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入門級消費者而言,性價比永遠都是跳不過的話題,而且在入門級市場顯得尤為突出。作為攢機的關鍵配件,處理器的性價比很大程度上會決定整機的性價比。那么現(xiàn)在問題來了,入門級配置選擇哪款處理器更具性價比呢?
在去年下半年的市場上,最受玩家們關注的毫無疑問是英特爾奔騰G3258二十周年紀念版和AMD 速龍X4 860K這兩款CPU,除了便宜的價格和夠用的性能,這兩款處理器更是不鎖倍頻,為超頻而生。超頻這種不花錢就能提升性能的玩法深受各位DIY玩家的喜愛,對入門級用戶有著更大的吸引力,很早以前的賽揚300A就是最好的例子。Intel奔騰G3258和AMD速龍X4 860K這兩款定位相同、價格相近的產品究竟誰的性能更強,誰的超頻性能又更強呢?本期電腦迷評測室為大家慢慢道來。
Intel奔騰G3258是Haswell Refresh產品線中針對入門級市場的一款產品。相比之前英特爾超頻處理器都是四核的做法,這塊雙核心的處理器作為超頻產品出現(xiàn),足以看出英特爾對這個“二十周年紀念版”的重視程度。其采用22納米制造工藝,默認頻率為3.2GHz,三級緩存為3MB。由于不鎖倍頻,該處理器一上市就成為超頻玩家挑戰(zhàn)極限的最愛之一,53W的TDP也非常搶眼。
AMD速龍X4 860K是AMD針對入門級市場推出的一款四核處理器,用于取代上一年發(fā)布的760K。速龍X4 860K采用Kaveri架構,采用了模塊化設計,兩個核心共享一個浮點計算單元,和A10 APU如出一轍,我們可以簡單地看成無GPU的A10。這款處理器采用原生四核設計,擁有4MB二級緩存,默認頻率為3.7GHz,可在高負荷下動態(tài)調整至4.0GHz。
從整體規(guī)格來講,AMD速龍X4 860K擁有四核+高頻率,在多線程應用上比奔騰G3258更具優(yōu)勢。不過只看參數(shù)太過于紙上談兵,是騾子是馬得拉出來遛一遛。我們通過實際測試來衡量兩款處理器的真實性能。
我們選用了技嘉G1 SniperA88X和華碩 B85-PRO GAMER來作為本次評測的平臺,這兩塊主板做工扎實、穩(wěn)定,有著較好的超頻性能。從實際使用的角度出發(fā),我們選用了風冷散熱器而非水冷散熱器,因為風冷散熱器在這個檔次的主機中更加實際一些。同樣從實際使用角度出發(fā),我們給平臺搭配了華碩R7 260X顯卡而非頂級顯卡,讓整個測試更接近消費者的實際使用環(huán)境。
作為大家關注的重點,我們也對這兩塊處理器的超頻性能進行了測試。因為不鎖倍頻,所以這兩款處理器超頻都非常方便,直接在BIOS中調整倍頻和適當提高電壓即可方便地提高頻率。AMD速龍860K在加壓到1.5V左右可以達到4.6GHz的頻率,在這個頻率下能夠點亮開機,但是無法正常進入系統(tǒng),我們將主頻降至4.5GHz之后,能夠正常開機并完成高負荷測試。英特爾奔騰G3258這邊,我們同樣將倍頻設置為46,電壓設置為1.35V,在這個頻率下可以開機,但馬上就會重啟或死機,直到我們將主頻降至4.4GHz時,這塊處理器能夠正常點亮開機并完成所有高負荷測試,這可能與我們手上的這塊CPU體質問題有關。從測試來看,這兩塊處理器均有著不錯的超頻能力,奔騰G3258的頻率提升了37.5%,而民間超至4.5GHz以上甚至5.0GHz的也有不少。速龍X4 860K默認頻率就比較高,但是依舊能超到4.5GHz,表現(xiàn)也非常值得期待。由于我們手上這塊奔騰G3258比較“雷”,沒能穩(wěn)定在4.5GHz,所以以下超頻測試均在4.4GHz上進行。
