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管理制度和監(jiān)管機制落地是關鍵
大連石油 若 水
石油石化系統(tǒng)出現的多起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引起人們的深思。貴刊2015年第20期封面故事《跌倒的高管》提出一個假設:如果做好制度建設與監(jiān)管機制,那些違紀違法的領導干部的命運是否會有所不同?這個問題值得討論。
禁止和防止領導干部貪腐的制度與機制我們并不欠缺,黨的紀律、國家的法律、企業(yè)的制度與規(guī)定,早就對以權謀私、貪污受賄等行為明令禁止,嚴格處罰。國企各級黨委的黨內民主生活會制度和黨的紀律檢查制度普遍建立。但是,這些制度建設與監(jiān)管機制沒有有效防止和制止那些領導干部違紀違法。因此,比較現實的問題應該是為什么制度與監(jiān)管機制管不了那些領導干部?
要發(fā)揮好制度建設與監(jiān)管機制的作用,前提是要讓制度與監(jiān)管機制管用。從《石油誤》一文中介紹的情況看,那些領導干部當年大都“虎”氣十足,“虎”勢威猛,調整干部甚至撤銷干部往往就是一句話的事兒,對企業(yè)的組織制度、議事程序、決策制度都可以置之不顧。從這些現象可以看出,那些領導干部是把自己置于制度與監(jiān)管機制之外的,在這種情況下制度與監(jiān)管機制難以約束監(jiān)管他們。這次他們腐敗案發(fā),個人的命運發(fā)生轉變,主要原因是有關部門嚴格落實了有關制度與監(jiān)管機制,將那些自外于制度與監(jiān)管機制的領導干部重新置于制度與監(jiān)管機制。因此,要改變那些違紀違法的領導干部的命運,完善制度和監(jiān)管機制固然重要,更關鍵更主要的是切實把領導干部管理制度和監(jiān)管機制落地。
創(chuàng)新思維 解放油氣
華北油田 李長開
貴刊今年第21期發(fā)表的《中國海相勘探的拓荒路》一文,介紹了中國石化勘探分公司在普光、元壩和涪陵三大氣田大發(fā)現中的科研創(chuàng)新經驗,讓我們重溫了這樣一個找油道理—認識無止境、找油無禁區(qū)。
黨的十八屆五次會議強調,創(chuàng)新是引領發(fā)展的第一動力。對于油氣勘探來說,創(chuàng)新同樣重要。可以說,這篇文章正是對“創(chuàng)新”理念的精彩注腳,回答了“我國陸上經過多輪勘探,如何找到剩余油氣大場面”的勘探共有難題。
陸相勘探理論的突破,讓我國找到了一大批陸相大油氣田。但是,在我國分布面廣大的海相沉積巖領域,由于埋深長、構造破碎、地質資料少以及成藏理論不足等原因,一直沒找到大型油氣田。
其實,難以突破的勘探“禁區(qū)”,往往也蘊含巨大潛力。從“離經叛道”專打深水海槽低位點的普光區(qū),到超深層生物礁“多元成藏”理論構建的元壩區(qū),再到千億立方米儲量頁巖氣田的“橫空出世”涪陵區(qū),無一不是讓一代代石油勘探人鎩羽而歸的區(qū)域,其突破也無不閃耀著勘探人的創(chuàng)新火花。
破解地質難題、打開勘探新局面,關鍵要靠不斷創(chuàng)新。小的創(chuàng)新可能解決小問題、帶來小的發(fā)現,大的創(chuàng)新可望解決大問題、帶來大發(fā)現。沒有創(chuàng)新,總局限于老觀念、老套路、老框框,就缺乏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有不斷地解放思想、創(chuàng)新思維,新的油田、氣田才有可能繼續(xù)被發(fā)現。
本欄目信箱:zgsysh@21cn.com(請注明投稿)
《ICIS化工經濟》
中國引領全球專產丙烯產能大幅擴張2015年11月16日刊
11月5日在新加坡召開的第三屆亞洲化工大會上,IHS化學亞洲烯烴業(yè)務主管Jinsu Yim告訴與會代表,全球專產丙烯的產量正在快速擴張,2000年時專產丙烯產量只占到全球丙烯供應總量的3%,2013年這一比例升至了14%。受中國、北美和中東地區(qū)新一輪丙烷脫氫(PDH)裝置以及中國煤制烯烴(CTO)項目建設熱潮的影響,到2018年全球專產丙烯產量將占到丙烯供應總量的29%。他表示,2015年全球專產丙烯總產量將達到1460萬噸,2020年進一步增加至3000萬噸。 2015年至2020年期間,中國將新增1600萬噸/年的丙烯產能,其中近80%是專產丙烯產能。
(曉 華)
《生物量》
美國軍隊生物燃料應用沒有達到預期目標
2015年11月刊
今年7月,美國政府問責辦公室公布了美國國防部投資替代燃料的調查報告。該報告評估了美國聯邦政府最大的能源消費
