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帆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是王勃在贛江邊即席而作的《滕王閣序》中的詩句,大雨后,贛江顯得異常充盈,遠遠望去,江水似乎和天空連接在一起?,F(xiàn)在我在贛江邊上班,有幸整日與美麗的江景為伴,心中難免有所感慨。作為水業(yè)人,我覺得我們要像水一樣,做到“靜水流深”。
從“靜”中學會心氣平和。靜水,象征著為人處世不張揚。心氣平和,這是宋代理學家朱熹一貫主張的待人接物的信條,歷代被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視為座右銘。心態(tài)是一個人做事和處世的態(tài)度,心態(tài)背后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于干部,它還是權(quán)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和事業(yè)觀、工作觀、政績觀的綜合體現(xiàn)。我們基層職工應該像靜水一樣在一線勤懇工作,不計得失。這種平和的心態(tài)看似簡單,卻是一種很高的境界、一種可貴的品德。基層職工要真正以平和的心態(tài)去謀事干事,少一些心浮氣躁,立足崗位,恪盡職守。
從“流”中學會寬容?!昂<{百川,有容乃大”,大海之所以波瀾壯闊,那是因為它有著一顆包容的心。我們要像水一樣,寬容待人。寬容是做人的一種美德,寬容能修身養(yǎng)性,能促進身心健康,有助團結(jié)和睦,提高工作效率。常言講,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都有缺點毛病,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諒解和寬容。人與人之間只要多一些換位思考,多一些誠懇的態(tài)度,將心比心,少一些疑慮,既利人也利己。當然,寬容不等于沒有原則,寬容是不違背原則的理解和諒解,是一種真誠的厚道。寬容是一種善意對待他人的品性,更是一種豁達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人世間難容之事很多,逆境中的寬容更是難上加難。能“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愛己之心愛人”,是更高境界的體現(xiàn)?,F(xiàn)實生活中,寬容不僅是一種美德,而且是自我保護的手段,在寬容別人的同時,也給自己爭取到更方便更廣闊的空間。還有人用“難得糊涂”來笑對人生逆境,這種寧可忍一時、退一步的做法,也是一種境界和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
從“深”中學會堅持。堅持是攀上成功的階梯。很多人抱怨自己的失敗,抱怨自己沒有機遇,對著別人的成功望而興嘆,卻不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我們每個人都曾經(jīng)或正在制定計劃,也暗暗下過決心,通過努力來實現(xiàn)成功,但我們回首看看過往,是不是很多次都對自己說“這事明天做吧”,然后到了第二天又被推到第三天?成功不是只在口頭上說說,而是要靠行動,靠堅定毅力的支撐。通往成功的道路往往充滿荊棘,坎坷不平。有作為的人,無不具有頑強的意志、堅忍不拔的毅力?!肮胖⒋笫抡撸晃ㄓ谐乐?,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比说囊簧鷷龅叫涡紊拇驌?、各式各樣的困難,只要能堅定信念,并保持強大的毅力,最終會澆開理想之花,推開成功之門。
靜,是生命的大氣;水,是生命的本源;流,是生命的遼闊;深,是生命的堅守。我們應該以水為師,做到靜水流深,為事業(yè)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qū)洪城水業(yè))
