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劍鋒 魯淑艷 郭俊儒
摘要:番茄又稱西紅柿,是一種被廣泛種植的一年或多年生茄科蔬菜。番茄的營養(yǎng)品質(zhì)高,果實肉多味美,食用方法多樣,倍受大家喜愛。越冬茬番茄通常于10月上旬定植,翌年1月中下旬采收,春節(jié)前后進入盛果初期。北方的嚴寒氣候條件下,溫室栽培番茄能夠獲得較高的經(jīng)濟效益。本文主要探討日光溫室番茄的育苗技術要點。
關鍵詞:日光溫室;番茄;育苗
中圖分類號: S641.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5.03.046
1 品種選擇
應選擇在低溫嚴寒,弱光條件下耐寒、抗病性強、耐弱光、品質(zhì)好、能豐產(chǎn)、果實發(fā)育快的大果型品種,無限生長類型的品種麗春、佳粉1號和有限生長類型的品種早春、中豐等比較適宜。
2 種子處理
育苗前要對種子和棚室進行消毒處理。
2.1種子消毒
2.1.1曬種 目的是通過曬種,去掉種子表面的病菌,同時提高種子的吸水能力。
2.1.2搓種 方法是用手搓種,去掉種子表面的粘狀物質(zhì),分開粘在一起的種子,這樣下種時均勻,降低用種量,減少浪費,提高出苗率。
2.1.3種子消毒 先將種子浸泡在涼水中10分鐘,將癟籽拿掉,然后撈出種子控干水分。容器中準備50℃~52℃的熱水,把種子置入其中,水量為種子量的5~6倍,浸泡的過程中,不斷攪拌種子,并保持水溫15~20分鐘。待水溫下降至30 ℃再繼續(xù)浸種25分鐘。最后,將種子浸入1%高錳酸鉀溶液15分鐘,撈出用清水將種子沖洗干凈,注意一定要淘洗干凈種子上面所附著的藥液。包衣的種子不需要浸種催芽。
2.2棚室消毒
密封棚膜。建棚時,前側和頂部留好放風口,便于苗期放風。在育苗前5天,每畝用250克40%~50%的百菌清煙霧劑熏蒸,封閉24小時后通風。
3苗床與培養(yǎng)土
先將苗床的寬度設計好,一般按擺盤的寬度來確定,高效利用面積,一般寬3米為宜。每個苗床開條小溝,寬30厘米、深20厘米,目的是噴水時分流多余的水。再將每個苗床整理成中間略高、兩邊略低的斜平面,然后在苗床上鋪上地膜。
營養(yǎng)土的調(diào)配比例:1/3充分腐熟的圈肥,2/3無病原物熟土,拍細、過篩;每立方米培養(yǎng)土中,加過磷酸鈣1公斤,草木灰5公斤,或氮、磷、鉀復合肥2公斤;再均勻摻50%多菌靈80克。
4苗床管理
4.1光照管理
冬季育苗的一大問題是光照薄弱,容易造成小苗徒長,所以,應盡量加大或補足光照。根據(jù)情況,棚上的草簾或毛氈盡量早揭晚放。為了透進更多的陽光,每天揭開草簾后,清潔薄膜表面。光照不足時,安裝大棚專用補光燈。在陰天時也應揭開草簾,否則由于秧苗消耗養(yǎng)分過多,到天氣晴朗時再揭開,秧苗會受損傷。
4.2溫度管理
溫度管理是育苗的核心。溫室育苗對溫度的控制要掌握播種至出苗期高,出苗后低,白天高夜晚低,晴天高,陰天低。播種后出苗前,晝溫28℃~30℃,夜溫不低于20℃,出苗后至真葉頂心前,晝間降至20℃~25℃,夜溫10℃~12℃,此時夜溫過高很容易導致幼苗徒長,不利于育成壯苗,下午放草簾的時間要相對晚一些。1~3片真葉期,晝溫25℃~30℃,夜溫12℃~15℃,分苗到緩苗期間,晝溫30℃,夜溫15℃~ 18℃。緩苗后,晝夜溫度逐漸降低,白天適宜溫度25℃,夜間15℃左右。定植前7~10天,要進行煉苗,晝溫下降到18℃~20℃,夜溫下降到8℃~10℃,可短時間下降到6℃。
4.3水分管理
澆水時間宜選擇早晨。先將水放到水池里預熱,然后用預熱的水澆苗,以免冷水刺激性太大。澆水要根據(jù)土壤墑情,不旱不澆,防止徒長和病害發(fā)生。
5 分苗
2~3片真葉分苗。將幼苗分入事先調(diào)制好營養(yǎng)土的分苗床,行距12厘米,株距12厘米;也可分入直徑10~12厘米的營養(yǎng)缽中。分苗后緩苗期間,午間適當遮蔭,白天床溫25℃~30℃,夜間18℃~20℃。緩苗后,白天25℃左右,夜間15℃~18℃。定植前數(shù)天,適當降低床溫鍛煉秧苗。4~5片葉再噴一遍1000毫克/公斤的助壯素。當選用毛粉802品種時,在分苗過程中,應將有毛、無毛植株分別集中分苗,將來分片定植,以便于管理。
6 倒缽
因棚內(nèi)各部位溫度不一致,應進行2~3次倒缽,長勢強與長勢弱的苗盤互換,使棚內(nèi)番茄苗長勢一致、均勻。
7 煉苗
煉苗可以提高幼苗的抗逆性,便于幼苗適應環(huán)境,提高移栽的成活率。煉苗時間是定植前7~10天,低溫煉苗,加強通風并噴施1次葉面肥。煉苗的過程,要逐步進行,先放頂風,后放腰風,最后放底風。不可大通風,忌底風閃苗。煉苗期植株不萎蔫即可,少澆水。
8壯苗標準
苗齡達到70天,株高20厘米,莖粗0.6厘米,植株上下粗細相近,節(jié)間短、間隔相等,6.0~6.5片真葉。帶子葉,子葉寬大,植株已出現(xiàn)第一花序花蕾,葉片肥厚、健全,葉色深綠,帶亮心,莖基部紫色部分占2/3。地上和地下部分發(fā)育平衡,根系發(fā)達,色白且須根多,根坨堅實不松散,枝葉完整無損傷、無病蟲害。達到壯苗的標準即可定植。
9育苗期病蟲害防治
防治蟲害。為防治螞蟻、蟋蟀、螻蛄等為害,催芽時用2%的敵百蟲混合油渣或谷物制成毒餌,將毒餌放到紙片上,誘使害蟲食用進行防治。
防治病害。苗期常見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根腐病。主要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加強苗床管理,控制苗床的溫濕度,加強光照,及時通風;噴施0.1%~0.2%磷酸二氫鉀、0.1%氯化鈣以提高抗病力;在苗期發(fā)病初期噴藥預防,用70%的代森錳鋅600倍或72.2%普力克600倍液進行交替噴霧預防,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作者簡介: 楊劍鋒,大專學歷,雙陽區(qū)平湖街道辦事處農(nóng)業(yè)站,工程師,研究方向: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