超頻就是為了獲得性能上的提升,所以我們通過測試來看看在4.4GHz的高頻下,速龍X4 860K和奔騰G3258有多少性能上的提升。我們使用Cinebench R11.5 64bit、wPrime 1024M、7-ZIP基準測試、國際象棋基準測試和SiSoftware Sandra2014來測試其處理器性能,同時用《古墓麗影9》和《生化危機6》的基準測試來對比兩款處理器的游戲性能。
在SiSoftware Sandra2014測試中,AMD 速龍X4 860K可以說是全面獲勝,不但測試成績大幅領先于奔騰G3258,浮點運算和多媒體運算甚至在默認頻率下就已經超過對手超頻后的成績,這和X4 860K的物理四核設計是分不開的。
在針對多核計算性能而設計的Cinbench R11.5 64bit、wPrime 1024M以及國際象棋基準測試中,憑借物理多核心設計,速龍X4 860K可以開啟四核心同時進行計算,而G3258則只能雙核心計算,計算效率上差距不小,860K依舊贏得了這一輪的測試。
在對頻率和內存性能敏感的7-ZIP基準測試中,我們可以看到,即使同樣在4.4GHz的主頻下,奔騰G3258依舊遠遠落后于對手速龍X4 860K。這得益于速龍X4 860K擁有更高頻率的內存控制器,同時四核心設計也幫了不少忙。我們采用了AIDA64的考機測試讓處理器達到100%占用來測試滿載時的平臺整體功耗,借助于53W的TDP,奔騰G3258在這一輪扳回一分,較低的功耗對散熱的要求也更低,這算是G3258的一大優(yōu)點。
在接下來的游戲測試中,我們使用《生化危機6》和《古墓麗影9》自帶的Benchmark在高畫質下對這兩款處理器進行測試(《古墓麗影9》發(fā)絲特效為普通)。從測試結果來看,兩款處理器各有勝負,但是差距實在太小,幾乎可以計入誤差范圍。而測試成績也表明這兩款處理器和R7 260X搭配均能流暢地運行這兩款大型3D游戲,如果還需提高成績,則要更換性能更強勁的顯卡。
編輯觀點:AMD 速龍X4 860K更有性價比
英特爾G3258和AMD速龍X4 860K這兩塊僅400塊出頭的處理器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們不但有著不錯的性能表現(xiàn),同時還具備優(yōu)秀的超頻能力。AMD速龍X4 860K憑借高主頻和物理四核設計的先天優(yōu)勢,在CPU性能測試中超過了奔騰G3258,雖然四核對雙核看似有些不公平,但是小編認為,在入門級產品線上,誰能在同價位提供更好的性價比誰就能征服消費者。兩款處理器都能夠很好地滿足用戶日常辦公、上網、高清視頻播放和一般游戲的需求。在不超頻的情況下,AMD速龍X4 860K有著更高的主頻和物理四核心設計,使其在多線程應用,游戲多開方面有著更好的表現(xiàn)。由于速龍X4 860K整合了DDR3-2133內存控制器,對高頻內存的支持更加優(yōu)秀,能更好地發(fā)揮高頻內存的性能,所以搭配一根高頻內存條就顯得更加有必要,而G3258由于只整合了的DDR3-1333內存控制器,所以會白白浪費一部分內存性能。綜合各方面的因素,我們更推薦速龍X4 860K,不過也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由于速龍X4 860K默認的TDP就相對較高,如果想要玩超頻,還是要選擇一個優(yōu)秀的多熱管散熱器或者水冷。
春節(jié)即將到來,小編先在這里給大家拜個早年。如果各位讀者近期想要組裝一臺基于速龍X4 860K的游戲平臺在長假期間暢快游戲,可關注《電腦迷》雜志微信公眾號cpcfan(或掃描以下二維碼),我們將在近期給大家推薦幾款性價比不錯的裝機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