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雷
(身份證號:130132198302021010)
淺析電氣工程施工控制
李少雷
(身份證號:130132198302021010)
本文主要對電氣工程施工控制中常見的防雷拉地問題、室外進戶管預理問題以及導線的接線、連接質量和色標不符合要求問題進行了簡單分析。
電氣;施工;質量;控制
1.1 現象
(1)引下線、均壓環(huán)、避雷帶搭接處有夾渣、焊瘤、虛焊、咬肉、焊縫不飽滿等缺陷。
(2)焊渣不敲掉、避雷帶上的焊接處不刷防銹漆。
(3)用螺紋鋼代替圓鋼作搭接鋼筋。
(4)直接利用對頭焊接的主鋼筋作防雷引正經一。
1.2 原因分析
(1)操作人員責任心不強,焊接技術不熟練,他們多數人是電工班里的多面手焊工,對立焊的操作技能差。
(2)現場施工管理員對國家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接地裝置》(GB501692)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力度不夠。
1.3 預防措施
(1)加強對焊工的技能培訓,要求做到搭接焊處焊縫飽滿、平整均勻,特別是對立焊、仰焊等難度較高的焊接進行培訓。
(2)增強管理人員和焊工的責任心,及時補焊不合格的焊縫,并及時敲掉焊渣,刷防銹漆。
(3)根據《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1692)規(guī)定,避雷引下線的連接為搭接焊接,搭接長度為圓鋼直徑的6倍,因此,不允許用螺紋鋼代替圓鋼作搭接鋼筋。另外,作為引下線的主鋼筋土建如是對頭碰焊的,應在碰焊處按規(guī)定補一搭接圓鋼。
2.1 現象
(1)采用薄壁銅管代替厚壁鋼管。
(2)預埋深度不夠,位置偏差較大。
(3)轉彎處用電焊燒彎,上墻管與水平進戶管網電焊駁接成90°角。
(4)進戶管與地下室外墻的防水處理不好。
2.2 原因分析
(1)材料采購員采購時不熟悉國家規(guī)范、標準,有的施工單位故意混淆以降低成本;施工管理員不嚴格或者對承包者的故意違規(guī)行為不敢持反對意見,不堅決執(zhí)行規(guī)范和標準;監(jiān)理人員對材料進場的管理出現漏洞。
(2)與土建和其他專業(yè)隊伍協(xié)調不夠。
(3)沒有彎管機或不會使用彎管機,責任心不強,貪圖方便用電焊燒彎。
(4)預埋進戶管的工人不懂防水技術,又不請防水專業(yè)人員幫忙。
2.3 預防措施
(1)進戶預埋管必須使用厚壁銅管或符合要求的PVC管(一般壁厚PVCφl14為4.5mm以上,φ56為3mm)。
(2)加強與土建和其他相關專業(yè)的協(xié)調和配合,明確室外地坪標高,確保預埋管埋深不少于0.7m。
(3)加強對承包隊伍領導和材料采購員有關法規(guī)的教育,監(jiān)理人員要嚴格執(zhí)行材料進場需檢驗這一規(guī)定,堵住漏洞。
(4)預埋鋼管上墻的彎頭必須用彎管機彎曲,不允許焊接和燒焊彎曲。鋼管在彎制后,不應有裂縫和顯著的凹痕現象,其彎扁程序不宜大于管子外徑的10%,彎曲半徑不應小于所穿入電纜的最小允許彎曲半徑。
(5)做好防水處理,請防水專業(yè)人員現場指導或由防水專業(yè)隊做防水處理。
3.1 現象
(1)多股導線不采用銅接頭,直接做成“羊眼圈”狀,但又不擴錫。
(2)與開關、插座、配電箱的接線端于連接時,一個端子上接幾根導線。
(3)線頭裸露、導線排列不整齊,沒有捆綁包扎。
(4)導線的三相、零線(N線)、接地保護線(PE線)色標不一致,或者混淆。
3.2 原因分析
(1)施工人員未熟練掌握導線的接線工藝和技術。
(2)材料采購員沒有按照要求備足施工所需的各種導線顏色及數量,或者施工管理人員為了節(jié)省材料而混用。
3.3 預防措施
(1)加強施工人員對規(guī)范的學習和技能的培訓工作。
(2)多股導線的連接,應用鍍鋅銅接頭壓接,盡量不要做“羊眼圈”狀,如做,則應均勻搪錫。
(3)在接線柱和接線端子上的導線連接只宜1根,如需接兩根,中間需加平墊片;不允許3根以上的連接。
(4)導線編排要橫平豎直,剝線頭時應保持各線頭長度一致,導線插入接線端子后不應有導體裸露;銅接頭與導線連接處要用與導線相同顏色的絕緣膠布包扎。
(5)材料采購人員一定要按現場需要配足各種顏色的導線。
(6)施工人員應清楚分清相線、零線(N線)、接地保護線(PE線)的作用與色標的區(qū)分,即PA相-黃色,B相-綠色,C相-紅色;單相時一般宜用紅色;零線(N線)應用淺藍色或藍色;接地保護線(PC級)必須用黃綠雙色導線。
(7)現場用電、動火、電焊機等必須經專業(yè)人員檢查合格后方可啟用;氣焊工、電工等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
(8)對危險地段必須有醒目標記,必要時應派專人監(jiān)護。
(9)臨時施工用電必須嚴格遵守相關規(guī)定,要有完善的施工方案,嚴禁私拉亂接,要做好作業(yè)前、作業(yè)中和作業(yè)后的檢查工作。
電力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門科學,不斷地探索管理的新思路,探尋更為先進科學的管理措施與技術,是每個電力工程企業(yè)共同追求的目標。雖然在電力工程項目中實施安全管理體系有一定的難度,但只要很好的把體系與工程項目的日常管理有機的進行結合,抓住兩者的結合點,把工程項目的管理逐步向安全管理體系科學、系統(tǒng)的方向轉變,便能逐漸體會到體系的優(yōu)勢和促進作用。本工程嚴格按照上述方法施工,圓滿完成了施工任務。
TU85
A
1673-0038(2015)33-0164-02
2015-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