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深遠”,是考場作文的較高境界。意境是由文章所描繪的圖景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融合而形成的,是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中蘊含的或者體現(xiàn)出的含意。通俗言之,“意境深遠”就是“意”與“境”的有機融合,景與情的自然結(jié)合。其或是象征隱喻,含意幽遠;或是詩情畫意,言有盡而意無窮。
意境深遠表現(xiàn)為一種形象化的描寫。有形象不一定有意境,但有意境就必定有形象;意境是對形象的更高要求。刻畫一個人物,描摹一種情狀,如果只是表面的形似,只求其生動逼真,而不能揭示生活哲理,不能表現(xiàn)作者崇高的精神境界,不能引起讀者的聯(lián)想和深思,那么就難說它是生動形象的。那么如何使考場作文“意境深遠”呢?
一、詩意地寫作
1.意象的選擇。朱自清在《關(guān)于散文寫作》中說:“意境似乎就是形象化,用具體的暗示抽象的?!币庀笫窃姼杷囆g(shù)的精靈,詩人一般借意象來表現(xiàn)自我,來寄托主觀情思。其實在考場作文中,考生也可以借鑒詩歌中意象的選擇方法,來對文章的意象進行處理。如舒婷《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作者從不為常人注意的平凡事物中發(fā)現(xiàn)美。如“老水車”“礦燈”“路基”“駁船”,這些作者精心選擇的新穎獨特的意象,幾乎很難在此前贊頌祖國的詩中找出。作者采用意象疊加(如老水車、路基、駁船、蛛網(wǎng)、古蓮、笑渦、起跑線等)和強化(如深深、掛著眼淚的、新刷出的等)的手法,表達出祖國從苦難到新生的發(fā)展過程,使不可感的主體的情感,變成了可以用五官感知,看得見(如礦燈)、摸得著(如隧洞)、聽得到(如疲憊的歌)的情感,激活了讀者的想象,使詩歌更為生動可感。再如“祖國”這個抽象的概念,如何讓這一概念產(chǎn)生詩意?正如一位俄羅斯作家說:“祖國,就是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那亮著燈的窗戶……”那么拓展開來就是:“祖國,是祖父老屋后那青翠的竹園;祖國,是家鄉(xiāng)小鎮(zhèn)那青石板鋪就的小路;祖國,是雨點打在門前芭蕉葉上的聲音;祖國,是屋檐下掛著的那成串的辣椒……”“青翠的竹園”“青石板鋪就的小路”“雨點打在門前芭蕉葉上的聲音”“屋檐下掛著的那成串的辣椒”,這些意象賦予了“祖國”這一詞語豐富的內(nèi)涵及詩意。顯然選擇富有特征的意象,運用以小見大的手法,是建立詩意的第一步。
2.意象的表達。選擇了新穎獨特的意象,還要思考如何表達才能體現(xiàn)真正的詩意。一般來說,最常用的方法是運用修辭,如比喻、象征、對比、夸張、對偶、擬人、反復(fù)等。如母愛是考生寫作中常常遇到的話題,那么怎樣把母愛詩意化?運用修辭把選擇好的意象表達出來,是體現(xiàn)詩意的好途徑。什么是母愛?羅曼·羅蘭說:“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蓖ㄟ^仿寫句子,考生就可以寫出詩一般的語句:“母愛是在孤寂的深夜里,那一杯熱牛奶的溫暖;母愛是放學(xué)時,永遠佇立于路口的等待;母愛是在我們成功時,那綴滿欣慰淚花的笑容;母愛是我們因失敗而選擇逃避時,那堅毅的眼神……”再把這些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進行拓展、細化、延伸,我們的作品就會充滿感染力。所以說,意象的表達通常要借助修辭,來表現(xiàn)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最終形成富有詩意的文章。
3.意象的升華。再美好的意象、再華麗的表達,如果沒有真實的情感就是缺少詩意的靈魂,無論怎么寫,只能是一潭死水,不可能成為透著靈氣的一泓清泉。如《家鄉(xiāng)的樹》原稿:“家鄉(xiāng)老井邊上有一棵樹,已經(jīng)很老了。它為爺爺?shù)耐暾陲L攔雨,為爸爸的童年投下陰涼,也是我童年的港灣?!弊髡甙褜亦l(xiāng)的老樹的深摯感情寫得很平淡,此時如果能尋找恰當?shù)囊庀?,把對故鄉(xiāng)的一片深情投射到這棵能產(chǎn)生溫馨、依戀、感激、思念等感覺的老樹上,就會收到不一樣的效果。如:“老井邊站著一個你,幾只小雞在你的腳邊啄食著歲月。你微笑地看著小貓在你的身軀上小憩。有淘氣的孩子在你身旁笑鬧,你‘噓’了一聲,怕吵醒了那只小貓。你把你印在月亮上,讓遠方的我仰頭便看見你的笑容?!蔽亩芜x擇獨特意象,借用恰當修辭,升華真情實感,詩意便盎然而至。
二、思想情感含蓄蘊藉
“意境深遠”表現(xiàn)在內(nèi)容上往往蘊含哲理。這種哲理不是直白的,而是寓于描寫、抒情之中的、隱含的一種理念?!耙饩成钸h”表現(xiàn)在感情上是含而不露、自然有機地滲透在具體生動的形象描述之中。寫景狀物可以通過象征、暗示等,或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把所要表達的感情表達出來;寫人敘事可以進行虛實相間的處理,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
寫作時,如果考生描寫的內(nèi)容有畫面感,同時采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暗示作者的意念,“意境深遠”的目的也就達到了。有的考生片面地以為只要有了“景”,就能表達“情”,就能達到“意”與“境”的融合。在這樣的認識之下,考生為寫景而寫景,為抒情造景,生硬地在文章中穿插“景”,甚至于在議論文寫作中也用上“景”。如此的“景”是“景”,“情”是“情”,是無法達到“意境深遠”的,考生在寫作中要注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