部門國防部已經購買替代燃料的程度,以及證明替代燃料是否能夠滿足安全、性能和可靠性標準。該報告也評價了國防部替代燃料購買的過程,如何考慮替代燃料和常規(guī)燃料之間的成本差異,以及國防部如何利用軍工生產法案促進國內生物燃料工業(yè)的開發(fā)等。報告稱,當前美國國防部購買替代燃料主要是用于測試和證明其用途,還沒有真正規(guī)模應用,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
(曉 華)
《化學與工程新聞》
二氧化碳廢物利用前景廣闊
2015年11月16日刊
德國聯邦教育和研究部高級學術主任Lothar Mennicken當前正發(fā)起一場“我愛二氧化碳”的活動。他表示,二氧化碳不僅僅是一種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化學品,而應該被認為是一種供應非常充裕的低成本原材料,將二氧化碳轉變成為有用的產品或燃料的同時可以減少在大氣中的排放。因此,近年來,他的部門已經投資逾1億美元研究將二氧化碳轉變成為化學品和燃料的項目。不過這種被命名為碳捕集和利用(CCU)的實踐活動面臨著懷疑,因為在破壞二氧化碳中的碳氧鍵時需要大量的能源。
(曉 華)
《美國化學周刊》
工程建設公司受到油氣項目推遲或取消的影響
2015年11月23日刊
油價的急劇下挫已經對全球油氣投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此外一些國家政治的動亂以及中國為首的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預期增加了能源市場前景的不確定性。能源公司已經取消了卡塔爾的兩個巨大的石化項目,其他項目也已經被推遲,主要是在中東地區(qū)。這是因為計劃投資的公司正在重新評價項目的可行性。一些主要的工程建設公司已經受到項目推遲和取消的沖擊。這些公司已經通過業(yè)務重組和裁員進行應對。
(曉 華)
《美國油氣周刊》
2016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將放緩
2015年11月23日刊
國際能源署(IEA)表示,受全球經濟前景低迷和市場供應過剩拖累,明年全球石油需求將放緩。IEA稱,預計2016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放緩至120萬桶/天,今年需求增長達到180萬桶/天。預計中國等國的經濟狀況仍然存在問題,近期刺激消費的因素將消退。9月末,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成員國的商業(yè)石油庫存處于近30億桶的紀錄高位,與此同時全球石油市場正在適應每桶50美元的油價。雖然俄羅斯等產油國具有彈性,但歐佩克以外的供應明年預計減少逾60萬桶/天。IEA稱,作為非歐佩克地區(qū)供應增長主要動力的美國致密油預計2016年供應量下降60萬桶/天。
(曉 華)
演習
11月30日,中海油上海分公司在普陀東福山附近海域舉行2015年東海區(qū)域溢油聯合演習。這次演習主要檢驗公司在東海區(qū)域溢油應急響應能力和區(qū)域聯動機制,提高海上應急能力。供圖/CFP
擱淺
12月3日,一艘油輪在俄羅斯庫頁島港口外海因風暴撞上礁石擱淺,其中一個燃料缸受到損害導致燃油外泄。供圖/CFP
轟炸
12月3日,英國議會通過決議,英國皇家空軍戰(zhàn)斗機對敘利亞的IS大本營實施空襲任務,轟炸位于敘利亞東部的奧馬爾油田。供圖/CFP
峰會
11月23日,天然氣出口國論壇峰會在伊朗德黑蘭舉行。論壇成員國擁有大約全球79%的天然氣儲備量,以及幾乎一半的天然氣出口量。供圖/CFP
●供圖/CFP/CFP
“京Ⅵ”機動車排放標準擬2017年12月實施
11月26日,北京市環(huán)保局發(fā)布了北京第六階段機動車排放地方標準征求意見稿,新標準計劃于2017年12月1日起實施。今次征求意見的“京Ⅵ”標準,包括輕型汽車、重型汽車和重型發(fā)動機三個標準。北京環(huán)保局稱,預計實施“京Ⅵ”標準,輕型汽油車、重型柴油車單車排放下降40%~50%。
平衡
石油市場供需將在未來兩年達到平衡
能源咨詢專家丹尼爾·耶金日前表示,2020年前,全球石油需求將增長120萬~150萬桶/日,石油市場供需會在2016年或2017年恢復平衡;到2040年,全球石油需求可能增加1700萬桶/日,至1.1億桶/日,其中70%的增長來自亞洲地區(qū)。他表示,目前美國擔任石油產量調節(jié)者的角色,如果政策允許將在2020年成為重要的石油出口國。
簽訂
中國海油與哈斯基簽訂產品分成合同
