā)言人,他常因飽受爭議的言論,直接從新聞發(fā)言人變成新聞當事人。卸任后,他也從未在媒體和公眾的視線中消失過。在語文出版社工作的7年中,他還時常給“老東家”挑刺兒。
最近幾年,為了自己提出的“真語文”理念,王旭明更是四處奔走,搖旗吶喊,磨破了嘴皮。不過,也有讓他感到欣慰的,“現(xiàn)在一提到‘王旭明’3個字,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真語文’。”
“真語文”理論的壽命越短越好
王旭明的“真語文”團隊最近正在籌辦一場座談會。與其說是座談會,不如說是一場對賈志敏老師的感恩會。這位78歲的老教師是“真語文”團隊中的旗幟性人物,雖然身患肝癌,但他3年來仍堅持前往全國各個學校做宣傳。
2012年11月,全國32所中小學校在福建泉州聚龍外國語學校進行了一次語文教學研討活動。上海金蘋果學校的賈志敏站在講臺上用一根粉筆完成了一堂樸素的語文課。坐在臺下的王旭明感動不已,心里默默感嘆:“這才是真正的語文課啊?!?/p>
語文課對于王旭明來說再熟悉不過了。上世紀80年代,他曾在北京豐臺七中做過7年的語文老師。在教育部當發(fā)言人的那幾年,各式各樣的語文課沒少聽;到語文出版社后,這樣的機會就更多了。聽過的課越多,王旭明的心里越不是滋味。課堂上,配樂、圖片、PPT讓人眼花繚亂,老師念課文過度煽情,講中心思想時將立意無限拔高……在他看來,這些都是徹頭徹尾的“假語文”,是一場用力過度的表演。
而賈志敏這堂語文課無疑讓王旭明眼前一亮,萌生了語文教學一定要撥亂反正、正本清源的念頭,于是“真語文”的概念誕生了?!罢嬲Z文”是針對“假語文”提出來的,具體說就是將語文教學中違反教學規(guī)律的雜質剔除出去。王旭明對《環(huán)球人物》記者說:“很多人希望自己提出的理論長生不老,但我希望‘真語文’理論的壽命越短越好,因為‘假語文’死亡之日,就是‘真語文’理論終結之時?!?/p>
那次研討會后,王旭明當即聯(lián)合參會的32所學校定下了《聚龍宣言》,也就是“真語文”宣言:“語文教學不裝、不演、不做作,慎用PPT,慎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讓學生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體,真讀、真說、真寫、真對話……使語文回歸本真狀態(tài)。”“真語文”活動的序幕正式拉開。
近3年,王旭明帶領“真語文”團隊在十幾個省區(qū)進行宣傳,還成立了自己的網站。如今,“真語文”的實驗校已有近百所。說到團隊,王旭明很自豪:“我們的外圍有一大批語文學界引為知音的老師和領導,他們大多已經七八十歲了;具體執(zhí)行的是語文出版社的十幾個‘80后’。所以有人開玩笑,王旭明帶著一群老頭老太太和娃娃兵們在戰(zhàn)斗?!?/p>
高考作文是典型的“假語文”
有人說,在語文出版社的這幾年,讓王旭明學會了謙虛和妥協(xié)。他也承認:“不能光想著自己的理想、追求,也要想著百十號人的日子怎么過。為此要做很多事情,比如跑市場。你想生氣的時候得憋著。”但提到“假語文”,當年那個敢怒敢言、敢毒舌敢炮轟的王旭明又回來了。
“現(xiàn)在的語文教學、教師、教材,尤其是考試中,‘假語文’的現(xiàn)象太普遍了。不治理‘假語文’,‘真語文’就沒辦法生根!”王旭明的語氣中有掩飾不住的憤怒。他首先把矛頭指向了剛剛結束的高考語文作文:“今年全國一卷作文,一個父親在高速路上打電話,旁邊的女兒一再勸阻,可父親就是不聽,最終女兒選擇報警。以此為內容,讓學生寫一封800字的信。顯然,題目的導向性是鼓勵大義滅親,逼著學生說假話,是典型的‘假語文’。”
王旭明自信自己當語文教師時,上的每節(jié)課都是“真語文”。當時受條件所限,沒有任何高科技的輔助教學手段,最多就是提個磚頭一樣的錄音機,其他全憑一黑板的粉筆字。40分鐘的課堂,前20分鐘學習考試要考的字詞句,后20分鐘帶領學生們討論。而如今的語文課堂,早已變了個模樣。王旭明曾向記者講過這樣一件事:一位年輕教師講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那一課,講到關鍵時候,他突然踩響事先藏在講臺一側的實驗裝置,頓時煙氣騰騰。事發(fā)突然,學生們和聽課的教師都嚇壞了,拔腿就往教室外逃?!罢嬲暮谜n是看學生學到了什么,這堂課留下了什么。而不是老師使沒使用PPT,使沒使用聲光電?!蓖跣衩鳠o奈地說。
