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
2011年秋天,筆者在河南省檔案館見到一幅民間收藏的明嘉靖年間《攀轅臥轍圖》的照片。此圖由于各種原因未能被該檔案館收藏,但當(dāng)時經(jīng)過拍照、修補的照片保留了下來。這幅圖主要包括三個部分的內(nèi)容:畫圖上方是《攀轅臥轍圖序》,中間是《攀轅臥轍圖》,下方是附錄的若干首送別題詩,其內(nèi)容仍具有一定的文獻價值和文化價值。以下試分別簡論之。
《攀轅臥轍圖序》概括創(chuàng)作緣起與黃侯政績
《攀轅臥轍圖序》卷端有一行說明文字,曰“二十六祖松浯公離金壇升戶(部主事)”。此序凡六百多字,詳細(xì)交代了(《攀轅臥轍圖》的創(chuàng)作緣起、麻城劉公與黃侯的政績、百姓對劉黃二公的贊譽與眷戀。原卷損毀嚴(yán)重,漫漶多處,文字多有殘缺,大致內(nèi)容辨錄如下:
嘗聞居官者能愛其民,□□□必親其□?!酢酢酢酢跤腥ズ蟪R娝颊?,有將去而不忍舍者。蓋上下之分雖殊,而相感之情□□。
□□自結(jié)發(fā)從諸生后,接吾邑長不啻十余人矣,見上下相歡真若家人□□□□麻城松石劉公為然。公既去,民勤于思,妻孥飲食以□□弗置。每聞公除拜,輒相語歡喜。后公以大司馬居京師,鄉(xiāng)民役京師者,必起居公,竊詢其飲食、燠寒、興寢、出入。公聞邑人至,亦歡焉,好逆如其所親,凡邑之徭賦弊苦及歲之饑穰、政之因革,必親問之弗倦。嗟乎!公勢不忌遠,貴不遺賤,其德詎止在邑時哉?而民之所以感公者,固非無自矣。
若今□□黃侯,可謂能繼公者乎?侯之為政寬明,靖定本諸性原,學(xué)力非矯矯以□□?!酢醣炔粺┝钜越蹋Y其賢而人勉;行不樹威以治,正其法而人不干。殫□□□而功活萬民,不減富鄭公之在青州;嚴(yán)修水利而澤及百世,無慚蘇文□□□□□(似為“忠之在徐州”)。吾邑之民萬幸徼福,而當(dāng)?shù)勒呒纹滟t,擢遷地官主事。邑之老幼□□□□能夷其意,相顧而語曰:“侯將去我矣!”為之蘇蘇隕涕,眷戀不舍。
無□□□□時,于是學(xué)究蔣風(fēng)、醫(yī)士毆溶等念借寇無從,挽鄧莫恃,乃繪古攀轅臥轍事,少寓戀慕之衷,而以序文見及。予竊□□,□贈言非泛應(yīng)之談,頌德非□試之譽。圖中所作事雖古,而情則今,于此□□□侯之得民心,而亦以見吾民之能厚于上也,眎彼之宦遇無情聊相偶語,□奚□千里。
初,侯之將范吾邑也,劉公贈之以口,致勉望之意焉。乃今侯卒能得民如公,可謂無負(fù)其言。吾祓被塵懷,文筆疏蕪,情同子眾,不能自已。
是為序。時嘉靖乙巳歲孟秋之吉鄉(xiāng)貢進士治生鄧植拜書。
序中的主人公黃侯,生平行跡、字號里籍均無可考,唯卷端首行題句為“二十六祖松浯公離金壇升戶(部主事)”,則推得黃侯的字或號為“松浯”,曾任金壇縣丞,因救治百姓竭盡全力,嚴(yán)修水利澤及后世,端正法度政績突出,被朝廷擢升為戶部主事。
序中對黃侯在金壇三年的政績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認(rèn)為其“功活萬民,不減富鄭公之在青州”,“澤及百世,無慚蘇文□□□□□”。案:富鄭公指北宋宰相富弼,蘇文□似指北宋文學(xué)家蘇軾?!杜兽@臥轍圖序》的作者將黃侯勤政愛民的行為與富、蘇二公相比,足見黃侯在金壇民眾心中的地位之重要和影響之深遠。
《攀轅臥轍圖》展現(xiàn)了金壇百姓挽留黃侯的殷殷別情
這幅《攀轅臥轍圖》已殘缺,紙本、尺寸無考。圖上繪制的是:十里長亭之外,滄桑古道旁邊,蒼松掩映之下,隱約可見六七戶人家;一位頭戴烏紗帽、身穿大紅圓領(lǐng)袍的離任官員,正坐在一架雙輪馬車上,對著眾人拱手施禮話別;車轅周圍有肩挑背扛的農(nóng)民,有身背弓箭的獵戶,六七位身穿藍衫的教讀和身著白袍的醫(yī)生正在向離任官員屈膝或躬身行禮,其中一人本來跪在車轅前面,被疾馳而來的馬車嚇得身體后仰,幾至跌倒,眾人殷殷挽留之情躍然紙上,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思。令人遺憾的是,此圖上未留下任何題款,相關(guān)的線索不得而知。此圖四周墨線勾勒,卷端下方有“教讀蔣鳳”四字,與《攀轅臥轍圖序》中所云“于是學(xué)究蔣鳳、醫(yī)士段溶等念借寇無從,挽鄧莫恃,乃繪古攀轅臥轍事,少寓戀慕之衷”幾句話相吻合,未知此圖即蔣鳳親筆所繪,抑或蔣鳳等人請人所繪。但細(xì)細(xì)觀摩此畫,不禁讓人想起與此相類似的幾則典故。