羅麗蓉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這是《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中的名句。立德,是干部之魂;立功,是干部之責;立言,是干部之氣。這里所說的干部之氣,就是指干部身上潛在的一種書香氣。這種書香氣,應該包括語言文雅,學識博雅,行為儒雅,情趣高雅。有書香氣的干部才有人氣,才能去影響他人、引導他人、感召
他人。
讀書貴在明理。有人說:三流的人學習學問,即學習現(xiàn)成的結(jié)論,結(jié)果雖學問滿腹,卻少有智慧;二流的人學習文化,即學習學問背后的東西,結(jié)果雖學有所成,卻少有大智慧;一流的人學習智慧,知識是可以普及的,但智慧則不能,它要靠人去悟。只有去悟的人,才會有大智大慧?!吨杏埂飞险f:“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其味也?!比颂焯斐詵|西,但真正能品嘗出味道的人卻是不多的。讀書也是如此,讀書可以獲取知識,但非明辨不能獲得智慧,悟出至理。
讀書貴在養(yǎng)氣。一是志氣?!疤鞂⒔荡笕斡谑侨艘?,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志,就是志向,是一個人一生所向往的境界、追求的理想、奮斗的目標。沒有它,人生就會如無舵之舟漂蕩、無銜之馬奔逸。一個人所處的環(huán)境并不重要,關(guān)鍵是他內(nèi)心是否擁有改變命運的勇氣和態(tài)度。二是正氣。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身正,是一種示范、一種精神、一種榜樣。我們作為領(lǐng)導干部,就應該養(yǎng)足一身正氣,公心對黨,公道處事,公正待人。三是廉氣。有廉氣才有中氣,有中氣才有底氣。我們在面對金錢的誘惑時,必須堅守住底線。
讀書貴在濟世。處世是門大學問。古語說得好,人不可以有“五盡”:“權(quán)勢不可以使盡,福貴不可以享盡,聰明不可以用盡,機關(guān)不可以算盡,便宜不可以占盡。”無論當官還是做百姓,如果以不貪、不欺、不詐、不狂為人生追求,就會永結(jié)善緣、贏得尊重,甚至流芳百世。習近平同志在一次講話中指出:“領(lǐng)導干部工作上要大膽,用權(quán)上則要謹慎,常懷敬畏之心、戒懼之意,自覺接受紀律和法律的約束?!边@就提醒我們的黨員干部,要常懷畏懼之心,嚴于律己,謹慎從事,秉公用權(quán),廉潔從政,干凈干事,造福百姓。
讀書貴在凈心。一要有感恩之心。我們要學會感謝父母,是他們將我們養(yǎng)大成人;要學會感謝家人,是他們給了我們一個溫馨的港灣;要學會感謝朋友,是他們給了我們理解幫助;要學會感謝組織,是他們給了我們職級待遇;要學會感謝人民,是他們給了我們支持信任。二要有一顆寬容之心。雨果說:“比陸地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寬闊的是胸懷?!边@就是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凡成大事者,必定是心胸寬廣之人。寬容是一種美德,它能使一個人得到尊重。三要有一顆欣賞之心。常言道,一個有缺口的杯子,換個角度去看,它仍然是圓的。對于人來說,沒有欣賞就沒有合作,就沒有鼓勵,也就沒有進步。學會欣賞,就不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懂得欣賞,就不會要求“玫瑰花與紫羅蘭一樣芳香”。欣賞,讓我們在生活中成長為仁者,在工作中成長為智者,在情感中成長為愛者。四要有一顆平常之心。孟子說“養(yǎng)心莫過于寡欲”,培養(yǎng)善良之心最好的方法是減少欲望。蘇軾說過:“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爆F(xiàn)實與愿望總有一定差距。所以為人處世有兩種心態(tài)不可缺少:一種是知足常樂,一種是積極上進。知足常樂是處世的態(tài)度,積極上進是做事的態(tài)度。只有知足常樂,才能順其自然?!安灰晕锵?,不以己悲”,只有積極上進,我們的人生才有所追求,工作才有所動力,事業(yè)才會進步。
(作者單位: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委組織部)
周守紅
