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苗
硬件選購
Mini-ITX平臺目前已經(jīng)相當成熟了,對應ITX平臺很多其他配件也與時俱進。Mini-ITX平臺能否順利安裝并使用,設備的選購很關(guān)鍵。而談到設備選購,ITX平臺與其他平臺不同,最重要的其實是機箱與電源。
火鳥小巨蛋(BitFenix Prodigy)機箱是頗具爭議的ITX機箱(圖1),不過這份爭議正是源于其獨特的設計,甚至很多對ITX完全不感冒的用戶也都對其側(cè)目。火鳥小巨蛋就迷你ITX機箱而言很大,這完全意味著有地方裝得下更多部件。它可以容納全尺寸電源(140mm)、最多六塊HDD和六塊固態(tài)硬盤、280mm長度顯卡。另外由于大大的主艙,還裝得下全尺寸空冷散熱器,如果你喜歡的話甚至可以裝240mm水冷排散熱器,但整體尺寸又仍然小得足以通過使用方便的提手隨身攜帶。
迷你ITX并不意味著我們將就著使用集成顯卡,由于火鳥小巨蛋出色的空間,完全可以使用貨真價實的獨立顯卡。這回,我們選擇微星GTX 760 Power Edition,這款顯卡出廠時就已超頻,性能相當不錯。
平臺整體采用索泰ITX-A-E WiFi搭配酷睿i5-4570K,主板有一個全尺寸x16 PCIe 3.0插槽、兩個DIMM插槽、USB 3.0和6Gb/s SATA。在DIMM插槽上裝兩根4GB海盜船Vengeance DDR3/1600內(nèi)存,并使用240GB海盜船F(xiàn)orce GS固態(tài)硬盤和3TB HGST Deskstar硬盤作為存儲系統(tǒng)。
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熱管風冷散熱器大多妨礙PCI-E插槽,于是此時選擇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就非常明智,比如TT的Water 3.0 Performer性價比就非常高。這不僅讓我們有了充足的空間,水冷散熱器出色的效能也可以將i5-4570K輕松超頻到4.0GHz以上頻率。
準備機箱 添加設備
小巨蛋就迷你ITX機箱而言很寬敞,但這仍意味著組裝起來有點復雜。先來準備機箱,擰下固定側(cè)面板的四顆螺絲拆下面板,松開扣住前面板的四個夾子拆下前面板。抓住最上面硬盤籠的頂部夾子和底部夾子,從機箱取出。將機箱轉(zhuǎn)到一邊,旋下將最下面硬盤籠固定到機箱的六顆螺絲,取下該硬盤籠(圖2)。
現(xiàn)在可以把固態(tài)硬盤連接到機箱安裝位,可以是機箱底部、左側(cè)面板里面,或電源箱艙側(cè)面(圖3)。使用固態(tài)硬盤眾多安裝點中的哪幾個其實并不重要,只要將固態(tài)硬盤裝入到其中一個硬盤托架,不過最好讓那些托架空著,便于以后添加硬盤或者更換硬盤籠。
然后打開機箱把前面板翻過來,擰下固定光驅(qū)邊框的兩顆螺絲(圖4)。在機箱正面撬下光驅(qū)托架前面的金屬邊框,更換前面板后將光驅(qū)滑入托架直至齊平,用機箱提供用來固定固態(tài)硬盤的小尺寸M3螺絲固定好光驅(qū)。
現(xiàn)在可以擰下固定電源背板的四顆螺絲。因為火鳥小巨蛋是ITX機箱,雖然它支持標準尺寸電源,但對電源的長度還是有一定要求的。我們需要盡量短小的標準電源,如果電源長度超過140mm,雖然也可以順利安裝但走線很有難度。另外注意如果電源的線纜過硬也會影響走線,可以選擇線纜柔軟的模塊化電源,更容易在狹小環(huán)境內(nèi)安裝。此外ITX平臺安裝電源時有一個小竅門,我們不要像普通機箱那樣立刻把四顆螺絲擰上,因為在后面的安裝過程中很有可能需要電源這部分空間,我們應該能夠保證隨時向外推動它(圖5)。
安裝處理器和散熱器
現(xiàn)在來準備平臺,先取下主板上處理器插座的保護裝置,壓下起固定作用的鎖桿(圖6),把CPU安裝好以后就可以添加內(nèi)存了。由于熱管風冷散熱器很有可能和PCI-E不兼容,在這里選擇了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話安裝過程就簡單了很多。