“攀轅臥轍”一詞,語出南朝梁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攀車臥轍之戀,爭涂不忘?!币馑际抢≤囖@,躺在車道上,不讓車走。“攀轅臥轍”的主人翁名叫侯霸,東漢人。他當(dāng)時擔(dān)任臨淮太守,為人清正廉潔,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條,很得民心。在他離任時,百姓們扶老攜幼,有的攔住車子,有的臥在當(dāng)路上,不讓他離去,請求他繼續(xù)留任。后來常以“攀轅臥轍”為挽留或眷戀良吏的典故。
《攀轅臥轍圖序》中提到的“麻城松石劉公”,也是一位勵精圖治、好評如潮的好官吏。劉公名天和,字養(yǎng)和,號松石,湖北麻城人。正德三年(1508年)進士。初授南京禮部主事,出按陜西,忤中官下詔獄,謫金壇丞。屢遷湖州知府,多有惠政。嘉靖初年,擢升為山西提學(xué)副使,累遷南京太常少卿。后以右僉都御史督甘肅屯政,改撫陜西,請撤鎮(zhèn)守中官及罷民患者三十余事。討平湖店“大盜”及漢中“妖賊”,進右副都御史。黃河南徙,命劉天和總理河道,遂疏浚汴河及山東七十二泉,不三月訖工,改兵部左侍郎,總制三邊軍務(wù)。吉囊入寇涼州、寧夏等處,天和檄鎮(zhèn)將擊敗之。嘉靖十九年(1540年)十一月,遷南京戶部尚書加太子太保。嘉靖二十年(1541年)九月,召為兵部尚書提督團營。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八月,言官論其衰老,遂令致仕。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十二月逝世,贈少保,謚莊襄。據(jù)序文稱,劉松石不僅自己愛民如子,還曾勉勵黃侯為政愛民,而黃侯最終不負(fù)所望,“得民如公”,離任時當(dāng)?shù)匕傩铡芭兽@臥轍”,留下千古美談。
《攀轅臥轍圖序》稱“無□□□□時,于是學(xué)究蔣鳳、醫(yī)士段溶等念借寇無從,挽鄧莫恃,乃繪古攀轅臥轍事,少寓戀慕之衷,而以序文見及”,這里也用了兩個與“攀轅臥轍”相類似的典故:一是“借寇”。東漢寇恂曾為潁川太守,后隨光武帝至潁川,百姓在路上攔住光武帝說:“愿從陛下復(fù)借寇君一年?!币姟逗鬂h書》卷一六《寇恂傳》。后以“借寇”為地方挽留官員的典故。二是“挽鄧”。晉代鄧攸任吳郡太守時,刑政清明,為救郡中大饑荒,曾私出谷糧,受到百姓愛戴。后來鄧攸托病辭官,郡人送迎錢財數(shù)百萬,鄧攸不受一錢;數(shù)千百姓留牽鄧攸的船只,無法行進,鄧攸只得停下來,趁夜間才離去。吳人歌之曰:“統(tǒng)如打五鼓,雞鳴天欲曙。鄧侯挽不留,謝令推不去?!笔乱姡ā稌x書·良吏傳》。后以此作為挽留官員的典故。百姓用攀轅臥轍的形式來挽留自己信任、尊敬的官員之風(fēng),自古有之,此圖所繪制的內(nèi)容更加生動逼真,可謂圖文并茂。
附錄送別題句詩再現(xiàn)明代中期的民俗風(fēng)情畫面
與一般的《攀轅臥轍圖》稍有不同的是,這幅圖不僅有序,而且下方還附有當(dāng)?shù)匕傩胀炝羲蛣e官員的題句詩若干則。擇其部分保存完整者錄之如下,作者附見每則內(nèi)容之后:
其一
三載弦歌作武城,疲癃十死九回生。圣明特授司徒職,天下從教料量平。
醫(yī)生武迪
其二
三載金沙政理平,視民親子兩忘情。轉(zhuǎn)輸谷米民生足,□滌川渠地利興。
正擬終身專怙恃,豈明一旦便□□。大家撓住朝天駕,莫放吾侯入帝京。
耆民戴崇
其三
□病喘牛,曾慕四知;臥轍人遠,道顧借棋。
教讀孫□
上述題句詩,從多個側(cè)面表現(xiàn)出當(dāng)?shù)夭煌袠I(yè)、不同身份、不同年齡的人們對黃侯的感激、崇敬、贊譽和留戀,為后人更全面地了解黃侯的政績,體會《攀轅臥轍圖》的社會意義。
綜上所述,《攀轅臥轍圖》與《攀轅臥轍圖序》、題句詩一起構(gòu)成了一幅明嘉靖年間的民俗生活畫面,既是對當(dāng)時場景的真實再現(xiàn),又能為相關(guān)的人物研究或社會現(xiàn)象研究提供文獻參考和現(xiàn)實借鑒,具有一定的文獻價值和文化價值。
作者單位:河南省社會科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