中國海油12月3日宣布,公司已與哈斯基石油作業(yè)(中國)有限公司就南海一區(qū)塊簽訂了產品分成合同。15/33區(qū)塊位于南海珠江口盆地,區(qū)塊面積155平方公里。該區(qū)塊是中國海油于2014年推出的對外招標區(qū)塊之一。產品分成合同規(guī)定,在勘探期內,哈斯基擔任15/33區(qū)塊的作業(yè)者,將在該區(qū)塊進行勘探作業(yè)并承擔100%的勘探費用。進入開發(fā)階段后,中國海油有權參與合同區(qū)內任一發(fā)現的51%權益。
放開
“十三五”“雙權”進一步放開 民企分蛋糕
“十三五”期間,我國的進口原油使用權和原油進口權“雙權”將逐漸放開。據了解,至今,我國已有7家地方煉油企業(yè)獲得了原油使用資格,6家企業(yè)獲得原油進口權。專家表示,“雙權”放開,不但解決了地方煉廠口糧問題,還淘汰了落后的煉油能力和品質較差的原料,加速裝置升級、油品升級,對環(huán)保、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安全多個方面都有積極意義。
大裁員
油價暴跌導致美國能源公司大裁員
油價暴跌使得最近能源行業(yè)成為2015年裁員最慘烈的行業(yè)。截至今年11月,美國能源公司裁掉的員工已經接近9.4萬人,比去年同期1.15萬的裁員大幅增加超過700%。頁巖油革命的興起,曾經幫助幾十萬美國人重新實現就業(yè)。如今隨著油價暴跌,能源公司大幅削減資本開支,減少對員工的需求。專家表示,即便油價反彈,美國能源行業(yè)的就業(yè)復蘇也需要時日。
報復
俄或凍結天然氣管道項目以報復土耳其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股份公司(Gazprom)兩位消息人士稱,俄羅斯可能凍結Turkish Stream天然氣管道項目數年,報復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zhàn)機。俄方已對土耳其實施貿易制裁。但迄今為止,這些舉措尚未影響到作為雙方經濟關系核心的能源出口。若俄羅斯凍結該管道項目,那么象征性意義要大于實質影響。俄氣消息人士稱,公司內部對于因應兩國爭端調整Turkish Stream項目尚無決定,但表示正在等待總統(tǒng)普京的指示。
構建“互聯網”大戰(zhàn)略 中國化學品交易網正式上線
12月1日,中國化學品交易網大宗化學品電子商務平臺正式上線。中國化學品交易網,是國內首家“化學品+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大宗化學品現貨交易平臺。平臺集在線交易、產業(yè)鏈金融、大宗團購、在線競拍、支付結算、云倉儲等配套服務為一體,是在“互聯網+”的新常態(tài)下衍生的產業(yè)互聯網的創(chuàng)新模式,是化工行業(yè)線上線下一體的互聯網生態(tài)系統(tǒng)。作為國家基礎工業(yè)的化工業(yè),一直以來鮮有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出現,以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的行動計劃為指引,當下各行業(yè)紛紛制定本行業(yè)內“互聯網+”新模式。而本次平臺的正式上線,標志著化學品行業(yè)交易模式發(fā)生改變,初步實現化學品互聯網化的戰(zhàn)略升級。
中國化學品交易網的創(chuàng)始人李洪國與中國石油和化工聯合會副秘書長趙志平及其他五位嘉賓完成了上線儀式的啟動。與此同時,中國化學品交易網與包括建設銀行、中信銀行、江蘇海企、方大錦化在內的金融機構及企業(yè)客戶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這標志著中國化學品交易網的創(chuàng)新模式實現了落地。
眾所周知,作為傳統(tǒng)化工行業(yè),業(yè)務鏈普遍冗長,商品流通層級過多,貿易習慣不陽光,易于產生腐敗問題,行業(yè)內不必要的支出較多,給企業(yè)生產經營帶來諸多壓力,尤其在目前產能過剩的背景下,企業(yè)銷售費用高漲,由此帶來的資金短缺問題目前還不能通過傳統(tǒng)金融機構來解決。這對許多化工行業(yè)的中小企業(yè)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而本次大宗化學品交易平臺的上線,標志著中國化學品交易從傳統(tǒng)的模式過渡到“化學品+互聯網+金融”的全新模式。在當下化工行業(yè)產能過剩的背景下,中國化學品交易網的出現無疑為行業(yè)轉型和升級提供了一條值得借鑒的創(chuàng)新之路。
