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嘉歡(華藍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廣西南寧 530011)
園林景觀中的地形利用探討
鄧嘉歡
(華藍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廣西南寧530011)
地形是室外環(huán)境的基礎,是創(chuàng)造景觀空間的重要元素,同時也是連接其他元素的紐帶。本文主要從地形的分類、不同尺度空間的地形、地形與景觀空間的構建、地形設計與現(xiàn)代藝術這幾個方面闡述景觀設計中對地形的利用。
地形;空間;景觀設計
地形作為園林造景的重要元素之一,是植物、水、建筑、鋪裝、構筑物等其他景觀元素的基礎,是城市園林的骨架。“智者樂山,仁者樂水”,人們常以自然地貌作為園林景觀設計的藍本,追求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境界,古典園林中通過假山以小見大模擬真山的形態(tài)和意境,而現(xiàn)代園林則采用起伏變化的土丘和草坪,對地貌特征進行提煉并美化。
地貌或稱地形,指地球表面由內(nèi)外動力相互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種多樣的外貌或形態(tài)?!讹L景園林設計要素》中將地形按形狀分為五類:平地、凸地形、山脊、凹地形、谷地。平地開闊空曠,無隱秘性,使游覽視線毫無遮擋,是設置平靜水體或湖面的理想場所。凸地形具有動態(tài)感,起著限定空間的作用,可作為景觀中重要的構筑物或具有支配地位的要素存在,表現(xiàn)為土丘、丘陵、山巒、小山峰。山脊與凸地形相似,區(qū)別在于山脊是線狀的,可將視線沿著山脊移動,可設置道路和其他流動要素,同時作為空間的邊緣,充當分隔物。凹地形具有內(nèi)向性,不受外界干擾,封閉感和私密感強烈,是理想的表演舞臺。谷地與凹地形和脊地相似,但谷地屬于敏感的生態(tài)和水文地域,常伴有小溪、河流以及相應的泛濫區(qū)。
園林景觀講究章法布局,強調(diào)主次空間,意在創(chuàng)造豐富有趣的空間。而古典園林中地形對園林空間的塑造分為三個層次:大尺度地形、中尺度地形和小尺度地形。
大尺度地形構成園林景觀的空間格局,如黃帝陵是軒轅黃帝的陵墓,其陵墓模式形成了內(nèi)外結合的空間格局,內(nèi)向型空間蘊含了“藏風聚氣”的風水模式,外向型空間則體現(xiàn)了寬廣博大的氣質(zhì)。中尺度地形構成園林景觀的空間分割,雖然利用地形與建筑、墻體分割空間的目的一致,效果卻不一樣,用地形分割空間,由于其自然的形態(tài),可不著痕跡的把游人從一個空間引到另一個空間,使這些空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滲透。圓明園將自然空間和局部山水地貌相結合,形成了別具一格、豐富多彩的多個景點,構成了大園含小園、園中園的集錦式的規(guī)劃模式。小尺度地形構成園林的景觀節(jié)點,包含凸地形、凹地形、坡地、臺地等適宜活動的較小型空間模式,可豐富造園要素及景觀層次、加強園林藝術性。而起伏的地形與平靜的水面組合,可形成微地形疊石理水的別致景觀,觀水中地形之倒影,頗有一番意味。
地形在園林景觀空間構建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過挖掘或填充現(xiàn)有平面來創(chuàng)造空間,另一方面改變原有凸地形或水平面來圍合劃分空間,進行引導、界定、標志、暗示,形成障景,控制私密性,避免觀賞的風景一覽無遺地呈現(xiàn),或屏障景觀效果不佳的物體,將視線聚焦在特別的景物上,通過造園手法,讓目標物若隱若現(xiàn),使人的視線沿著最小阻礙的方向通往開敞空間,循序漸進,逐步引導游人進入設定好的景觀場所,建立空間序列。
3.1地形作為空間的焦點
地形可影響游覽路線和速度,水平地形能使游人快速通過,斜坡地面或具有水平高度變化的場地,可減慢游人的行進速度。在現(xiàn)代園林中,相對于地形的骨架作用,地形亦可以以一個藝術的形態(tài)呈現(xiàn),即大地藝術,景觀設計師如同雕塑家一樣,將地形與簡單的幾何形體相結合進行創(chuàng)作,使之形成空間的中心和焦點。其中,林瓔設計的華盛頓越南陣亡將士紀念碑是大地藝術與公共景觀結合的優(yōu)秀作品,場地被等腰三角形分成兩半,一側下陷的三角地象征戰(zhàn)爭所受的創(chuàng)傷,另一側由黑色花崗巖石板組成的刻著陣亡將士的名字的“V字形”擋土墻與幾何型草坪組成的景觀,形成黑色與死亡的山谷,令步入其中的人們刻骨銘心,責任感油然而生。
3.2地形圍合和分割空間
地形對空間的界定,與空間底面范圍、封閉斜坡的坡度、斜坡的輪廓線等因素相關,高差、坡度不同的地形的巧妙設計,或自然的連綿起伏的地形的營造,可產(chǎn)生不同的活動場地,以及不同的空間感受。地形能起到類似景墻的作用,構成實體垂直界面,作為邊界限定圍合空間,同時地形亦可作為供人活動的空間。在園林景觀中,設計師常將地形與硬質(zhì)鋪裝相互穿插,并且這些地形的高度使人的視線處于開敞狀態(tài),同時硬質(zhì)空間又可供游人活動和休憩,形成一種連續(xù)又流動的空間。
