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梅娟 楊晉翔 趙晨 劉婷
慢傳輸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指結腸的傳輸功能障礙,腸內(nèi)容物傳輸緩慢所引起的頑固性便秘。其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目前尚缺乏深入的認識。枳術丸是治療脾胃病的傳統(tǒng)經(jīng)方,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其具有促進腸平滑肌運動的作用[1],因此探討枳術丸揮發(fā)油對慢傳輸型便秘(STC)大鼠的治療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機理,為臨床治療便秘提供一種新的方法。
8 周齡SPF 級SD 大鼠40 只,雌雄各半,體質(zhì)量190 ~210 g,由西安交通大學醫(yī)學院動物中心提供,合格證號:SCXK(陜)2006-001。
超臨界流體萃取裝置(南通市華安超臨界萃取有限公司HA220-50-06)。特種導線(上海百銀線纜有限公司,醫(yī)用AF-250A/110V(AC)/7* 0.05 mm線纜)。BL-410 生物機能實驗系統(tǒng)(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吐溫80(汕頭市西隴化工廠,批號20040708)。印度墨水(中山生物科技公司)。
枳術丸揮發(fā)油:由生白術、枳實、荷葉三味藥組成,飲片購自同仁堂藥店,將三者按20∶10∶3混勻成枳術丸,并加工成米粒大小的顆粒,應用超臨界CO2萃取獲得揮發(fā)油,放4℃冰箱中保存,灌胃前加1%的吐溫80 充分震蕩,混勻后加雙蒸水配置成所需濃度枳實揮發(fā)油的混懸液。枳術丸揮發(fā)油萃取條件:萃取II 壓力25 mp,溫度35℃;分離I 壓力6 mp,溫度35℃;分離II 壓力6 mp,溫度35℃。鹽酸嗎啡(10 mg/支,生產(chǎn)批號:020316,沈陽第一制藥廠),應用前用生理鹽水配置成濃度為1 mg/ml 的溶液。西沙必利片(5 mg/片,生產(chǎn)批號:041127101,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灌胃前將西沙必利片放入研缽中細研后配置成所需濃度的混懸液。
實驗動物購回后進行一周適應性喂養(yǎng),應用鹽酸嗎啡造模。根據(jù)完全隨機設計原理將大鼠分為四個組:每組10 只,雌雄各半,分籠飼養(yǎng)。除健康對照組外,其余3 組大鼠皮下注射鹽酸嗎啡3.5 mg/kg·d,健康對照組大鼠皮下注射等量等次生理鹽水。各組均持續(xù)45 天,建立STC 大鼠模型[2-3]。
造模成功后,除健康對照組外,將其余3 組大鼠用拉丁表法再次隨機分為3 組,枳術丸揮發(fā)油組、西沙必利組、模型對照組,枳術丸揮發(fā)油組及西沙必利組均以成人1 天用藥量按大鼠體表面積折算公式換算出大鼠每日給藥量,按體重最大的大鼠給藥3 ml確定藥液濃度,即枳術丸揮發(fā)油組予1.8 g/(kg·d)枳術丸揮發(fā)油混懸液灌胃;西沙必利組予2.9 mg/(kg·d)西沙必利混懸液灌胃;模型對照組及健康對照組均予等量等次蒸餾水灌胃,各組均持續(xù)30 天。
采用活性炭懸液推進法測定大鼠腸道傳輸功能。用藥結束后,各組大鼠禁食24 小時,3%戊巴比妥鈉腹腔注射麻醉(40 mg/kg),而后仰臥固定于手術臺上,剪去腹毛,常規(guī)消毒后縱行切開腹部正中約2 cm,用醫(yī)用1 mL 一次性注射器經(jīng)回盲部推入印度墨水0.5 mL,測量被墨汁染色的結腸長度。1小時后取出回盲部至直腸末端的全部腸道,在無張力狀態(tài)下測量腸道全長及被墨汁染色的腸道長度,繼而計算腸道推進率[4-5]。
參考相關文獻,進行電極的制作、埋植及結腸肌電的記錄,最后將枳術丸揮發(fā)油組、模型對照組及健康對照組大鼠結腸肌電活動的記錄結果3 分鐘作為1 個時間段,分別記錄每只大鼠每一時間段結腸肌電頻率和振幅的均值、標準差及變異系數(shù),再取均值、標準差及變異系數(shù)進行組間比較[6-8]。
