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先生說:一個人成功,85%來自他的人際溝通能力,而15%取決于他的專業(yè)知識。但是現(xiàn)實中,溝通常常是失敗的;或是別人無法領會你的意思,或是你們的溝通無法達成共識,或是相互之間產生隔閡。而溝通失效的原因,恰恰不是溝通的內容太少,而是溝通的主題太多,溝通的時間太長。
麥肯錫咨詢公司要求自己公司的咨詢顧問向客戶展示核心方案時,在30秒內必須講出這個方案的核心價值和重點。麥肯錫30秒(電梯)理論,源自麥肯錫經(jīng)歷過的一次非常慘痛的教訓:當時麥肯錫與項目經(jīng)理正在為一位非常重要的客戶做咨詢,與客戶會面結束后,在客戶公司電梯里,項目經(jīng)理遇見了對方公司的董事長,這位董事長向項目經(jīng)理詢問道:“你現(xiàn)在能不能將你們針對我們公司的大致構想告訴我呢?”這位項目經(jīng)理并沒有想到會在電梯里碰見客戶,更沒想到客戶會直接詢問這方面的問題,所以沒有辦法在電梯運行的30秒時間內將構想說清楚。這一點讓客戶非常不滿意,認為麥肯錫并沒有真正重視自己,說明他們對這個提案的了解和研究并不到位。最后,麥肯錫丟失了這位客戶。
此后,麥肯錫痛定思痛,開始對“溝通時間”這一主題進行研究和分析,最終得出一個結論:必須在短時間內說出提案的重點,不然就是沒有完全搞清楚提案的內容。而對于一般人來說,短時間內能夠記住的信息只有3條。
30秒(電梯)理論,要求每一位員工都擁有出色的歸納總結能力,能夠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將方案的核心提煉、總結出來,并且加入自己的意見和看法。當一個企業(yè)的員工都能夠擁有這種能力的時候,企業(yè)的整體工作效率就會大大提高。
(摘自《微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