TT的Water 3.0 Performer是由水冷大廠Asetek代工制造的雙風扇120mm一體式散熱器,滿足處理器的散熱要求沒有任何問題。安裝一體式水冷與普通風冷散熱器基本類似,首先都是安裝背板。找到附件中的Intel LGA 115x背板,按廠家說明書的說明步驟裝配好。將它連接到主板背面以后,在主板正面一側(cè)的散熱底座也需要按照要求安裝好。注意115x、1366以及AMD平臺的螺絲孔位都位于一處,安裝的時候千萬不要搞錯。
背板底座安裝好以后就可以著手安裝主板了,不過在這之前千萬不要忘記先添加好主板的輸入/輸出擋板,打開需要使用接口部分的金屬垂片將它裝入到機箱背面。然后擰下機箱的12厘米排氣扇的螺絲暫時放一邊,使用四顆主板固定螺絲將主板裝入到機箱(圖7)。
主板安裝完成后就可以準備上一體式水冷了,在ITX平臺使用一體式水冷的優(yōu)勢就在于此,我們無需像風冷一樣安裝完散熱器再上主板,而完全可以在主板安裝后從容安裝水冷頭和固定冷排。先準備好水冷排和一個120mm風扇,使用四顆安裝螺絲穿過墊圈、穿過機箱背面的安裝孔再穿過風扇,擰入到散熱器上的安裝孔。此時水冷排就算安裝完畢了,然后用水冷頭去找剛才的散熱底座,從缺口處旋入用座環(huán)將水冷頭貼緊到處理器,手動擰緊即可。
如果需要雙風扇,就找另一顆120mm散熱風扇,按照風扇上的方向裝到水冷散熱器的冷排的另一個側(cè)面。TT的Water 3.0 Performer提供了兩根4pin轉(zhuǎn)單4pin的Y形風扇接口,合并一起接入到CPU_FAN接口即可實現(xiàn)統(tǒng)一控速。不過不要忘了水冷頭需要單獨供電,一般接入到CPU_OPT或者主板上的SYS_FAN接口都可以(圖8)。
機箱走線
設備基本安置完畢,在上顯卡之前我們需要先進行機箱走線。將CPU 8pin和24pin ATX電源線和一條PCI-E供電線繞過電源正面,連到機箱右側(cè)。將SATA電源線沿左側(cè)連到硬盤托架,將一個端口連接到硬盤,另一個接通固態(tài)硬盤,讓中間端口空閑。這樣有兩個好處,一是電源線不至于過緊讓穩(wěn)定性下降,今后如果升級硬盤還可以用于連接(圖9)。另一條SATA電源線可以沿機箱底部前面板上方,連入到光驅(qū)正上方的布線孔。取下機箱最上面的風扇過濾器,布好光驅(qū)上方的連線插上插頭就可以(圖10)。SATA數(shù)據(jù)線走起來比較簡單,統(tǒng)一從藍色6Gb/s SATA接口布到固態(tài)硬盤和傳統(tǒng)硬盤即可,光驅(qū)的話使用紅色的3Gb/s接口速度就完全夠用了。
現(xiàn)在應該首先解決好CPU 8pin和主板24pin供電線,因為一旦裝上顯卡這兩個接口都很難用手夠到。先將24針主板電源線從電源箱殼正面一直接到主板上,然后將8針線從走線孔穿到上側(cè)插上插頭(圖11)。
現(xiàn)在可以開始連接前面板連線了,將USB 3.0接口插入主板插槽處(圖12),前面板的120mm風扇如果接頭不夠用,可以和其他風扇通過一個轉(zhuǎn)接器共用主板風扇接口。將前面板裝回的時候不要忘記音頻接口,將HD_audio線纜的另一頭重新連接到左側(cè)蓋(圖13),將蓋子蓋回到側(cè)面,將前面板接口連接好插上插頭。
安裝顯卡并封箱
擰下PCI-E擴展擋板安裝上顯卡,確保8針PCI-E電源線仍夠得著其插頭。更換蓋板,用三顆螺絲固定住顯卡(圖14)。讓PCI-E電源線穿過與主板供電線相同的走線孔,將6pin插頭插入到顯卡即可。上面的步驟都完成后就可以使用四顆機箱螺絲將電源固定到機箱上,把機箱側(cè)板關(guān)好就可以封箱了。
小結(jié)
雖然沒有Steam Machine獨特的功能,但是這臺迷你電腦功能卻強大得多。它足夠小巧,機箱上甚至還有提手。此外這臺小機器上的處理器和GPU還擁有不錯的超頻能力。迷你ITX的缺點是只有一個PCI-E插槽和兩個RAM插槽,但這臺機器至少有空間裝下所有必需的部件,沒有浪費一點空間,同時仍具備升級的可能性(圖15)。在這么小的空間里有一臺功能強大又便于攜帶的游戲裝備,我們對Mini-ITX平臺的表現(xiàn)已經(jīng)可以足夠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