健康對照組、模型對照組、西沙必利組、枳術丸揮發(fā)油組大鼠腸道推進率經(jīng)正態(tài)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P=0.75>0.05),因此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 法。四組大鼠腸道推進率比較總體不同或不完全相同(F = 12.37,P = 0.032 <0.05)。與健康對照組比較,模型對照組大鼠腸道推進率減弱,兩者差異有顯著性(P <0.05);與模型對照組比較,枳術丸揮發(fā)油組、西沙必利組大鼠腸道推進率增強,均有顯著性差異(P <0.05);枳術丸揮發(fā)油組與西沙必利組比較,大鼠腸道推進率無明顯差異,見表1。
表1 健康對照組、模型對照組、西沙必利組、枳術丸揮發(fā)油組大鼠腸道推進率比較(±s)
表1 健康對照組、模型對照組、西沙必利組、枳術丸揮發(fā)油組大鼠腸道推進率比較(±s)
注:與健康對照組比較aP <0.05;與模型對照組比較bP <0.05。
組別 n 腸道推進率(%)10 24.77 ±5.17%模型對照組 10 19.74 ±3.94% a西沙必利組 10 24.66 ±4.20% b枳術丸揮發(fā)油組 10 28.15 ±5.03%健康對照組b
健康對照組大鼠結腸慢波表現(xiàn)為不規(guī)則的近似正弦波樣曲線,少數(shù)有切跡,呈雙峰型,頻率為11.5 ~16.0 次/分,平均頻率最大相差1 次/分以上,振幅較整齊,平均振幅0.16 ±0.01 mv;慢波頻率變異系數(shù)為7.83±1.41%,振幅變異系數(shù)為8.08±1.25%。
與健康對照組相比,模型對照組中9 只大鼠慢波頻率明顯減慢(P <0.05),平均頻率為6.02±1.10 次/分,振幅增加(P <0.05),平均振幅0.43±0.05 mv,波形仍表現(xiàn)為不規(guī)則的近似正弦波樣曲線,頻率變異系數(shù)為(23.43±3.02)%,振幅變異系數(shù)為(12.27±1.51)%,與健康對照組相比均有顯著性差異(P <0.05)。
枳術丸揮發(fā)油組7 只大鼠結腸慢波頻率較模型對照組加快,平均頻率為9.02 ±1.15 次/分,振幅減小,平均振幅0.31 ±0.01 mv,波形仍表現(xiàn)為不規(guī)則的近似正弦波樣曲線,頻率變異系數(shù)為(15.96 ±2.95)%,振幅變異系數(shù)為(10.79 ±0.91)%,3 只大鼠結腸慢波頻率減慢,振幅強弱不等,波形較不穩(wěn)定,且出現(xiàn)基線位移,因樣本量小,未作分析??觳ǖ母蓴_較大,未作分析。
模型組中另外1 只大鼠結腸慢波波形較不穩(wěn)定,且出現(xiàn)基線位移,因樣本量小,未作分析??觳ǖ母蓴_較大,未作分析,見表2。
表2 健康對照組、模型對照組、枳術丸揮發(fā)油組大鼠結腸慢波頻率比較(±s)
表2 健康對照組、模型對照組、枳術丸揮發(fā)油組大鼠結腸慢波頻率比較(±s)
注:與健康對照組比較aP <0.05;與模型對照組比較bP <0.05。
組別 n 頻率(次/min) 頻率變異系數(shù)(%) 振幅(mv) 振幅變異系數(shù)(%)10 12.90 ±1.07 7.83 ±1.41 0.16 ±0.01 8.08 ±1.25模型對照組 9 6.02 ±1.10a 23.43 ±3.02a 0.43 ±0.05a 12.27 ±1.51a枳術丸揮發(fā)油組 7 9.02 ±1.15b 15.96 ±2.95b 0.31 ±0.01b 10.79 ±0.91健康對照組b
枳術丸源于《金匱要略》枳術湯,張元素將枳實、白術的用量比改為2∶1,并將湯劑改為丸劑。方中白術補脾益氣,給腸腑化物傳導以動力;枳實行氣寬中通腑;荷葉可以生發(fā)脾胃清陽之氣,諸藥合用,清者升,壅濁可降可排,清升濁降相輔相承,腸腑傳導復常,糟粕難以為積,自然陳恙日愈。現(xiàn)代臨床廣泛應用于慢性胃炎[9]、消化不良[10]、糖尿病胃輕癱[11]、便秘[12]等的治療?,F(xiàn)代藥理研究也認為枳術丸能夠促進腸平滑肌的推進性蠕動[1];此外,健脾理氣類中藥能明顯增強腸平滑肌蠕動[13],而白術、枳實均能加強動物腸平滑肌收縮,促進腸蠕動,具有通便作用。
