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園林研究所,石河子市,832000)金曉梅 賀川江 劉恩
曼地亞紅豆杉的扦插育苗技術
(新疆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園林研究所,石河子市,832000)金曉梅 賀川江 劉恩
在北方地區(qū)通過溫室的高效配套技術進行曼地亞紅豆杉的扦插繁殖,解決目前其繁殖率和成活率低的問題,為豐富北方城市園林綠化樹種資源具有重要的意義。
曼地亞紅豆杉;扦插技術;育苗技術
曼地亞紅豆杉(Taxus media)紅豆杉科紅豆杉屬,原產于美國和加拿大,是天然的雜交品種,其母本為東北紅豆杉,父本為歐洲紅豆杉,植物學特征介于雙親之間。它多為灌木型,四季常青樹。主根不明顯,生長速度快,側根發(fā)達。生命力強,枝葉茂盛,再生能力和萌發(fā)力很強,耐修剪,耐寒,能耐-25℃的低溫,適應性強,抗病蟲能力強。是國家一級珍稀保護植物,其樹形優(yōu)美,對環(huán)境適應能力強,果實鮮紅,秋日紅色的果實鑲嵌于綠葉叢中,鮮艷奪目,是優(yōu)良的城市園林綠化觀賞名貴珍稀樹種和制作盆景的好素材,深受人們的喜愛。
石河子園林研究所是新疆最早開始從北京引種的單位,經過數年的栽培馴化,生長良好,具有很強的抗逆性和適應性。對于豐富新疆城市園林綠化樹種資源具有重要的意義,市場前景廣闊。該樹種可用種子繁殖,但種子數量少,價格昂貴,出芽慢,需要兩年的層積處理才能出苗?,F在多用扦插繁殖,但季節(jié)性強,生根率低,繁殖速度慢。而如果采用高效配套技術進行繁殖,生根率可達90%以上,一般25d左右就能開始生根,且根系發(fā)達,2個月后即可出圃,達到商品苗的標準,滿足市場規(guī)?;姆N苗需求,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利潤可觀。
扦插育苗區(qū)設在石河子市園林研究所的項目溫室內。地處北疆中段,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緣,即東經84。58"~86。24",北緯43。26"~45。20",東南高西北低,山地、沙漠、平原為石河子的主要地貌形態(tài),全年降水稀少,氣候干燥,屬于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石河子地區(qū)為灌溉農業(yè)區(qū),冬季長而嚴寒,夏季短而炎熱,年平均氣溫7~8℃,北部地區(qū)氣溫低,南部高。日照充沛,年日照數2 300~2 700小時,年降雨量180~270mm,年蒸發(fā)量1 000~1 500mm。土質為沖積壤土,PH值7.8。一年中的最高氣溫出現在7月,平均氣溫25~26℃,極端最高溫42℃;最低氣溫出現在1月,平均氣溫-15℃左右,極端最低溫-36℃,無霜期147~191天。
2.1 圃地選擇和苗床建置
圃地選在溫室(暖式全日照)大棚中,因是計算機控制模擬環(huán)境條件,全年的大部分時間(除了最寒冷的冬季,內外溫差太大)都可以進行育苗。
育苗床的畦長是根據溫室來定,畦寬采用標準的1.2~1.5m,這樣的寬度可使畦面彌霧全面而均勻,也有利于人在苗床兩邊操作,進行扦插、除草、病蟲防治等管理。苗床底部平鋪一層厚約5~8cm的鵝卵石作為排水透氣層。育苗基質使用蛭石或珍珠巖(粒徑中等),基質厚度約3~5cm為宜。必要時再在隔熱層上均勻布設加熱線。將床面整平,并通過自動施肥系統配置殺蟲劑和消毒劑進行基質消毒,一般需在扦插前的2~3d用少量生石灰(10g/m2)或高錳酸鉀溶液(0.03%)拌入插床消毒。苗床還需有遮蔭和保暖設施,一般采用遮光度為50%~90%的遮蔭網,扦插生根后,就要逐步減少遮光,以利于苗期的生長。在全光照的智能苗床條件下,可達到較好地生根效果。
2.2 插穗采集與處理
一般5~6月份,插穗從4齡以上母樹上選取長7~20cm的枝條作插穗,除去下部的葉子,環(huán)割,待傷口周邊處有瘤狀物形成后,再把枝條從環(huán)割處的下部剪下,基部置于100mg/L吲哚乙酸或萘乙酸中侵泡3h,或用200mg/LABT2號生根粉溶液侵泡8~10h。也可直接選取2~3年生已木質化或半木質化的枝條,15~25cm長,剪除插穗基部的側枝及葉片;1~2年生的嫩枝亦可用于扦插,技術要點在于枝長大于10cm,去凈基部5cm的葉片,并需加強插后管理,重點是防止干燥失水。將生根劑8號1g溶于5ml乙醇,加水定容至1 000ml備用(可處理插穗約500枝),將剪好的插穗數個一把,基部3~5cm用生根劑速蘸后扦插,隨采隨剪,隨處理隨扦插。幼嫩插穗扦插時,應先用直徑5cm硬棒打穴,扦插密度一般10cm×(10×20)cm,插完一批或插滿整畦后灌透水。若扦插池遠離采穗處,采穗后應立即運輸,途中保持松散,謹防發(fā)熱,運抵扦插池后,可侵泡于流水之中短期貯藏。
