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孫麗麗
十九世紀英國浪漫派詩人威廉·布萊克曾有這樣一句名言:辛勤的蜜蜂永遠沒有時間悲哀。
只有珍惜時間,朝自己的夢想一步步奮進,生命才會變得充實而有意義。忙碌的人沒有時間去感傷,去惆悵,去幽怨。我們應該聞雞起舞,“休將白發(fā)唱黃雞”,才能避免“老大徒傷悲”。
一首《時間都去哪兒了》,讓不少人為之動容??鬃訃@息“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莊子形容:“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碧諠撌銘眩骸笆⒛瓴恢貋恚蝗针y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崩畎壮烈鳎骸包S河走東溟,白日落西海。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岳飛激勵自己:“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富蘭克林告誡人們:“你熱愛生命嗎?那就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
心理學家說:“煩惱時,起來做點什么,即便你做的事情沒什么實際意義,你也會因此而感到快樂?!笨鞓返拿卦E就是讓自己忙起來。無數(shù)成功人士的經(jīng)驗表明,被動地等待機會只會被機會拋棄。只有主動爭取,才能不斷把握住機會,一步步走向成功,進而成為一個強者。
當你繼承了一大筆遺產(chǎn),或買彩票中了大獎,再也不用為生存而勞苦奔波,你會快樂嗎?美國艾默利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不勞而獲”并不能使人滿足。彩票獲得者在獲獎一年后,其快樂程度反而有所下降。當你必須要為報酬付出勞動時,大腦顯然會更加重視,人在勞動時要比單純獲取更加興奮。這也印證了心理學的一個論斷:勞動使人們獲得了許多快樂。
美國的一位兒科醫(yī)生退休后,在91歲時又開了家診所,每天仍忙碌著。如今她已100歲,仍然在她的崗位上貢獻自己的力量。她說:“在忙碌的工作中,我感到無比快樂?!眲趧硬恢皇菃渭兊貫榱说玫矫姘永m(xù)生命,還有更多更深的內涵需要我們探索,比如生命的快樂、生存狀態(tài)與精神寄托。
如果你還年少,就應學會珍惜每一分鐘,朝自己的夢想奮進。我們是垂釣者,生活仿佛是魚,垂釣者對魚說,我釣走了你的生命,魚對垂釣者說,我釣走了你的光陰。
不要蹉跎生命的歲月,免得年老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用有限的生命,走向盡可能遙遠的地方,面對時光的流失,不再是一種嘆息,而是欣慰。
這樣時光就屬于你,生命也真正屬于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