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具的一般拆卸順序是:先由整體拆成總成,由總成拆成部件,再由部件拆成零件;由附件到主件,由外層到內層。而不同類別、不同型號農機具由于各有結構原理的特點,故在拆卸程序上各有獨特之處。因此,首先要熟悉農機構造,才能做到正確拆卸。
1 拆卸原則與注意事項
(1)能不拆就不拆。對于不需拆卸檢查就可以斷判零部件是否符合技術要求的,那就不必拆。例如噴油泵可在試驗臺上進行總成試驗與檢測,如果油壓和額定轉速下的供油量及噴霧質量符合技術要求就不必拆卸。這樣不僅減少拆卸工作量,而且能延長零件使用壽命,因經多次拆裝的配合件反而會加速零件磨損。但是,對于不拆難以診斷其技術狀態(tài),或初步檢查后認為有故障或有懷疑的部件,那就必須拆開,以便進一步檢查或修理。
(2)使用合適的拆卸工具。農業(yè)機械在拆卸中要盡量使用專用拆裝工具,起吊大型零部件要用起重運輸設備,以提高生產率,確保安全生產。拆螺栓、螺母時,要選用尺寸合適的固定扳手,盡量避免使用活扳手。在拆卸襯套、齒輪、皮帶輪和軸承時應使用合適的拉力器或壓力機。拆卸時要避免猛打猛敲,以免零件損傷或變形。
(3)核對記號及做好記號。拆卸時就要為裝配作準備,拆卸中對零件在制造或裝配時所做的記號要加以核對和辨認,對沒有記號而相互有配合關系的零件,要用電火花筆或油漆在零件的非工作面上做出必要的記號。如氣門、軸瓦、定時齒輪、最終傳動大小齒輪、曲軸和飛輪、連桿和連桿瓦蓋等需做出記號,以便裝配時按記號配對,保持零件原來的配合關系。
(4)分類存放拆卸件。為了提高裝配效率和保證裝配的正確性,拆卸的零件存放應做到:①按零件的大小和精度分別放置。②需用不同清洗液和不同方法清洗的零件分別放置,如鋼與鑄鐵件、鋁質零件、橡膠件、皮質件等。③同一總成或部件的零件應集中在一起放置。④配對的零件或不應分開的零件放在一起。⑤易變形或易丟失的零件、墊片等單獨放置。總之,拆下的零件要有固定的位置存放,分類清楚,便于查找。小的零件可以放在箱子里,大的零件可放在格架上,笨重的零件如后橋體、變速箱體等可放在低支架上。切忌大小粗精不分地堆在一起,這樣不僅易造成丟失、損壞,給裝配帶來麻煩,而且影響裝配質量。
2 螺栓連接件的拆卸
(1)螺紋連接件的拆卸。拆卸螺紋連接件往往由于方法不正確或工具使用不合適,而造成損壞。例如扳手的開口寬度大于螺栓(螺母)六角頭寬度,把螺栓(螺母)六角頭梭角擰圓;起子頭厚度與螺釘凹槽不符把螺釘槽邊擰壞;無合適拆卸工具時用錘子、鑿子鑿螺栓(螺母)六角頭邊緣致使螺栓螺母損壞;不了解螺紋方向擰反致使螺栓、螺釘折斷等等。所以拆卸時必須用合適的固定扳手或套筒扳手,一般不宜用活扳手,同時要按一定方向加一定的力矩,當拆卸有困難時應進行分析不能盲目動手。
(2)銹死螺栓(螺釘)螺母的拆卸。當用一般扳手(起子)拆不下螺紋連接件時,應對拆卸部位進行清洗,仔細觀察有無防松裝置或螺紋有無損壞。若遇到這種情況,應去掉防松裝置并用機械加工方法恢復原螺紋后再拆卸。如果無上述現(xiàn)象而拆不開,可能因螺紋在長時期壓力作用下產生吸附現(xiàn)象,或因氧化生銹而使兩者粘合在一起,這時可用以下方法進行拆卸。①慢慢擰入螺栓(螺釘、螺母)1/4圈,再退出,反復擰緊擰松,即可逐步擰出。②用手錘輕輕敲擊螺母(螺栓)六角頭四周,然后擰出。③把螺栓(螺釘、螺母)四周清理干凈,然后滴幾滴煤油在螺栓(螺釘、螺母)上,再用手錘輕輕敲擊螺栓(螺母)六角頭四周,螺栓(螺釘、螺母)就能擰出。④用上述方法都不能拆開時,可用噴燈加熱螺母,使螺母受熱膨脹,趁螺栓受熱較少時,迅速擰松。
(3)斷頭螺栓(螺釘)的拆卸。①在螺栓(螺釘)上鉆孔,然后打人多角淬火鋼桿擰出。②在螺栓(螺釘)上鉆孔攻反螺紋,然后用反螺紋的螺栓擰出。③在斷頭螺栓(螺釘)上加焊螺母,然后用扳手擰出螺栓(螺釘)。④用鉆頭把整個螺栓(螺釘)鉆除,重新鉆孔,攻螺紋。
(4)螺栓(螺釘)組的拆卸。①首先將各螺栓(螺釘)都擰松1~2圈,然后逐一拆卸,以免應力集中在一個螺栓(螺釘)上,造成拆卸困難或零件變形。②按對角線對稱拆卸,以防止零件變形損壞。③將處在難拆部位的螺栓(螺釘)先擰松或擰下。
3 靜配合件的拆卸
靜配合件的拆卸須用專用工具,不得用手錘打壞零件。
(1)加力部位必須正確。例如從軸上拆下軸承時,使用專用工具的加力部位應在軸承內座圈上。
(2)加力要均勻。專用工具的加力要施在受力面的中心;同時注意拆卸的方向。
(3)拆卸前對被拆件要作檢查。拆卸前要檢查連接件上有無銷子、螺釘?shù)妊a充固定裝置;若有銷子、螺釘?shù)葢劝阉鹣?,以防止靜配合件拆卸時損壞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