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剛
經(jīng)常去樓下一家米線店就餐,并非其味道多獨特誘人,而是喜歡那里安靜閑適的用餐氛圍。推門而入,冬季一股溫暖,夏季一片清涼,迎面撲來,空氣中彌漫著飯香,沒有絲毫污穢。一對年輕小夫妻,男人主灶,女人招呼,話語不多。
所有顧客都如被感染般的,或輕聲細語,或默不作聲,伴著流行與經(jīng)典兼顧的舒緩音樂,安靜品嘗著香氣四溢的米線。曾見一位優(yōu)雅的中年女士,靜坐臨街的落地窗邊,邊吃邊向外瞥,夕陽中的剪影如油畫般賞心悅目。這家米線店,雖居鬧市,卻不嘈雜,顧客在緊張繁忙之余鬧中取靜,靜享一餐,故而顧客盈門。我揣度,這便是安靜的力量。
安靜,是一種環(huán)境,更是一種心境,透露出淡然恬靜的性情,散發(fā)著迷人的詩意光彩。曾讀到,周國平去德國當(dāng)訪問學(xué)者時,攜家人同行,他們每天有個固定節(jié)目:一家人靜靜地站在一扇朝西的窗前,在余暉中看渾圓的太陽一點點落下,消失在地平線下……想必,那時,人心靜到極致,不知會消釋多少生活的疲累,啟迪多少人生的感悟?
我也曾效仿,有時獨坐郊外河邊的巖石上,靜觀溪水東流,靜聽蟲兒歡鳴,靜待星空閃亮,一坐便是一個多小時;有時關(guān)掉電燈,黑暗中開著廣播,或聽或不聽地靜靜躺臥,直至睡意蒙眬;有時靜立窗前,看那些花花草草潛滋暗長,看澆透的水慢慢洇出花盆。無人打擾,放空自己,這種愜意著實難得,令人享受,心中也便激發(fā)出直面人生的勇氣和力量。
安靜,于生活、處世,可視為一種積淀、一種修養(yǎng)、一種智慧,靜待人生,靜觀其變,以靜制動。這種人,這種態(tài)度,讓人看了舒服,心生敬慕。
曾陪岳父住院手術(shù),病房同住一對老夫婦。大爺臥病在床,動彈不得;大娘侍候左右,須臾不離。大爺因病痛心生煩躁,時不時高聲嘮叨大娘這不對那不對??纱竽锟偸潜砬榘苍?shù)芈犞鴳?yīng)承著,任他發(fā)泄完畢安靜下來,又微笑著遞水、遞水果;有時趴在大爺耳邊,講講過去的往事、兒女的近況,有說有笑,安靜默契,讓我感覺大爺?shù)牟⊥丛谙ⅲ系纳陂W光。
我的領(lǐng)導(dǎo),亦是我的導(dǎo)師。每遇急難險重、加班加點的工作,總會有人抱怨連天,甚至咒罵,可他卻安靜坐下來,梳理思路、耐心布置,帶領(lǐng)大家出色完成。遇有情緒激動的上訪者,他總是給人讓座、倒水,靜靜聆聽,待對方情緒穩(wěn)定再做處理,讓許多暴脾氣的同事深感佩服。從領(lǐng)導(dǎo)安靜的工作狀態(tài)中,我潛移默化地學(xué)到了從容、自信,受益匪淺。
可見,安靜的確有種無形的力量,讓人擁有不可敵的強大氣場,自成一道風(fēng)景,化解眾多難題。
畢淑敏曾寫道:人生也是有節(jié)氣的,小的人希冀長大,老的人祈望年輕。與其費盡心機尋找秘訣,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鍛造出心靈與年齡同步的舞蹈。服從自然節(jié)氣的指揮,食用應(yīng)時果蔬;服從人生節(jié)氣的指揮,安靜面對生死。試問,你能不急不躁、不緊不慢、不慌不忙、不溫不火安靜地生活,讓自己擁有安靜的力量嗎?
(編輯 花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