在城市公共空間的眾多園林景觀作品中,地形不僅僅只是其他要素的背景、骨架,更是作為與植物、建筑、鋪裝、水等并列的景觀要素在空間、視覺、功能的營造中突出,設計師們積極運用地形要素,完成了極具創(chuàng)造性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19世紀,奧姆斯特德和沃克斯設計的紐約中央公園的建造,標志著屬于普通公眾戶外活動景觀空間的到來,園林不再是少數(shù)人的稀有品。而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大地藝術、極簡主義藝術等公共藝術,對風景園林設計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
4.1地形與抽象藝術
抽象藝術強調(diào)造型和表現(xiàn)手段,結合自然的形式和人工的手法,使可辨識的主題模糊化。設計師瑪莎·施瓦茨創(chuàng)作了諸多關于藝術化地形的設計,展現(xiàn)了對設計的多重理解,如明尼阿波利斯聯(lián)邦法院大樓前廣場中的山丘狀的形式,是對當?shù)匾环N特殊地形的一萬年前冰川消退后的產(chǎn)物的抽象,這種現(xiàn)代的抽象語言被普羅大眾所接受,并在景觀設計中廣泛運用。克萊默在瑞士蘇黎世園藝展上設計的詩人園使用簡單的幾何形體作為主要的造園要素,既可以看作是抽象畫在三維空間轉化的結果,也是現(xiàn)代雕塑向空間藝術的轉化和發(fā)展。
4.2地形與極簡主義
極簡主義提取造型藝術中最基本的元素以達到純粹抽象的境地,具有強烈的幾何學特點,彼得·沃克是極簡主義的代表人物,他主張將極簡主義雕塑的理念與現(xiàn)代景觀設計相結合,進而創(chuàng)作了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其中,悉尼奧運會的千年公園,將原有基址挖出來的有害物質(zhì),堆砌成圓錐型的地形符號,其上種植向日葵,營造緩緩上升的道路。古斯塔夫森設計的殼牌石油公司總部花園,是極簡主義設計理念的代表,運用簡潔明了的空間形體和雕塑般的地形處理,形成流暢的花園曲線,再輔以強烈的光影和金屬材質(zhì)點綴,體現(xiàn)極簡主義的精髓。
4.3地形與大地藝術
在景觀設計中,地形可以有著無窮的變化和潛在的設計能力,大地藝術一般利用自然材料如土壤、石頭、木頭、冰雪等作為表現(xiàn)的素材,建造于遠離城市的沙漠、森林、農(nóng)場、工業(yè)廢墟等,使藝術作品和大地緊密結合。大地藝術繼承了極簡主義的抽象、簡約、秩序,但又不僅僅屬于雕塑領域,其與基地密不可分,形成空間和場所,強調(diào)人們的活動體驗。大地藝術的其中一位代表人物史密森認為,應當用一種動態(tài)的眼光看待園林景觀,其代表作螺旋形防波堤便是以生態(tài)進程作為創(chuàng)作的源泉。
4.4大地藝術與景觀設計
大地藝術強調(diào)與自然和諧相處,采用減法和幾何元素相組合,用簡潔的元素如點、線、圓、四角錐等表達深遠的意義。大地藝術為景觀設計師提供了一種思維方式,景觀設計中也常常借鑒大地藝術的手法,創(chuàng)造或簡潔明快或豐富的景觀空間,保持景觀設計的多樣性。
早在50年代,設計師開始了雕塑與環(huán)境設計的結合,作品有拜耶的大理石園和土丘,克拉默的詩人的花園等。隨著景觀行業(yè)的發(fā)展,大地藝術對設計師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其中一個重要影響是帶來了藝術化地形設計,藝術化的地形既與環(huán)境相融又突出自我。作為當代景觀設計的領導者之一的哈格里夫斯深受大地藝術的影響,經(jīng)常采用大地藝術的手段形成生態(tài)與藝術的綜合體,在辛辛那提大學的庭院景觀中,運用藝術化地形這一造景手段,通過富有張力的丘陵狀地形,凸顯縱橫交錯、變化起伏的效果。
地形在園林景觀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設計師常常運用地形要素來圍合劃分空間,或構成空間的中心景觀,通過高差、坡度的變化來產(chǎn)生多層次的空間效果,營造獨特的空間感受。抽象藝術、極簡主義、大地藝術的廣泛應用,對景觀設計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藝術化地形設計使地形不再局限于自然起伏的不規(guī)則的特征,從而呈現(xiàn)出更為豐富有趣的景觀。
[1]曹禮昆,曹德鯤譯.諾曼k·布思著.風景園林設計要素[M].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89.
[2]王向榮,林菁.西方現(xiàn)代景觀設計的理論與實踐[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
TU986
A
1673-0038(2015)51-0045-02
20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