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閣
易歡歡小姐是我一位朋友的閨蜜,前兩天在朋友聚會中,邊喝茶邊給我們講了她最近生活的一個大轉(zhuǎn)變:她決定辭去所在知名時尚雜志的要職,去做一名職業(yè)畫家?!澳銈儾恢溃瑥娜ツ晟氶_始,我就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現(xiàn)在終于解脫了?!彼笏闪艘豢跉獾赝巫由弦豢俊?/p>
原來,易小姐是雜志的版面總監(jiān),工作既開心又高效,因此被提拔到更高的管理職位。都說升職加薪是人人羨慕的事,但對易小姐來說卻像是被卡進了一個瓶頸——面對嚴謹、瑣碎、陌生的管理職位,易小姐怎么也進入不了角色。她每天戰(zhàn)戰(zhàn)兢兢、忙忙碌碌,加班加點成了常事,可工作效率卻很差?!拔医?jīng)常在開會、寫工作報告的時候開小差,只好在事后彌補,但成效很差,因此把上司和下屬都得罪了?!币仔〗阋荒樋喙舷啵拔艺娴牟缓线m做這份工作。相反,如果你讓我去畫畫,我卻能很投入,心就靜下來了。所以,我決定辭職?!?/p>
很多人聽了易小姐的故事,都會認為這是工作是否合適的問題——她不適合管理型工作,而適合創(chuàng)作型工作,所以最終不得不改旗換幟。但心理學專家卻認為:工作合適與否只是表象,造成易小姐這種“低效工作狂”現(xiàn)象的,還有一種深層次原因——成人多動癥。什么是成人多動癥?
多動癥不是小孩子可能患的病癥嗎?
一個孩子在課堂上不注意聽講,動不動就發(fā)脾氣,他有可能得的就是多動癥。多動癥是一種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常見的神經(jīng)和精神發(fā)育障礙性疾病,是兒童精神障礙中的第一大病,發(fā)病率在4%~7%,從概率上來看,相當于中小學校每個班級里都有1~2名多動癥的孩子?;純褐饕憩F(xiàn)為注意缺陷、多動和沖動。然而,醫(yī)學研究表明,多動癥并非少兒群體專屬,成人也可能得多動癥,而“低效工作狂”是其中的典型。
“約有一半的多動癥患兒癥狀會持續(xù)到成人階段,甚至相伴終生。據(jù)推算,成年人多動癥的患病率在4%左右,但我國基本上沒有成年人到醫(yī)院去看多動癥。”北京安定醫(yī)院副院長、兒科主任醫(yī)師鄭毅在采訪中表示,“少數(shù)的成年人多動癥患者也是在陪孩子看病時無意中發(fā)現(xiàn)的。”
鄭毅說,成人多動癥患者在進入成年后,他們在人群面前會克制自己,但別人看不見的時候,還是會思想開小差,工作不專注、易分心?!暗托Чぷ骺瘛本褪浅扇硕鄤影Y的典型代表,這些患者常常會陷入忙碌的“工作狂”狀態(tài),但最后的成效卻微乎其微。還有些成人多動癥繼續(xù)著沖動,但表現(xiàn)形式變了,可能是閃婚、沖動消費、投資或賭博、頻頻跳槽、超速駕車等。多動癥發(fā)病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遺傳因素,此外還與化學因素、環(huán)境因素、母孕期因素等相關(guān)。
成人多動癥并不意味著失敗
易小姐這樣的“低效”現(xiàn)象只是表現(xiàn)在管理工作上,她在原工作上卻非常優(yōu)秀,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專家認為,得了多動癥也不代表人生就毀了。事實上,多動癥名人非常多:美國前總統(tǒng)約翰·肯尼迪、籃球明星喬丹、動畫大師迪斯尼、搖滾明星約翰·列農(nóng)、畫家畢加索、歌壇天后“小甜甜”布蘭妮、泳壇名將菲爾普斯等都承認或被認為是多動癥患者。這些人往往有活潑的個性和過人的天資,而他們之所以能夠擺脫成人多動癥的影響,取得事業(yè)的成功,其最大的原因是去做感興趣的事。跟蹤研究證明,多動癥患者在自己不感興趣的事物上表現(xiàn)得煩躁、低效、不安分和失敗,但在他們感興趣的事物上卻能做到極度的安靜、專注甚至狂熱,從而使他們最終出類拔萃。
研究者認為,如果一個多動癥患者能夠在所從事的工作中達到靜心的狀態(tài),就好像呼吸一樣自然,那么他就找到了通往成功的臺階。哪怕是為了賺錢而工作,一旦他喜歡,那么賺錢這么功利的事也有了“意義”,會有很多附加價值,比如愛和創(chuàng)造。在這種狀況下,賺錢就變成了一件快樂的事。
“讓我做管理簡直讓我發(fā)瘋,但我一拿起畫筆,我整個人都安靜了。我可以面對著畫布,靜靜地坐很久,把筆拿在手中,等待著靈感的出現(xiàn),這種渾然忘我的感覺太美妙了?!币仔〗愕淖晕颐枋龊蛯<业睦碚摵芤恢?。所以,專家建議,即使患有成人多動癥也無需害怕,只要及時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不僅有康復的希望,還可能在天賦領域取得成就。
編后語:
因為愛而能靜心地去做一件工作,工僅僅對多動癥患者具有非凡意義,對普通人也同樣有啟迪作用——
不少人只把工作當作謀生乃至獲取財富和地位的手段,最終造就了整天忙忙碌碌而不知道在忙些什么的“低效工作狂”或者“職業(yè)倦怠”。而如紀伯倫所言:只有把工作看作是愛的顯現(xiàn)的人,才能真正地獲得自我超越。
朋友圈曾流行這樣一句話:“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尋找愛情,只是去愛;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工作;你不再追求成長,只是去修。那么,一切才真正開始!在工作中靜心,在工作中修行,這時工作就超越了職業(yè),超越了事業(yè)。你也就不會再變成一個‘低效工作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