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夜
沈從文
我似乎不能上這高而危的石橋,不知是哪一個長輩曾像用嘴巴貼著我耳朵這樣說過:“爬得高,跌得重!”究竟這句話出自什么地方,我實不知道。
石橋美麗極了。我不曾看過大理石,但這時我一望便知道除了大理石以外再沒有什么石頭可以造成這樣一座又高大、又莊嚴、又美麗的橋!這橋搭在一條深而窄的溪澗上,橋兩頭都有許多石磴子;上去的那一邊石磴是平斜好走的,下去的那邊卻陡峻筆直。我不知不覺就上到橋頂了。我很小心地扶著那用黑色明角質(zhì)做成的空花欄桿向下望,啊,可不把我嚇死了!三十丈,也許還不止。下面溪水大概是涸了,看著有無數(shù)用為筑橋剩下的大而笨的白色石塊,懶懶散散睡了一溪溝。石罅里,小而活潑的細流在那里跳舞一般的走著唱著。
我又仰了頭去望空中,天是藍的,藍得怕人!真怪事!為甚這樣藍色天空會跳動出許許多多同小電燈一樣的五色小星星來?它們滿天跑著,我眼睛被它的光芒閃花了。
這是什么世界呢?這地方莫非就是通常人們說的天宮一類的處所吧?我想要找一個在此居住的人問問,可是盡眼力向各方望去,除了此蔥綠色葉中露出圓臉外,連一個小生物──小到麻雀一類的東西也不見!……或是過于寒冷了吧!不錯,這地方是有清冷冷的微風,我在戰(zhàn)栗。
但是這風是我很愿意接近的,我心里所有的委屈當?shù)谝淮胃惺艿斤L時便通通給吹掉了!我這時絕不會想到二十年來許多不快的事情。
我似乎很滿足,但并不像往日正當肚中感到空虛時忽然得到一片滿涂果子醬的烤面包那么滿足,也不是像在月前一個無錢早晨不能到圖書館去取暖時,忽然從小背心第三口袋里尋出一枚兩角錢幣那么快意,我簡直并不是身心的快適,因為這是我靈魂里遨游于虹的國,而且靈魂也為這調(diào)和的偉大世界溶解了!
──我忘了買我重游的預約了,這是如何令人悵惘而傷心的事!
當我站在靠墻的一株洋槐背后,偷偷的展開了心的網(wǎng)幕接受那銀箏般的歌聲時,我忘了這是夢里。
她是如何的可愛!我雖不曾認識她的面孔便知道了。她是又標致、又溫柔、又美麗的一個女人,人間的美,女性的美,她都一人占有了。她必是穿著淡紫色的旗袍,她的頭發(fā)必是漆黑有光,……我從她那拂過我耳朵的微笑,攢進我心里的歌聲,可以斷定我猜想的一點不錯。
她的歌是生著一對銀白薄紗般翅膀的:不止能跑到用一塊或兩三塊洋錢買她歌聲的那俗惡男子心中去,并且也跑進那個在洋槐背后膽小靦腆的孩子心里去了!……也許還能跑到這時天上小月兒照著的一切人們心里。
歌聲停了。這顯然是一種身體上的故障,并非曲的終止。我依然靠著洋槐,用耳與心極力搜索從白花窗幕內(nèi)漏出的那種繼歌聲以后而起的窸窣。
“唉……!”這是一種多么悅耳的咳嗽!可憐??!這分明是小喉嚨倦于緊張后一種嬌惰表示。想著承受這嬌惰表示以后那一瞬的那個俗惡厭物,心中真似乎有許多小小花針在刺。但我并不即因此而跑開,驕傲心終戰(zhàn)不過妒忌心呢。
“再唱個吧!小鳥兒,”像老鳥叫的男子聲撞入我耳朵。這聲音正是又粗暴又殘忍慣于用命令式使對方服從他的金錢的玩客口說的。我的天!這是對于一個女子,而且是這樣可愛可憐的女子應說的嗎?她那銀箏般歌聲就不值得用一點溫柔語氣來懇求嗎?一塊兩三塊洋錢把她自由尊貴踐踏了,該死的東西!可惡的男子!
她似乎又在唱了!這時歌聲比先前的好像生澀了一點,而且在每個字里,每一句里,以及尾音,都帶了哭音;這哭音很易發(fā)現(xiàn)。繼續(xù)的歌聲中,雜著那男子滿意高興奏拍的掌聲;歌如下:
可憐的小鳥兒??!
你不必再歌了吧!
你歌詠的夢已不會再實現(xiàn)了。
一切都死了!
一切都同時間死去了!
使你傷心的月姐姐披了大衣,不會為你歌聲而甩去了,
同你耳語的星星已嫁人了,玫瑰花已憔悴了。
為了失戀,水仙花已枯萎了──為了失戀。
可憐的鳥兒??!
你不必──請你不必再歌了吧!
我心中的溫暖,
為你歌取盡了!
可憐的鳥兒?。?/p>
為月,為星,
為玫瑰,
為水仙,
為我,為一切,為愛而莫再歌了吧!
