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公路橋梁建設異常迅猛,極大的促進了區(qū)域經濟的發(fā)展,便利了出行和聯(lián)系交往,然而在實際使用中,由于公路橋梁臺背回填質量引發(fā)的一些問題已經引發(fā)人們的思考,因此,對此問題的控制處理也成為路橋建設當中亟待重視的問題。
【關鍵詞】路橋工程;橋涵;臺背回填;質量控制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公路橋梁建設空前高漲,對其質量要求也相應提升。橋頭跳車現象已經不再是近些年新生的問題,可以謂之為質量通病,橋頭跳車現象極大的影響了車輛通行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同時也增加了路橋及車輛的維護費用,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開支。為有效控制臺背回填質量,解決橋頭臺背回填質量引起的橋頭跳車現象,加強對此問題的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勢在必行。
一、橋頭跳車的原因分析
(一)回填材料質量問題
橋頭臺背回填處是剛性橋梁和柔性路基連接的特殊位置,用于橋梁建設的材料無論是在剛度還是強度方面都要比路基施工材料要強,在同一荷載力作用條件下,橋頭和路基所產生的塑性變形是不一樣的,當這種塑性變形超出一定范圍值時便會導致臺背與路基之間的回填土發(fā)生沉降,引發(fā)跳車現象。而橋頭臺背和路基之間的回填處起到一種彌合連接貫通的作用,其填筑材料的質量非常關鍵,原則上回填材料應選用容易壓實的材料??墒窃趯嶋H施工當中,由于未對橋梁臺背回填處進行單項設計,加之回填材料問題,施工中質量控制不到位,便會出現沉降,進而引發(fā)跳車現象。
(二)回填壓實不夠
橋頭臺背回填處的碾壓質量是關乎路橋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由于是先進行橋梁施工再進行橋頭連接處的施工,這就給臺背回填處預留的施工作業(yè)空間極為狹小,致使大型壓實機械難以展開作業(yè),不僅增加了施工難度,也使回填處碾壓質量難以達到要求;另一方面,路橋施工單位對于回填處的施工質量也有一定疏忽,未能精心施工,填而不壓、壓而不實的現象時有發(fā)生,在車輛荷載以及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回填處極易發(fā)生沉降,引發(fā)橋頭跳車。
二、加強路橋頭背回填施工質量的控制措施
(一)嚴格原材料、人員以及施工機械的把控
路橋頭背回填處的質量控制在原材料的控制方面,主要表現為對填料透水性以及材料粒徑方面的控制。如果工程條件允許,優(yōu)先考慮的填筑材料應是可壓縮性小、壓實快以及透水性強的材料,例如砂礫土和碎石土等,在進行適當的填料級配;在人員控制方面,應安排專門進行臺背回填施工的專業(yè)施工隊伍,施工前,做好技術交底,使施工及管理人員明確施工工藝以及質量要求,同時做好質量安全教育,促使施工人員努力克服施工困難,保證施工質量;在施工機械的控制方面,盡量選擇能夠適應狹小空間作業(yè)的施工機械,可以考慮采取小型的蛙式夯機來對大型機械難以碾壓到的位置進行碾壓。
(二)注重施工準備的控制
在進行回填施工前,應結合工程實際以及擬采用的填筑材料,編制施工方案并進行技術交底,使施工及管理人員明確共工藝流程及質量要求。同時要檢測確定橋涵砌體的砂漿或者混凝土強度是否達到設計強度的四分之三,并注意進行隱蔽工程的檢查驗收。
(三)加強施工的控制
公路橋梁臺背回填施工,要做好兩個方面的控制工作,即填筑施工和碾壓施工。在填筑施工當中,首先要嚴控填層的厚度,松方厚度要確保在30cm以內,嚴肅處理超厚填筑投機行為并進行返工;其次,控制好填筑材料粒徑,對于路堤填石石料的粒徑應控制在15cm以內,路床填料粒徑應控制在10cm以內,上路床必須要使用有級配的開山碎石且攤鋪分散,輔以石渣細料填縫,一邊填料一邊碾壓以達到密實度要求;此外,還應保證每層表面平整度符合要求;在碾壓施工中,應注意碾壓方式,應采取先慢后快、先輕后重,利用低頻、強功率以及大振幅的個碾壓機械碾壓至沒有輪跡為止,碾壓應和路線的方向保持平行,即縱向反復碾壓,一般碾壓遍數不應少于10遍,碾壓至無輪跡、無沉陷、無石料移動和推移方為合格。
(四)加強質量的檢測驗收
對于橋涵臺背回填要做好質量檢查,在施工單位自檢的基礎上還應做好監(jiān)理工程師的抽檢工作,此外,還要經歷業(yè)主組織的檢測關口:首先,臺背回填處開挖后,要對路基填筑界面進行壓實度的檢測,要求其達到壓實度標準要求;其次,分層回填壓實中,對每層的壓實度進行檢測,保證壓實度在95%以上;再次,路基交驗時,加強橋頭臺背回填處的壓實度及彎沉檢測;最后,橋頭搭板和路基路面施工完成以后,采用落錘式彎沉儀對橋頭搭板和路基接合位置的彎沉情況進行檢測,要求彎沉值達到要求。
三、質量問題處治
(1)完善施工設計方案,在橋頭臺背區(qū)域設置剛性搭板,搭板尾端可設置鋼筋混凝土枕梁或豎向樁,充分利用搭板簡支剛性過度作用。具體可在橋頭軟基地段原地基基礎上設置砂樁、粉噴樁和砂礫墊層,形成復合地基,起到置換的作用,提升地基承載強度,減少沉降量;(2)為減少回填處的沉陷值,在臺背半挖半填、填挖交界等薄弱環(huán)節(jié)設置土工格柵進行拉結加固,提升土體的穩(wěn)定性,減少沉降發(fā)生的概率;(3)水對臺背回填質量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因此首先應積極完善地面排水系統(tǒng),同時還可以結合施工場地的具體特點,適當的增加橫向的泄水管或者是將排水盲溝進行設置;(4)針對已經施工完畢且正常通行的地段,若發(fā)現出現了沉降現象,應及時分析導致沉降的原因,及時采取必要措施進行處理。通??梢赃x用樁徑為300mm且樁間距為600mm的水泥攪拌樁。且樁深需到達原土地面以下,以便于傳遞地面荷載力值基坑底部,進而確保臺背的整體施工質量。
總而言之,橋頭臺背回填質量作為路橋施工中的質量薄弱環(huán)節(jié),一直是路橋工程中飽受詬病之處,通過對橋頭跳車原因分析,進而探討公路橋梁臺背回填處施工質量控制措施以及問題的處理以期進一步提升施工管理人員對橋頭臺背回填處施工質量的重視程度,做好施工及管理人員質量安全意識培訓,切實做好施工質量控制工作,真正實現安全、舒適、可靠的行車出行。
參考文獻
[1]謝亮,賀穎,俞清榮,王雪梅.公路橋涵臺背回填質量控制及問題處治[J].工業(yè)建筑,2014,S1:1040-1042
[2]張君曉,李小莉.臺背回填技術在公路施工中的質量控制措施[J].技術與市場,2014,06:249
[3]林健安.高速公路橋涵臺背回填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J].交通標準化,2012,11: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