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淑瑞
(身份證號:13053419710813752X)
道路給排水施工要點
田淑瑞
(身份證號:13053419710813752X)
本文主要談一下道路給排水施工的要點。
1.1 管溝施工原則
先深后淺,自下而上;跨越擋土墻或結構物處要先于墻基礎施工,采取有力措施,保護既有管線;分段開挖見縫插針,為總體施工創(chuàng)造條件。
1.2 給水管道基礎
(1)在管基土質情況較好地層采用天然素土夯實。
(2)管基在巖石地段采用砂基礎,砂墊層厚度為150mm,砂墊層寬度為D+200mm。
(3)管基在回填土地段,管基的密實度要求達到95%,再墊砂200mm厚。
(4)管基在軟地基地段時,視具體情況現場處理。
1.3 管溝開挖
開挖前現場進行清理,根據管徑大小,埋設深度和土質情況,確定底寬和邊坡坡度。一般使用挖掘機開挖,只有當挖深較小,或避免對周圍振動及需探險查時才用人工開挖。使用機械開挖時,底部預留20cm用人工清理修整,不得超挖。挖出的土方不應堆在坡頂,以免因荷載增加引起邊坡坍塌,多余土方要及時拉走。溝底不應積水,應有排水和集水措施,及時將水用抽水機排走。
1.4 管道安裝方法
(1)管及管件應采用兜身吊帶或專用工具起吊,裝卸時應輕裝裝輕放,運輸時應墊穩(wěn)、綁牢,不得相互撞擊;接口及鋼管的內外防腐層應采取保護措施。
(2)管節(jié)堆放宜選擇使用方便、平整、堅實的場地;堆放時必須墊穩(wěn),堆放高度應符合下表的規(guī)定。使用管節(jié)時必須自上而下依次搬運。
(3)管道安裝前,宜將管、管件按施工設計的規(guī)定擺放、擺放的位置應便于起吊及運送。
(4)起重機下管時,起重機架設的位置不得影響溝槽邊坡的穩(wěn)定;起重機在高壓輸電線路附近作業(yè)與線路間的安全距離應符合當地電業(yè)管理部門的規(guī)定。
(5)管道應在溝槽地基、管基質量檢驗合格后安裝,安裝時宜自下游開始,承口朝向施工前進的方向。
接口工作坑應配合管道鋪設的方向及時開挖。
2.1 路基地面排水
2.1.1 邊溝、截水溝與排水溝的施工工藝
水溝的施工大體包括以下的工作:
施工準備、測量放樣、撒石灰線或掛線、溝槽開挖、人工修整、驗槽、水溝加固。
2.1.2 邊溝、截水溝與排水溝的施工要點
(1)各種斷面的水溝根據施工條件及設計尺寸大小,可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下面主要談土質水溝的施工方法。
(2)溝槽測量放樣,可根據設計圖紙尺寸,利用經緯儀及鋼尺或皮尺從中柱引測,或利用全站儀從測量控制點引測,放樣點間距直線段一般為10m一點,曲線段根據轉彎半徑大小為2~5m一點。
(3)放樣時,應該查水溝設計位置是否合理,是否與道路設施及建筑物位置發(fā)生沖突;坡降是否過大或過小,過大是否需要采取加固措施,過小是否會產生積水過漫流現象;與其他防水措施交接處是否會發(fā)生錯位或沖刷,是否需要進行防沖加固;出水口水流是否流暢。設計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或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需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以得到及時的修改和完善。
(4)放樣之后,應進行現場清理,清除雜草、灌木、有機質土及覆土等雜物,平整場地及進行施工臨時排水。
(5)低等級道路,或降水量較少的地區(qū),水溝設計尺寸亦較小,通常采用人工開挖溝槽。反之,高等級道路,或降水量較大的地區(qū),水溝設計尺寸亦較大,為了保證施工質量和工期,大多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機開挖。在縱向,一般應從下游向上游開挖。
(6)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邊溝深度的填方地段均應設置邊溝,路基靠山一側的坡腳應設置不滲水的邊溝。為了防止邊溝漫溢或沖刷,在平原區(qū)和重區(qū)山嶺區(qū),邊溝應分段設置出水口,多雨地區(qū)梯形邊溝每段長度不宜超過300m,三角形邊溝不宜超過200m。
(7)平曲線處邊溝施工時,溝底縱坡應與曲線前后溝底縱坡平順銜接,不允許曲線內測有積水或外溢現象發(fā)生。曲線外側邊溝應適當加深,其增加值等于超高值。
2.2 路基地下排水
2.2.1 明溝的施工要點
(1)開挖過程中,應注意檢查控制基底高程和斷面尺寸,做到不超挖、不擾動槽底基土,機械開挖時在設計槽底高程以上保留20m左右不挖,用人清底。
(2)明溝的測量放樣可采用經緯儀或全站儀進行,放樣時,根據設計圖上滲溝位置在現場實地定出明溝中線樁位,撒石灰線標出溝槽開挖位置。
(3)加固施工時,一般采用坐漿法先鋪砌溝底,砌筑砂漿一般為M7.5,然后在含水層設置反濾層或鋪設反濾土工布,再在溝底鋪砌上砌筑溝幫。
(4)滲水孔的施工應保證直順、向溝內傾斜3%以上,無堵塞。為此,砌筑到滲水孔位置時,按滲水孔尺寸和傾斜度要求砌筑溝槽,并進行溝槽的勾縫或抹面,勾縫應為平縫,砌筑溝槽頂部時,應用水泥袋或塑料袋先覆蓋溝槽頂部后再進行砌筑施工。
2.2.2 暗溝的施工要點
(1)根據泉眼位置、高程以及出水口位置高程,現場放出暗溝開挖路線,一般以最短直線路徑將水排出路基。定線時,須注意以下方面:出水溝底應高于路基外排水溝常水位0.2m以上,蓋板溝的溝底縱坡不小于1%,圓管不小于0.5%。
(2)開挖過程中應將泉眼內的出水臨時用膠管、竹筒等或臨時排水溝引出,避免在水中開挖。
(3)溝槽開挖至預訂深度后,檢查基底土質類型和承載力,如基底承載力不夠時,應采取換土等基底加固措施。
嚴格遵守道路給排水施工的技術要點,并在施工中總結的經驗,是保證道路質量的最佳手段。我們還需要通過推廣新材料、新工藝,以科技含量高的施工方法提高工程質量,從而大大降低道路通車后的維護費用。
[1]張林洪,吳華金.公路排水設施施工手冊.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TU997]
A
1673-0038(2015)33-0339-01
201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