近年來從臨床有效的中藥中尋找新的活性成分,探索新藥是一個大的趨勢。揮發(fā)油是白術的主要化學成分,也是枳實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有研究表明枳實中揮發(fā)油是理氣﹑行滯的重要成分[14],也有研究表明枳實中所含的揮發(fā)油有明顯的促進在體小鼠胃腸推進、增加推進率的作用[15]。課題組據(jù)此來探討枳術丸揮發(fā)油對STC 的治療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機理,為尋找治療STC 的新策略及新藥提供有價值的靶標。本實驗結果顯示,STC 大鼠結腸慢波頻率、振幅及變異系數(shù)出現(xiàn)異常,這可能是導致結腸傳輸減慢的重要因素,而枳術丸揮發(fā)油可在一定程度上糾正STC 大鼠異常的結腸慢波,這可能是其治療STC 的機制之一,這為其用于STC 的治療提供了實驗學的參考,希望本研究能夠拋磚引玉,使理論及臨床工作者重視枳術丸揮發(fā)油對STC 的治療作用。
[1]吳慧,趙文龍,單國順,等.生、熟白術之枳術丸對脾虛食積模型鼠作用的比較研究[J].中成藥,2013,35(10):2093-2097.
[2]林琳,姜柳琴,張紅杰,等.結腸慢傳輸運動小鼠模型建立的初步探討[J].診斷學理論與實踐,2006,5(1):31-34.
[3]許海塵,林琳,張紅杰,等.慢傳輸型便秘模型的建立及其機制探討[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04,17(6):502-506.
[4]鄭晨果,葉樂馳,金純,等.丹參枳術飲治療大鼠結腸慢傳輸型便秘的療效研究[J].江西中醫(yī)藥,2010,41(6):76-77.
[5]范一宏,徐國萍,馮雯,等.枳術通便湯對慢傳輸型便秘大鼠結腸墨汁推進率、GDNF 及NOS mRNA 表達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32(4):486-489.
[6]柴寧莉,董蕾,杜克莘,等.改進并應用雙電極埋植技術記錄大鼠胃腸肌電活動[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3,24(1):79-81.
[7]何俊堂,劉海峰,汪興偉,等.慢傳輸型便秘大鼠結腸肌電生理變化及其意義[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4,29(10):857-858.
[8]孫建華,郭慧,陳璐,等.電針天樞穴對慢傳輸型便秘大鼠結腸肌電的影響[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1,26(9):2077-2079.
[9]韓長月.枳術丸丹參飲并用治療慢性胃炎56 例觀察[J].實用中醫(yī)內(nèi)科雜志,2007,21(4):47-48.
[10]路青.枳術丸聯(lián)合莫沙比利膠囊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適綜合征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實用中醫(yī)內(nèi)科雜志,2013,27(12):46-47.
[11]魏玉玲,李豫川.枳術丸治療糖尿病胃輕癱[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9,12(17):92-93.
[12]鄭璐玉,楊玲玲,王琦.王琦教授應用枳術丸治療功能型便秘的經(jīng)驗探討[J].中醫(yī)藥通報,2012,11(4):17-18.
[13]李葉,尚文璠,羅云堅,等.調(diào)腸理氣片治療功能性便秘96 例[J].新中醫(yī),2005,37(3):68-68.
[14]羅小泉,楊武亮,周至明,等.中藥枳殼藥材的研究概況[J].江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6,18(2):45-47.
[15]李貴海,李成韶.枳殼揮發(fā)油含量對小鼠胃腸推進的影響[J].中藥飲片,1993,21(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