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善
(武漢商學院 信息工程系,湖北 武漢 430056)
隨著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和通訊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每隔幾年新一代的設備就出現(xiàn)了,新工具、新軟件也隨之不斷推陳出新。為了跟上各項新技術的發(fā)展步伐,數字化校園需要不斷地進行投入與升級,加上數字化校園設備價格都較高,給高校數字化校園投入帶來了較大的經濟壓力。高校采取何種模式建設數字化校園、怎樣利用優(yōu)勢技術適當地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如何整合資源使數字化校園資源效益最大化?是當前需要迫切研究與解決的問題。
(1)數字化校園的概念。從廣義上來講,數字化校園是以網絡為基礎,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實現(xiàn)從環(huán)境(包括設備、教室等)、資源(如圖書、講義、課件、信息等)、到活動(包括教學、管理、服務、辦公等)的全部數字化,在傳統(tǒng)校園的基礎上構建一個數字空間,以拓展現(xiàn)實校園的時間和空間維度,從而提升傳統(tǒng)校園的效率,擴展傳統(tǒng)校園的功能,最終實現(xiàn)教育過程的全面信息化,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科研和管理水平的目的。將高校建設成為既面向校園內部,又也面向校園外部(社會)的一所超越時間和空間的虛擬大學。
(2)數字化校園的特征。數字化校園的關鍵特征主要有:一是數字化校園是以網絡技術為基礎的學校信息化高度集成的綜合應用系統(tǒng);二是數字化校園是以信息設備的互聯(lián)運行為技術支持的,以學校應用軟件和教育資源為核心,以構建現(xiàn)代教育模式為目的;三是數字化校園要為學校信息化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包括教學、管理、辦公、科研、信息交流和通訊等;四是數字化校園建設是對學校的未來進行重新定位和設計。
目前,我國一些高校數字化校園的建設可歸納為三種模式。
(1)自行開發(fā)建設模式。這種模式主要由學校管理部門和技術人員進行需求調查研究,然后根據調研結果和需求實際,建設網絡基礎設施,技術人員設計管理應用軟件、開發(fā)信息系統(tǒng)管理與服務平臺,建設各種信息資源庫。
(2)供應商提供模式。這種模式一般是通過招標的方式,選擇一家具有豐富設計和開發(fā)高校數字化校園建設經驗的校園網供應商,由該供應商提供專業(yè)的實施隊伍,由他們負責校園網的全部建設,包括基礎設施硬件、軟件管理平臺、數字化的高校教育資源、數字化的高校教育活動等。
(3)合作開發(fā)模式。這種模式是選擇一家具有豐富行業(yè)經驗的系統(tǒng)集成校園網供應商,由其對高校的教學與管理進行深入的、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提出校園網的設計方案和總體規(guī)劃,編制詳細的項目需求任務書,幫助高校來完成校園網的分析與設計。
從數字化校園的功能可以看出:數字化校園功能基本上覆蓋了高校的教學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尤其是一卡通、教師辦公上網、學生宿舍上網、遠程教育、公共數據庫等,比起傳統(tǒng)的高等教育具有明顯的效益回報。如湖北省,大部分高校與全國其他高校一樣都建設了自己的數字化校園,采用了一些不同的建設模式。
(1)高校獨立建設數字化校園、獨立運營教學與管理資源模式。這種模式由學校獨立負責教學資源、軟硬件、教學管理、后勤服務、一卡通、數字化圖書館等建設工作和運營工作;能夠確保高校整體教學管理的平穩(wěn)運行。湖北省有部分高校采用此種模式。這種模式對高校的資金規(guī)模、綜合實力和技術力量的要求都比較高。由于前幾年高校都處在快速發(fā)展時期,大部分高校都有銀行貸款支持。表面上看資金是比較充足的,有能力花數千萬元資金投入數字化校園的建設。例如,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大學基本上都是采用這種模式。