高中學習《岳陽樓記》時,那優(yōu)美文字所描述的瑰麗奇景就深深地攫住了我的心。少年時代,總是“為賦新詞強說愁”,文章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兩句也曾被夸張地引用在自己的作文中,但當時的我,并不真正了解這兩句描繪的是怎樣一種讓人高山仰止的境界,以及實現(xiàn)這種境界是多么艱難。今夜,我又一次地捧起了《岳陽樓記》,作者跨越時空的思想和人格魅力如深夜的一顆流星,劃過我的心空。
我仿佛看到在一個霪雨霏霏的秋日,岳陽樓上,一位老人面對滿目蕭然的江面,回憶著“四面邊聲連角起”的戍邊生活,回憶著“居廟堂之高”的勤政時光,回憶著多次直言犯上而遭貶的經(jīng)歷,在餓虎的嘶叫和猿猴的哀鳴聲中,憂傷滿懷;我仿佛看到在風和日麗的春日里,岳陽樓上,對著碧波萬頃的江面,老人心曠神怡,把酒臨風,一派洋洋喜氣。這位老人就是作者范仲淹嗎?不!我錯了,這怎么會是他呢?這只是一個隨著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自己的心情會由晴轉(zhuǎn)陰、由陰轉(zhuǎn)晴的常人而已,而為我們留下這千古奇文的范仲淹早已超然物外,克服私心,完全摒棄了物質(zhì)利益的誘惑,不再患得患失,真正具有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這種“古仁人之心”不是沒有憂樂,而是進亦憂,退亦憂,在朝為官則心憂百姓,被貶江湖則心系君王。憂百姓是真心地關(guān)心百姓的疾苦和安康,為了黎民百姓敢與天子爭是非;心系君王則是時時想如何勸君諫君以國事為重,把國家治理好,以免天下蒼生受苦。然則何時而樂耶?后天下之樂而樂!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是作者在總結(jié)歷代先賢和自己的從政經(jīng)歷后發(fā)出的大徹大悟的感嘆,是作者奮斗一生的做人標準和政治理想的結(jié)晶??墒牵瑸楣購恼咭嬲龅竭@種公而忘私、先憂后樂的境界是多么艱難,尤其是在封建社會,隨時都可能失去來之不易的烏紗,甚至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而作者卻用他的一生踐行著這為人從政的道德標準。文章中,作者在道出這個大理后,又回歸現(xiàn)實,環(huán)顧四周,不由得感慨:“噫,微斯人,吾誰與歸?”他多么希望官員之中能多一些和自己一樣的人,他多么希望能和這樣的人一道為民請命、為民解憂?。】稍谀菢拥纳鐣?,他無疑是孤獨的,誰能理解他那深綰于心的憂國憂民之情?可是作者沒有想到,他這一聲原本只是借題發(fā)揮、借景抒情的一嘆,卻震古爍今,光照千秋,千百年來激勵著無數(shù)仁人志士,也引來了無數(shù)效仿于他的后來者。這其中有“茍以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林則徐,有“為人民服務”的毛澤東,有“鞠躬盡瘁”的周恩來,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的雷鋒,有“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的鄭培民……作者所倡導和踐行的這種精神已經(jīng)超越了時代,跨越了階級,成為我們永恒的精神財富。
感謝范仲淹為我們留下了這篇《岳陽樓記》,它如一棵千年古柏,經(jīng)千年歲月的滄桑,仍然彰顯其旺盛的生命力。雖然我們周圍到處充斥著各種光怪陸離的書籍雜志,雖然我們無法超然物外,擺脫俗事的紛擾,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在嘈雜喧囂的生活之余靜下心來,讀一讀這篇《岳陽樓記》,它可以讓我們慢慢地體味到人生還有另外一種境界;它讓我們明白只有忠于人民的人,才會被人民記住。
(作者單位:安徽省潁上縣委組織部)
曾玉仿
一長者扶電工攀高檢修,每到高處長者皆無言,將回到墻根處,長者才說,小心,別踏空。身體尚健的電工不悅:都到這了,還用提醒嗎?長者笑言,到了高處你自當小心,不易跌倒;而此時,你已無戒備,易失足也。比如仕途,59歲最關(guān)鍵,晚節(jié)不保自毀長城。電工聞之面露愧色,那年被雙規(guī),他正好59歲。
(作者單位:廣東省河源市國土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