語文出版社的工作,讓王旭明接觸了更多的教材中的“假”。一本語文輔導書上有道題目是談徐志摩《再別康橋》的思想性?!白鳛樵姼钀酆谜?,我都很難談出它的思想性。它就是一種情感的涌動,如果硬說的話,也是對愛情的向往,對友情的眷戀,非要拔高到對祖國的熱愛嗎?我是完全沒看出來。”還有一篇課文講讀書的重要性。文中描述汶川大地震時,別的孩子都奪門而逃,只有一個孩子沒跑,還拿著手電在廢墟下看書?!拔矣X得這是迂腐!我們?yōu)楹⒆庸噍斄颂噱e誤的觀念,認為學習第一、分數(shù)第一、考試第一,全是錯誤!應該是生命第一!”說到這里,王旭明情緒突然激動起來。
類似的事情不是個例,用王旭明的話說,是時候“要對現(xiàn)在的語文教育進行搶救式扭轉”了?!芭c其說語文改革,不如說回歸?;氐秸Z文的正確軌道,我們走得太偏太遠了?!?/p>
文學作品,不僅僅是對作者感受和思想的記錄,甚至可以塑造一個人甚至一個民族的精神內核。所以,在王旭明看來,語文教育的悲哀在某種意義上折射出一個時代的悲哀。“現(xiàn)在相當多的人不會正常地思考了,不會正常地判斷,沒有正常的推理,缺少起碼的文明禮貌,不會公平、公正地說話。這就是為什么我說推行‘真語文’這么緊迫?!?/p>
“假語文”盛行多年,產生的原因也非常復雜。但王旭明認為想要治理,關鍵把握兩個方面:一是教育行政部門要端正教育思想,不要亂指揮、瞎指揮、胡指揮、不指揮;二是就語文教育內部來說,語文教學、考試、教材必須改革,特別是作為指揮棒的語文考試。盡管王旭明的“真語文”活動進行得有聲有色,但悲觀的情緒一直籠罩著他,“因為這兩個重要原因還沒有看到改進的苗頭”。
想當大官,越大越好
最近這段時間,王旭明屢次毫不掩飾地表達過自己想當大官的意愿?!霸诮逃抗ぷ鲿r還沒有想當大官的意識,做‘真語文’活動,越發(fā)感覺當官的愿望十分之迫切,而且越大越好。不為別的,就為推廣‘真語文’,就為讓全國所有語文老師本本分分地教語文?!钡S即,他又對《環(huán)球人物》記者補充道:“目前沒做成大官,所以我只能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圍內做到極致?!?/p>
修訂中小學語文教材,正是王旭明力所能及的事。就在采訪的前一天,王旭明和出版社小學語文部、中學語文部的編輯們,一直工作到晚上10點。編輯們逐一向他匯報,每篇課文他都要親自過一遍。他要求編輯們按照“真語文”的理念對教材進行了修改,從篇目的選擇,練習的設定,到綜合性學習的設計,等等。想要更換一個思路編教材,對編輯們來說是件困難的事。比如小學語文的第一課講的是“愛學?!薄皭劾蠋煛薄皭圩x書”,王旭明認為這樣不行,“第一課首先應該教導孩子們愛語文,愛文字。”
王旭明透露,新修訂的語文教材篇目上撤換了大概一半的內容,目的就是為了更接近學生的生活和年齡段特點。比如增添了周杰倫的《蝸?!?、韓紅的《天路》兩首歌詞;中學教材中設置了小說單元,增加了清代劉鶚的《明湖居聽書》、《鏡花緣》里的《君子國》,還有金庸小說的片段。他還主張增加古文的篇幅,“我一直有個想法,語文應該分為古代語文和現(xiàn)代語文。不學古代詩文就斷了文化的根?!痹诓痪们暗母呖贾?,江蘇一位考生用古文寫了一篇作文,引起了很大爭議。對此,王旭明有點憤憤不平:“這樣的學生就應該上重點大學,而我們還在討論他這樣做到底對不對?!辈贿^,他也坦言,新修訂的教材仍是理想和現(xiàn)實妥協(xié)的產物,“它遠不是我的理想,但沒辦法,必須要通過審核?!?/p>
如果把這場語文改革比作二萬五千里長征,在王旭明看來,他們僅僅是踏出了第一步。有時候,王旭明感到特別孤獨,他曾把自己比作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筆下悲涼而堅定的堂吉訶德,為了一個理想和信念奔波。
“會一直堅持下去嗎?”《環(huán)球人物》記者問。“也許突然有一天,我像李叔同那樣絕塵而去也有可能?!蓖跣衩鞯幕卮鹩悬c出乎記者意料,正略感錯愕中,他轉而又豁達地說,退休后想去教書,“哪怕我就帶50個學生,從小學一直帶到我死,這班學生成長起來,他們將會是完全不同的樣子?!笨傊还茉鯓樱跣衩鞫疾粫拍?,他會一直活得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