(2)高校與企業(yè)合作全部共建或部分項目共建模式。高校主要負責數字化校園的主要核心設備、圖書館和管理系統(tǒng)等資源建設,基礎設施的資金投入、技術支撐和市場運作則由企業(yè)完成。這種合作共建模式有利于發(fā)揮高校與企業(yè)的各自優(yōu)勢,缺點是高校有時部分資源將受制于企業(yè)。湖北工業(yè)大學、武漢工程大學、湖北工程學院等高校采用該模式。
(3)企業(yè)或網通公司單獨建設。對學校資金緊張或困難的高校,企業(yè)或網通公司通過提供光纖、寬帶、主交換機等設備,減少或不要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利用高校的學生資源優(yōu)勢,獲取相應的收益。湖北省的高校采用這種模式的較少,僅有少數職業(yè)技術學院。
(4)建設方式分析。從在湖北省部分高校調研來看,采用第一種模式建設數字化校園的不多,大多數高校采用第二種模式或者部分交叉的模式進行項目建設,第三種模式的極少。但是,即使是采用的第一種模式建設了數字化校園,也或多或少地有部分項目采取了合作共建模式,尤其是數字化校園中的一卡通項目,基本上都是是高校的開戶銀行投入了部分資金參與建設。
(1)產權年限制模式。目前,湖北省高校數字化校園的接入商基本上都是網通、移動等企業(yè)。一方面給高校提供了相關服務,另一方面也為提供商提供了無限商機。按照“資源”概念,學校學生就是企業(yè)利潤的資源,學校教師也是企業(yè)資源的“目標”。如何利用好“資源”與企業(yè)進行合作、利用企業(yè)與高校合作,共建數字化校園是一項重要經濟活動,但這種合作共建模式不同于上述的三種模式。大學生的消費基本上有三大塊:一是學生宿舍網絡的消費;二是學生的手機集團消費;三是學生的生活費及零花錢的存儲與消費。利用這些消費可構建這樣一種模式:將學生的手機與網絡等捆綁一起,數字化校園的基礎設施如校園內的弱電管道、網線等由運營商來承建,其產權可根據資源多少、投入大小來確定產權的期限,產權到期以后,可重新評估確認投資項目,這就使高校利益得到了最大化。如湖北科技學院數字化校園的基礎設施項目就是采取此模式建設的。目前湖北省所有的高校都建設了一卡通項目,這個項目最大的特點就是大學生的商務消費,完全可采用與銀行合作共建模式,所有的一卡通終端消費設備可由銀行來投資建設,根據學生規(guī)模和消費水平,銀行確定自己的回收期,到期后產權全部歸學校所有。該模式的最大特點是高校利用大學生的資源優(yōu)勢,與企業(yè)共同受益,降低數字化校園的建設成本和運行成本,并且將來數字化校園的運行又不受制于某個企業(yè)。
(2)會員制模式。中國教育科研與計算機網是采用企業(yè)管理運行模式,由政府每年投入一定的運行經費,資金缺口與賽爾網絡公司共同承擔,湖北省的CERNET網的出口在武漢大學。湖北省大部分高校都已加入了CERNET網。從一部分高校的圖書館查詢可以看出,各圖書館重復購置的文獻資源現(xiàn)象嚴重。例如,湖北省多數高校重復購買了多種期刊數據,還有重復開發(fā)的教學資源、辦公系統(tǒng)、精品課程、管理軟件等就更多了。有效益的模式應該由政府管理部門來引導,各高校采取強強合作,建立會員制、共享資源,在相同的標準下,各類高校合作共建項目,減少重復建設和資金投入,充分發(fā)揮教育科研網的作用與效益。
(3)托管或者租賃模式。當前,網通企業(yè)投入了大量資金,開展了網絡設備與空間的托管或者租賃業(yè)務??紤]到今后網絡設備的更新升級速度較快,如果學校的辦學規(guī)模不大,資金比較困難,如僅為滿足學校的網頁游覽以及一些簡單的管理任務,可采用網絡設備托管或者存儲空間租賃的模式。同時還應正確處理好新舊設備的問題,避免造成浪費。隨著IT技術的發(fā)展,數字化校園建設將會出現(xiàn)新的建設方案和發(fā)展方向,高校數字化校園建設課題也需要不斷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