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筏板基礎分段施工時,后澆帶、施工縫的處理逐漸成為一個普遍的難題,由于筏板基礎深度大、面積大,混凝土側壓力也隨之增大,普通的混凝土攔截方法往往不足以抵抗這樣的側壓力,普遍存在漲模、漏漿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后極難處理,不但會污染筏板甩筋,后期剔鑿所產生的人工費用和剔鑿難度也相當大。
本文主要通過進行技術改進和優(yōu)化提高后澆帶、施工縫封堵質量,從而達到降本增效的目。
【關鍵詞】筏板基礎;后澆帶;施工縫
1.緒論
1.1研究背景
基礎筏板是基礎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樁基礎整合為一體,形成共同受力的整體?;A筏板是超高層建筑荷載傳遞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發(fā)揮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往往成為設計和施工關注的重點。超高層建筑基礎筏板混凝土多屬于典型的大體積混凝土。由于具有混凝土體量大、強度等級高的特點,超高層建筑基礎筏板施工將遇到施工組織和施工技術的雙重挑戰(zhàn)。
在筏板基礎分段施工時,后澆帶、施工縫的處理逐漸成為一個普遍的難題,由于筏板基礎深度大、面積大,混凝土側壓力也隨之增大,普通的混凝土攔截方法往往不足以抵抗這樣的側壓力,普遍存在漲模、漏漿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后極難處理,不但會污染筏板甩筋,后期剔鑿所產生的人工費用和剔鑿難度也相當大。例如在一個筏板基礎工程后澆帶澆筑前,往往會花幾個月的時間清理筏板基礎后澆帶內的混凝土,清理后澆帶混凝土的工人需要鉆進后澆帶鋼筋網內,是一個較大的安全隱患,倒運清理出來的砼渣也很困難。
1.2研究內容
在一般情況下,鋼筋混凝土結構都要求整體澆筑,但由于施工組織和施工工藝上的原因,或者意外情況的發(fā)生,往往無法實現(xiàn)混凝土的連續(xù)澆筑。當澆筑中的時間間隔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時,就會在前后澆筑的混凝土接槎處形成施工縫。施工縫是現(xiàn)澆結構中不可避免的,是保證結構構件質量,保證結構安全和整體性的重要因素,如果處理不好,極易成為結構上的薄弱部位,對結構抗震極為不利。因此,對混凝土施工縫的設置與處理,成為影響混凝土工程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高層建筑工程中,為了解決功能和結構上的矛盾,減少高層建筑主體結構與裙房間的沉降差異,減少混凝土的溫度應力和鋼筋混凝土的收縮變形等問題,后澆帶的設計與施工已被普遍應用。
施工當中的后澆帶,一般分為伸縮后澆帶和沉降后澆帶兩種。不管哪種后澆帶、后澆帶兩側模板的支設方法采取哪種方式,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漏漿現(xiàn)象。
1.3研究對象
本文以盛京金融廣場項目為例,主要從筏板施工縫后澆帶的施工質量情況,成因分析,對策擬定,現(xiàn)場實施過程及效果檢查等幾個方面進行討論,并得出相應結論。
2.盛京金融廣場項目基本情況
2.1建筑概況
盛京金融廣場項目(B標段)工程,項目分為地下室P1裙房、T2、T3塔樓等幾個部分,T2、T3兩棟超高層寫字樓高度分別為334m、178m,總建筑面積為57萬平方米,占地面積3.6萬平方米。
2.2后澆帶的設置
盛京金融廣場項目(B標段)南區(qū)總平面布置圖及后澆帶劃分示意圖:
2.3技術難點
