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正聲明
本刊2015年8月第24卷第3期第125~126頁,由于我部統(tǒng)稿時的排版失誤,誤刪了3.1節(jié)的內(nèi)容,現(xiàn)予以增補,具體如下:
3.1 現(xiàn)場檢疫要有針對性
柜裝原木須卸貨查驗,在集裝箱門口及地板仔細查找有無爬落的害蟲;對原木的四周進行查看,注意查找有無蟲孔和蟲害的痕跡;帶皮的原木要扒開樹皮檢查是否有樹皮小蠹、對原木木質(zhì)部帶有坑道及長有真菌的,應注意檢查有無食菌小蠹;截獲的害蟲和抽取的樣本要及時送實驗室檢驗。對大宗散裝入境原木卸貨要根據(jù)疫情風險來堆放,風險高的貨要單獨堆放。歐洲、南美來的原木,在境外基本上是采用噴灑藥水的檢疫處理方式,處理效果差,攜帶活蟲幾率很高。而非洲來的原木,熏蒸處理效果較差,常攜帶林木害蟲。這類風險高的貨物不得與其他批次混放,堆垛高度不宜過高,防止需要熏蒸處理時再次進行移垛造成費用、增加貨主負擔(洪樹毅等,2000)。
特此聲明!
生物安全學報編輯部
2015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