我實在無勇氣繼續(xù)地聽下去了。我心中剛才隨歌聲得來的一點春風般暖氣,已被她以后的歌聲追討回了!我知道果真再聽下去,定要強取我一汪眼淚去答復她的歌意。
我立刻背了那用白花窗幔幕著的窗口走去,渺渺茫茫見不到一絲光明。心中的悲哀,依然擠了兩顆熱淚到眼睛前來……被角的濕冷使我驚醒,歌聲還在心的深處長顫。
一九二四年圣誕節(jié)后一日北京作
(選自《大山里的人生》)
本文作于上世紀二十年代,當時階級矛盾突出,作者借歌女的形象,表達了對下層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對為富不仁者的控訴,同時,也體現(xiàn)了作者對民族命運的憂慮。
1.談談你對標題“遙夜”中的“遙”的理解。
2.簡要分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的作用。
3.文中的歌女是一個什么形象?
4.文章借歌女這個人物形象,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聯(lián)系現(xiàn)實談談你的看法。
最動聽的歌聲
[美]羅杰·迪恩·基瑟
“孩子,你樂意替我讀點東西嗎?”當我剛躲到鐵軌旁的一個橋洞里時,那個正坐在火堆旁烤火的老流浪漢就問我。我點點頭。
老流浪漢把背包從背上拿下來,把包里的東西一股腦兒全倒在地上。我站在一邊默默地看著他。
“在這里,孩子!”他興奮地叫道。
“那是什么東西?”我從來沒見過上面貼著郵票的紙卡片?!笆窍裥乓粯拥臇|西嗎?”我問。
“這叫明信片?!?/p>
我伸手接過那皺巴巴的臟兮兮的明信片,仔細地看著上面的圖案和文字。我發(fā)現(xiàn)上面蓋的郵戳是一個已經(jīng)有些久遠的日期:1951年11月27日。
昨天,我又一次從孤兒院跑了出來。目前,除了躲在這個橋洞里,我沒有其他的地方可去。橋洞里時常住著流浪漢,今天我又遇到了一個。
“你可以給我讀讀上面的字嗎?”老流浪漢又問。
“老先生,難道你不認識字嗎?”
老流浪漢沒有回答。他慢慢地低下眼睛看著地面,然后抱緊了頭。
“如果我說錯了什么,我很抱歉?!蔽业吐曊f道。然后,我看著明信片開始讀道:“你在美國好嗎?我永遠都會為你感到驕傲。同時,我也很想念你!愛你的梅妮?!?/p>
“梅妮是誰?”我問。
“我姐姐。她住在巴黎。”
“我知道那個地方,在海那邊?!?/p>
這時,我看見淚水慢慢從老人的臉頰流了下來。我想,他一定是想他的親人了。每當想起我死去的父母,我也會流淚。
我尷尬地咳嗽了一聲,然后把明信片遞回給他,說:“老先生,謝謝你跟我分享了一個感人的故事。”
他接過明信片,然后把它放進那件破舊的羊毛上衣的口袋。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教你認字,這樣你就可以自己看信了。”
他搖搖頭,轉(zhuǎn)身回到火堆旁繼續(xù)烤火。我也坐了過去,但我們都沒有說話。
幾分鐘后,老人開始唱歌。
這是我聽過的最動人的歌聲。我在孤兒院的電視機里聽過許多人唱歌,但沒有一個比老人的歌聲動聽。
突然,我聽到身后有響聲。我轉(zhuǎn)過頭,看見了兩個鐵路護衛(wèi)隊員,手里拿著棍棒,正朝我們跑來。就在我有點發(fā)慌時,他們卻突然停了下來。我敢肯定,他們也被這美妙的歌聲驚呆了。我想這也是老人的姐姐為他驕傲的原因。
兩三分鐘后,老人的歌聲停止了。我等著那護衛(wèi)隊員來驅(qū)趕我們。但令我驚訝的是,他們卻轉(zhuǎn)身離開了。
我看著老流浪漢,說:“老先生,你完全可以到電視上去唱。我相信你肯定能成為一個歌星。真的!”
“我永遠不會再在公眾面前唱歌?!彼鸬?。
“為什么不?”
“我被迫在公開場合為德國納粹唱過歌。戰(zhàn)爭結(jié)束后,我就發(fā)誓,永遠不再在公眾面前唱歌。孩子,那是我永遠的傷痛。”
說完,他脫下他的羊毛上衣,卷起袖子,舉起他的手臂給我看。他的手臂上有文身,那是幾個有點褪色的數(shù)字。
“你為什么紋那些東西在手臂上?據(jù)我所知,別人紋的都是圖案?!?/p>
“這是囚犯的編號?!闭f完,淚水再次從老人的臉頰流下。
我曾學過歷史,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有很多無辜的人成為了德國納粹所建造的集中營里的囚犯,他們被迫去做一些他們不愿意做的事情,而且,他們中的一部分被殘忍地奪去了生命。
我不知道該怎么去安慰老人,只是默默地看著他。
老人沒再說什么。他重新穿上他的羊毛上衣,然后背起他的背包,朝我揮揮手就轉(zhuǎn)身走上了空蕩蕩的鐵軌。
我站在那里看著老人孤獨的背影漸漸遠去。最后,伴著那最動聽的歌聲,老人消失在遠方。
(龐啟帆編譯,選自《小小說選刊》)
本文中“動人的歌聲”動人之處在于它體現(xiàn)出了主人公美好的人性,以及對人類痛苦勇于承擔責任的溫情。
1.小說如何體現(xiàn)老流浪漢的歌聲是最動人的歌聲?
2.老流浪漢是一個怎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
3.請簡述“我”在小說中起到的作用。
4.小說兩次提到老流浪漢流淚,這兩次流淚的原因是否相同?請簡要分析。
5.聯(lián)系全文,談談你對小說題目“最動聽的歌聲”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