2.3 扦插時間
在保護地條件即溫室(暖式全日照)的大棚中,全年大部分時間(除了最寒冷的冬季,內外溫差太大)外都可以進行扦插。而在我們本地的室外條件下,一般分為兩季即春季(4~5月份)和秋季(8~11月份)均可進行。
2.4 扦插方法
首先為了扦插苗床的整齊,要事先制作一個扦插板,具體的規(guī)格是:1.1m長,60~70cm寬的木板,在板上釘5cm或6cm的釘子,釘子間距采用5cm× 5cm,5cm×7cm或5cm×10cm的規(guī)格為宜。其次,在整好的苗床上先用扦插板打孔,再進行扦插,扦插結束后,立即進行噴水,使苗床保證充分的含水量,一般含水量要達到90%。及時進行噴水的重要性在于:一是使扦插條與基質緊密結合,二是滿足扦插條基質的含水量,三是促進苗床環(huán)境的空氣濕度達標。
2.5 插后管理
2.5.1 溫濕度控制
溫室溫度一般要求在25℃左右,如果超過30℃就要采取措施降溫,增加插床的遮光和噴水;打開大棚內的遮蔭網、揭棚或打開棚內的降溫設備,保持棚內溫度在28℃以下。若低于20℃就要采取措施增溫,減少插床的遮光;在夜間加蓋草簾;打開棚內的增溫設備。插床的土壤水分最好臨近飽和,但不要淹水,空氣的相對濕度應保持在75%~90%以內。中午氣溫升高時相對濕度會明顯下降,如下降到60%以下,應適當噴霧,這樣既可加濕又可降溫。一般基質中的溫度達到10℃以上時,才適于扦插。
2.5.2 水肥控制
采用噴灌來保持床面的濕潤,定期噴施0.5%的磷酸二氫鉀或尿素等葉面肥補充養(yǎng)分,促進苗木生長。噴施時間一般在6~7月份和10月份,每周噴施葉面肥一次,必要時還要噴施多菌靈進行殺菌處理。
2.5.3 育苗期及出苗標準
溫室的整個育苗期一般不應超過2個生長期。為保證移栽成活率,一般扦插苗在85%的苗木生長高度達到25cm以上,40%的苗木生長高度達到35cm以上就可以進行移栽。
2.5.4 育苗期病蟲害的防治
北方地區(qū)由于氣候條件的限制,現如今在育苗方面大多是利用溫室的先進設施來有效地調控溫度、濕度、空氣和水肥等因素,這樣既提供了適合紅豆杉扦插苗生長發(fā)育的環(huán)境,同時也為病蟲害的發(fā)生創(chuàng)造了一定的條件。溫室中,在曼地亞紅豆杉扦插苗的全生長季節(jié)中,主要的病蟲害有:莖腐病、葉螨、蚜蟲和介殼蟲、螞蟻等。對于曼地亞紅豆杉扦插苗病蟲害應采取綜合防治技術體系,主要包括以培育壯苗為基礎,扦插后積極實施生態(tài)防治和生物防治技術及栽培管理防治技術,必要時應用一定量的高效、低毒、安全化學農藥控制病蟲害危害。
2.6 幼苗培育
由于曼地亞紅豆杉屬于生長緩慢類植物,單純從移栽成活率來說應用中宜用大苗,因此扦插苗就需在苗床培育1~3年,插穗生根成活后需要繼續(xù)在苗床中培育,管理上仍需以保濕為主;夏季仍需搭遮蔭網有散射光或約10%的直射光為宜;注意隨時拔除雜草。第2~3年需逐漸增強光照,宜結合澆水澆施液體肥料約3~6次,可選用多元復合肥,水溶后施入。一般來說適宜移栽的苗高以30~60cm為宜。
3.1 扦插的插穗
插條必須是由健壯的原生苗上1~2年生枝條或萌生條剪制而成的,經過專用的促進生根的生長激素溶液的侵泡,其中激素溶液的配比濃度和侵泡時間是插穗生根的關鍵所在。扦插過程需在短時間內及時完成,這樣既可保證種苗品質的優(yōu)良性,又可保證插穗的成活率。
3.2 扦插的基質
基質土的配比,水、溫度的控制是扦插成活的關鍵之一。夏季苗床的地表溫度不應超過30℃,并經常保持苗床的濕潤,這樣可提高種苗的成活率及生長適應性。
曼地亞紅豆杉采用溫室育苗技術,可大大地縮短曼地亞紅豆杉的育苗周期,并且還可一次性成苗,省去中間煉苗環(huán)節(jié),簡化了育苗環(huán)節(jié),提高了育苗的效率和時間,尤其是溫室培育的苗木生長兩年即可出圃應用,可實現曼地亞紅豆杉種苗的高效快速繁育。
(課題論文)
S687
B
1008-0899(2015)10-0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