(本刊記者/石杏茹)
12月9日,計劃投資740億的恒力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在大連長興島經濟區(qū)開工建設,項目的開建標志著大連長興島經濟區(qū)世界級石化產業(yè)基地建設邁入實質性階段。 供圖/CFP
5.9萬張
從國家認監(jiān)委獲悉,“十二五”時期,我國已全面建立實施節(jié)能低碳認證認可制度。截至2015年10月底,我國累計頒發(fā)各類節(jié)能低碳認證證書5.9萬余張,比“十一五”末增長6倍。
2.2%
據埃尼公司《世界石油天然氣評論》統(tǒng)計,2014年全球石油產量增加了2.2%,創(chuàng)過去十年最大增幅,增量主要來自非歐佩克國家。
46口
中國石油華北油田勘探系統(tǒng)整合內外部研究力量,助推高效井位研究。今年前11個月,這個油田完成各類探井46口,成功率創(chuàng)十年來新高。
30億元
中國石油大連石化積極進行汽油柴油質量升級。今年前10個月,大連石化實現盈利25億元,同比增長30億元,效益躍居中國石油煉化板塊第一。
●攝影/徐 捷/
過去說到產能過剩,就是指落后的過剩產能?,F在完全不同了,大量的過剩產能有時是先進的技術設備。
—國資委國有重點大型企業(yè)監(jiān)事會主席趙華林日前表示,有的石油企業(yè)剛投產一年,設備也是先進就是不賺錢。針對這種過剩但不落后的產能,國家可考慮利用“能力收儲”的辦法,化解產能過剩
目前油價不斷下跌中,美國石油鉆井平臺供應數據連續(xù)下降三周,至五年新低。國際油價恐面臨進一步下跌的風險,看來油價降至每桶20美元低位,不是沒可能的。
—OPEC秘書長巴德里表示
石油企業(yè)要想成為真正強大的企業(yè),必須把自己變成跨國公司,利用全球資源和全球人才布局全球市場。否則一直把著眼點放在量的增長上,就不可能成為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公司。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劉戈表示, 我國有眾多大企業(yè)在本行業(yè)做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于缺乏產品、技術上的真正競爭力,只好走向多元化發(fā)展的路徑。這些企業(yè)看似越做越大,但核心競爭力反倒越來越弱
“伊斯蘭國”的石油黑金鏈
●攝影/徐 捷/
“十三五”規(guī)劃將為中拉合作升級提供機遇
郭存海:
目前,大部分拉美國家已經陷入經濟困難的境地。這主要是由于拉美經濟過度依賴于原材料出口造成的。拉美國家長久以來一直對華出口石油、農產品等。中國對拉美的出口則主要集中在工業(yè)品和機械制品。未來5年至10年,中拉雙方要想保持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必須更加合理地調整雙方貿易節(jié)奏。不過,雙方要想在實施過程中做到真正的匹配,還需要攜手努力。
“氣代煤”是能源結構轉型升級必由之路
錢興坤:
“氣代煤”是促進我國能源結構向低碳、清潔、高效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其中散燒煤炭及小型煤電應優(yōu)先替代。盡管當前“氣代煤”仍受經濟性困擾,但未來氣煤比價仍有下行空間。據測算,“十三五”期間我國“氣代煤”市場潛力超過1000億立方米。我國應抓住天然氣市場改革的歷史時機,完善相關價格機制,加大環(huán)保政策落實力度,支持燃機制造業(yè)攻堅克難,推動我國“氣代煤”穩(wěn)步前行。
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zhàn)機之后
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打擊IS的戰(zhàn)機,讓世界感到震驚和意外。自認吃了虧的俄羅斯舉國震怒,迅速出臺了一連串針對土耳其的經濟制裁措施后仍然不依不饒。隨著事件的發(fā)展,有聲音表示,土耳其敢擊落俄羅斯的戰(zhàn)機,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俄羅斯動了土耳其的錢袋子。也有聲音表示,土耳其自己不會做出攻擊俄戰(zhàn)機的愚蠢決定。他的背后老板一定是華盛頓。美國設下這一圈套的真實目的是讓中東地區(qū)出現戰(zhàn)亂。俄應做好軍事斗爭的準備,應對未來危險局面。
土耳其為何敢惹俄羅斯?
