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30日上午,172項節(jié)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青海引大濟湟調水總干渠工程引水隧洞貫通儀式在門源縣大通河畔舉行。青海省副省長嚴金海、水利部總工程師汪洪出席儀式并致辭。
“引大濟湟”工程是從大通河引水,穿越大坂山進入湟水流域的跨流域調水工程,將緩解青海省湟水流域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局面,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一號水利工程”,工程主要由“一總、兩庫、三干渠”組成,即調水總干渠,黑泉水庫和石頭峽水庫,北干渠一、二期和西干渠。工程全面完成后,可年調水7.5億立方米,新增湟水流域“旱改水”農田110萬畝,為青海東部城市群300萬人飲水安全以及流域工業(yè)、農牧業(yè)和生態(tài)用水提供可靠水源。
調水總干渠作為“引大濟湟”工程規(guī)劃中的骨干工程,主要任務是從大通河流域向湟水河流域輸水,工程分為引水樞紐、引水隧洞、出口明渠三部分,其中引水隧洞全長24.17公里,洞徑5米,設計流量35立方米/秒,工程總投資15.86億元。該工程地處平均海拔3000米的高原寒冷地區(qū),隧洞沿線處于超大埋深地段,斷裂構造發(fā)育、地應力極高,施工環(huán)境十分惡劣。自2006年10月開工以來,建設者們克服了高原缺氧、氣候惡劣、地質復雜等諸多困難,團結協(xié)作、精心組織、頑強拼搏,經(jīng)過了近9年的努力,終于實現(xiàn)了24公里的調水總干渠引水隧洞全線貫通,為工程后續(xù)任務的實施奠定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