盛京金融廣場項目(B標段)地下室面積大,單層面積達到3萬平方米,施工部署四臺塔吊基礎都設置在筏板內且塔吊基礎需先行澆筑,筏板含6個區(qū)域塊、沉降后澆帶(382米)、膨脹加強帶(515米),后澆帶、施工縫所處位置筏板基礎厚度為2.8米、2米、1.5米、1米。現(xiàn)場后澆帶走向不規(guī)則、底部鋼筋密集、鋼筋層數(shù)多、最多達到6層、鋼筋型號為 40,施工縫、后澆帶底部容易漏漿,給后期的清理帶來很大困難,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清理。
2.4原有方案及出現(xiàn)問題
項目筏板后澆帶、施工縫封堵施工方案:
原方案筏板后澆帶、施工縫封堵順序為筏板鋼筋綁扎→現(xiàn)場焊接鋼筋網片→快易收口網綁扎→焊接止水鋼板→支撐木方。后澆帶的模板支撐系統(tǒng),是最易產生質量問題的環(huán)節(jié)。項目部在筏板施工過程中按原方案施工也遇到了后澆帶、施工縫攔截不利造成漏漿、爆?,F(xiàn)象。
2.5分析結論
經分析,確定出如下4個主要原因:
①鋼筋直徑大、空隙大
②現(xiàn)場焊接鋼筋骨架、焊點少、焊接質量差
③快易收口網綁扎不牢,層數(shù)設置少
④支撐木方剛度不足、加固不牢、間距過大
3.現(xiàn)場實施方案
針對上述原因,研究制訂的方案措施:利用防水保護層返檐施工、筏板底部鋼筋封頭焊接來對鋼筋底部漏漿封堵,解決現(xiàn)場鋼筋直徑大、空隙大、后澆帶不易封堵的問題;采用后臺定制鋼筋攔截網,豎向鋼筋加密,焊接完成鋼筋骨架后綁扎鋼板網片、鉛絲網片,保證鋼筋網片焊接質量,解決現(xiàn)場焊接鋼筋骨架不易操作且焊點少,間距大焊接質量差的問題;采用鋼板網片加鉛絲網作為側模杜絕漏綁現(xiàn)象,解決快易收口網綁扎不牢,層數(shù)設置少的問題;增設鋼筋三角支撐、木方進行加密加固解決支撐木方剛度不足、加固不牢、間距過大的問題。
3.1施工程序
現(xiàn)場確定后澆帶、施工縫位置→劃定位線→防水保護層返檐→筏板底部鋼筋綁扎→底部鋼筋封頭焊接→焊成品鋼筋網片→添加鋼板網→綁扎鉛絲網→焊止水鋼板→焊三角支架加固→添加支撐木方→驗收
3.2施工縫處理
根據(jù)本工程現(xiàn)場實際情況,為防止40鋼筋底部漏漿現(xiàn)象,在施工縫處底部用1:2水泥砂漿抹成200高上返檐施工及底部焊接鋼筋施工;利用12的三級鋼焊接成品400*1500mm鋼筋網片,網片上先綁扎鋼板網,再綁扎鉛絲網;上下兩層成品鋼筋攔截網中間焊接止水鋼板;鋼筋攔截網兩邊焊接三角鋼筋支架加固,中間添加支撐木方。
3.3效果檢查
經過3個月的實施,地下室部分結構施工結束后,對2條后澆帶及3處施工縫進行了全數(shù)檢查,地下室筏板大直徑鋼筋(40)后澆帶部位無漏漿、爆模現(xiàn)象。
4.結論
超厚筏板大直徑鋼筋(40)后澆帶、施工縫的封堵質量直接影響筏板基礎的結構功能和防水功能,筏板基礎施工縫、后澆帶封堵施工質量的提高,有效的節(jié)省了二次清理帶來的經濟損失。經實際驗證表明,以上方法可有效的解決后澆帶、施工縫攔截不利造成漏漿、爆?,F(xiàn)象,使后澆帶的施工質量大大提高,可用于實際工程。
參考文獻
[1]胡玉銀. 超高層建筑施工 [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3.5.(2)
[2]魏春明,趙星海. 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縫處理方法研究[J].-混凝土2008(7)
[3]付月梅. 混凝土施工縫的設置與處理[J]. 建筑技術與應用 2007,(8)
[4]吳錫華. 建筑物后澆帶設計施工的思考[J].寧波大學學報(理工版),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