土耳其敢擊落俄羅斯的戰(zhàn)機,除了在土耳其政府看來,有美為首的北約作為土耳其的支撐,俄不敢對土耳其怎么樣。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俄羅斯動了土耳其的錢袋子。IS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出售石油。他們將開采出來的石油以20美元一桶的價格賣到土耳其,然后轉售給歐洲國家,賺取差價。
—2015年11月25日 來源:金羊網
安倍赴法為俄土調停 絕非易事
本月下旬,負責安倍外交戰(zhàn)略的政府消息人士指示外務省干部稱“就協(xié)調俄土兩國關系獻計獻策”。然而在共同社看來,要在俄土兩國間進行調停并非易事。如果日本的態(tài)度被視為偏袒俄方,將招致包括土耳其和美國在內的北約(NATO)成員國的不滿,給2016年的七國集團(G7)伊勢志摩峰會投下陰影。另一方面,如果給俄方造成偏袒土方的印象,日俄間懸而未決的領土談判則可能進一步陷入停滯。即使日本按兵不動,圍繞敘利亞局勢的美俄對立已經使安倍力爭實現的普京訪日趨于渺茫。
還有意見指出,由于日本沒有參加由歐美主導進行空中打擊的多國部隊,很難就此事插嘴。巴黎之行可能僅與各國確認將開展密切的情報交換而已。
—2015年11月30日 來源:環(huán)球網
俄羅斯的制裁會有效果嗎
在俄宣布對土進行制裁后,很多評論分析往往認為,俄土兩國現在經濟形勢都不好,相較之下俄羅斯更差一些。土耳其還只是增長速度回落到2%-3%的慢速區(qū)間,俄羅斯卻是今明兩年都難逃負增長的命運。
而在北美頁巖油氣和沙特增產擴能的壓力之下,在土耳其周邊又有伊朗、阿塞拜疆等國虎視眈眈,對于現下經濟非常依賴于油氣類產品的俄羅斯來說,確保天然氣和石油市場份額是頭等大事之一。土耳其是僅次于德國的第二大俄羅斯天然氣用戶,又是俄策劃的代替“南溪”輸氣管道的“土耳其通道”的唯一通道國。俄羅斯應該不敢對土耳其揮動天然氣大棒。事實也是如此。盡管俄國高層不斷有人放出越來越多的狠話,連普京都多次公開上陣誓言要土耳其付出沉重代價。但轉過頭,俄氣又再三保證將向土耳其穩(wěn)定供氣。
目前俄羅斯在低油價的打擊下正深陷困境,今年以美元計GDP會萎縮到1.2萬億左右,甚至不如韓國。雖然土耳其里拉也是今年貶值最嚴重的貨幣之一,但俄羅斯經濟規(guī)模仍然會下降到僅有土耳其的兩倍左右。經濟制裁這把雙刃劍,在割傷土耳其的同時,要想完全避免傷到自己,也是極難的。
—2015年12月8日 來源:觀察者網
●供圖/CFP
土耳其大膽擊落俄戰(zhàn)機是美國在背后捅刀子
盡管俄羅斯尚未公布針對貿易、旅游業(yè)的全部擬議制裁措施內容,但可能擴大至金融、商業(yè)交易領域。據了解,俄方擴大黑海海底天然氣管道的計劃可能被擱置,同樣擱淺的還有俄羅斯正在土耳其修建并幫助融資的一個核電站。有分析稱,俄羅斯采取的經濟制裁措施將使土耳其損失約120億美元,相當于土耳其年度GDP的1.6%左右。
即便如此,土耳其自己不會做出攻擊俄戰(zhàn)機的愚蠢決定。他的背后老板肯定是華盛頓。如何處理俄土危機是擺在俄面前的緊迫問題。土攻擊俄戰(zhàn)機的行為是中情局參與制定的一場政治預謀。美國設下這一圈套的真實目的是讓中東地區(qū)出現戰(zhàn)亂。攻擊俄戰(zhàn)機的圈套不過是中情局邁出的第一步。俄應做好軍事斗爭的準備,應對未來危險局面。
—2015年11月30日 來源:環(huán)球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