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也地/輯
東邊日出西邊雨,南來北往人熙熙。人類的好奇與執(zhí)著,成就了文明、科技。但想象的羽翼再豐滿,也需要科學精神提供飛行動力。我們的科普信條是:從未被假象擊倒,一直在追尋真相。
NO.1
【人看到喜歡的東西為什么眼睛會放光】
“他明明跟我走在一起,路邊只要有個漂亮姑娘走過去,他就會不由自主地盯著看,每次都恨得掐他?!焙芏嗯⒆佣加蓄愃平?jīng)驗,也常因此憤憤不平。男人為何看到美女就會雙眼放光?
科普一下:這要說到人眼睛的成像原理。瞳孔是虹膜中間的一個漏洞,負責把光線透入到視網(wǎng)膜上。其物理功能是光線變強的時候,瞳孔就會縮小,以防過強的光線刺激視神經(jīng);光線變?nèi)醯臅r候,瞳孔就會放大,盡量讓更多的光線投射到視網(wǎng)膜上,以獲得清晰成像。這一切動作都是由控制虹膜的平滑肌完成的,而平滑肌只受神經(jīng)系統(tǒng)控制,無論你怎么努力,也不能進行主觀控制。實驗證明,人在看到喜歡的東西時,瞳孔會放大,以保證多看一些美好的景象;而看到不喜歡的東西時,瞳孔則會縮小,以盡量避免受到負面刺激。所以,看見美女肯定眼睛睜大,驚嘆不已。
NO.2
【交心的話為何少了】
中國社會科學院一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僅38.9%的年輕人每天都與家人交流,每周交流不到一次者達32.4%,其中超四成受訪者認為“關愛大家心里都知道,不必刻意表達”,還有兩成人羞于表達情感。
科普一下:交流漸少的原因,首先是社會流動加速,人際關系淡化;其次是生活節(jié)奏加快,工作本身已經(jīng)很累,沒太多精力跟旁人交流;再次是社會物欲橫流,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彼此渴望理解和關愛,卻吝于主動付出。最后,網(wǎng)絡、手機等溝通方式增多,大家足不出戶就能與朋友聊天,自然沒心思在茶余飯后坐在一起拉家常。人是社會性動物,需要情感的交流和互動,建議大家脫離網(wǎng)絡,多多面對面溝通。任何東西都是越分享越少,除了愛和智慧。
NO.3
【遇難題拍腦門】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遇到麻煩或困惑時,拍一拍腦門有時也會產(chǎn)生靈感。這是為什么呢?
科普一下:科學家發(fā)現(xiàn),大腦的邊緣系統(tǒng)主要是控制人的情緒反應的。在靠近腦門的地方,有一個名為扣帶前回的部位,是主管認知與情緒的,在解剖上屬于邊緣系統(tǒng),這個扣帶前回就是人頓悟和靈感爆發(fā)的“發(fā)動者”。
拍腦門的作用其實就是幫助扣帶前回盡快“啟動”,好像對心跳停止者按壓前胸以復蘇心跳,以此刺激扣帶前回,使其生物電的活動增強,盡快地啟動頓悟和靈感過程,這樣人才會突然靈光閃現(xiàn),豁然開朗。因此,在腦門這兒施加點力以產(chǎn)生靈感是有道理的。
NO.4
【人們?yōu)槭裁磳幵赶嘈胖{言】
人們在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沒有根據(jù)的謠言。這個時候,如何讓人相信正確的事實?人們?yōu)槭裁磿嘈乓患虑闉檎?,而不是其他事實?對那些誤信了謠言的人,讓他們改變自己的觀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時候辟謠的努力還會帶來相反的效果。
科普一下:對于這個問題,心理學家有一套解釋。在日常的溝通中,人們有一個“隱性的規(guī)范”,即默認對方跟你說的話是真誠的、重要的、清晰的,除非有顯著的反面證據(jù)讓你對此產(chǎn)生懷疑。換句話說,“相信”是人類理解一件事情的必要前提。即便人們能夠意識到錯誤信息被糾正,強烈的信念也會影響他們的判斷。為什么會這樣?科研人員提出了許多不同的猜測,目前并沒有一致的答案。不管原因為何,一個沒有疑義的事實是,對已經(jīng)接收了錯誤信息的人來說,讓他們回復到從未接觸過的狀態(tài),是極為困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