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衍才(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zhèn)農技站271600)
辣椒疫病發(fā)生規(guī)律與防治措施
馬衍才
(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zhèn)農技站271600)
辣椒疫病是辣椒主要的真菌性病害之一,在辣椒整個生育期均可發(fā)病,但以辣椒掛果后最易受害。疫病除危害辣椒外,還可危害番茄、茄子、黃瓜等蔬菜作物,常引起大面積死株。辣椒疫病對辣椒的產量、品質影響極大,發(fā)病嚴重時可減產50%以上,甚至絕收,經濟損失較大,嚴重影響菜農的種植積極性?,F(xiàn)將辣椒疫病發(fā)病癥狀、發(fā)病規(guī)律及綜合防治措施介紹如下。
苗期發(fā)病,主要危害根莖,使根莖組織腐爛、病部縊縮,幼苗倒伏,引起濕腐,枯萎死亡。定植后葉片染病,病斑圓形或近圓形,呈暗綠色水漬狀,迅速擴大使葉片部分或大部分軟腐,干燥后病斑變成淡褐色,葉片脫落。莖部受害出現(xiàn)暗褐色條狀病斑,邊緣不明顯,條斑以上枝葉枯萎,病斑呈褐色軟腐,潮濕時斑上出現(xiàn)白色霉層,擴展后病斑加長,后期病部變?yōu)楹诤稚?,皮層軟化腐爛,濕度大時病部可見白霉,病部以上枝葉迅速凋萎,植株易從病部折斷。果實發(fā)病,多從蒂部或果縫處開始,病斑呈水漬狀暗綠色軟腐,邊緣不明顯,初為暗綠色水漬狀不規(guī)則形病斑,潮濕時病部擴展迅速,很快擴展至整個果實,呈灰綠色,果肉軟腐,病果失水干縮掛在枝上呈暗褐色僵果。
辣椒疫病由辣椒疫霉菌侵染所致。疫病病原菌卵孢子可存活3年以上,主要以卵孢子在土壤中和病殘體上越冬。在適宜溫濕度條件下,卵孢子開始萌發(fā),產生游動孢子,侵入辣椒根部、莖基部、葉部。旬平均氣溫10℃以上即可發(fā)病,27~30℃發(fā)病最快,日照少、空氣濕度大、土壤蒸發(fā)量小的條件下,即可侵染發(fā)病。在辣椒生長期間,病株陸續(xù)產生孢子囊和游動孢子,隨灌溉水和雨水擴散傳播,發(fā)生多次再侵染。病原菌還可通過風雨吹濺和農事操作傳染,引起葉、枝、果發(fā)病。
3.1物理防治
3.1.1選用抗病品種為減輕疫病危害,應選用抗病辣椒品種,如洛椒系列、中椒系列辣椒品種,茄門、同豐37等甜椒品種。
3.1.2苗床消毒選用無病新土育苗或進行床土消毒。每m2可用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g加細土10~15kg拌勻,1/3藥土施入床內,剩余藥土蓋種。
3.1.3加強管理避免與茄科及瓜類作物連作;辣椒開花結果期注意通風透光,防止?jié)穸冗^大;選擇晴天上午澆水,澆水后提溫降濕,避免高溫高濕;勿過量偏施速效氮肥,應適當增施磷鉀肥;及時拔除病株并帶出田外集中處理。
3.2藥劑防治
發(fā)病初期可選用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64%殺毒釩M8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2%克露可濕性粉劑500倍液、40%霜疫靈可濕性粉劑200倍液等防治,隔7~10d噴1次,連續(xù)噴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