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ical Observation of 206 Cases with Luteinized Unruptured Follicle Syndrome by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2-688X( 2015)03-0195-03
收稿日期:2015-06-03
作者單位:洛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河南洛陽471000
作者簡介:張留香( 1964-),女,河南洛陽人,主治醫(yī)師,從事中醫(yī)婦科臨床工作。
卵泡未破裂黃素化綜合征( luteinized unruptured follicle syndrome,LUFS)是指卵泡成熟但不破裂,卵細胞不能排出而原位黃素化,形成黃體并分泌性激素,體效應器官發(fā)生一系列類似排卵周期的改變 [1]。卵泡未破裂黃素化因排卵異常,影響受孕能力導致不孕,是導致不孕的常見病因之一。中醫(yī)認為腎虛為本病的基本病機 [2],患者陰陽失衡、氣滯血瘀均可引起卵泡不破裂黃素化。西醫(yī)認為發(fā)病機理可能與內分泌失調、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卵巢周圍組織炎癥、黏連以及精神心理因素有關,其中內分泌失調是導致女性不孕的關鍵因素 [3],也是LUFS的主要原因。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采用中醫(yī)辯證施治結合HCG注射的方法,治療LUFS患者,取得滿意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6例LUFS均來自我院中醫(yī)婦科不孕癥患者,輸卵管造影提示正常,婦科檢查無陰道炎及盆腔炎;男方精液常規(guī)檢查正常; B超提示連續(xù)兩個排卵周期卵泡未破裂。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104例,年齡( 33.6±8.6)歲,共觀察386個排卵周期;年齡( 33.1±8.2)歲,共觀察394個排卵周期。兩組資料年齡、排卵周期、次數(shù)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1.2觀察方法 兩組LUFS患者均用B超監(jiān)測不超過6個排卵周期。根據(jù)患者月經周期情況,月經前16 d或卵泡成熟前2 d開始B超監(jiān)測卵泡,觀察卵泡大小、數(shù)目、形態(tài)、內部回聲、生長速度、破裂情況、盆腔積液情況,詢問有無小腹脹痛、頭暈、惡心等卵泡過度刺激征(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情況。根據(jù)卵泡發(fā)育速度及大小每日或隔日監(jiān)測1次。
1.3治療方法 LUFS在卵泡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卵泡自然發(fā)育至成熟卵泡;另一種是未自然成熟卵泡,用藥物促使卵泡成熟。對內分泌失調引起的月經不規(guī)律,無卵泡發(fā)育或卵泡發(fā)育不良,要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應口服炔雌醇環(huán)丙孕酮片以降低促卵泡生成素、睪酮值;伴有胰島功能抵抗應口服二甲雙胍降低血糖;同時注意控制飲食、加強體力活動,消耗脂肪、體能,降低體質量;泌乳素增高可口服溴隱亭;促卵泡生成素偏低時,可口服戊酸雌二醇片周期治療,同時口服中藥補腎疏肝,健脾燥濕調節(jié)內分泌。讓患者克服焦慮、緊張情緒,保持樂觀、輕松的心態(tài)。對照組: B超觀察排卵周期,卵泡發(fā)育至18~25 mm時,肌肉注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 5 000~10 000 U,隔日再次B超監(jiān)測卵泡,如果卵泡未破裂,無OHSS,再次肌肉注射HCG10 000 U。卵泡增大至28 mm以上或成熟卵泡數(shù)目超過3個以上時,停用HCG。觀察組除HCG的方法同對照組外,月經干凈后口服中藥補腎疏肝,養(yǎng)血活血。藥方組成由六味地黃丸和逍遙散加減:熟地黃、山藥、山萸肉、枸杞子、菟絲子、炒杜仲、柴胡、炒白芍、茯苓、牡丹皮、當歸、桃仁、益母草。陰虛明顯加玄參、麥冬,陽虛明顯加仙靈脾、巴戟、桂枝。卵泡成熟時口服中藥補腎溫經,祛瘀散結,采用《金匱要略》溫經湯加減:桂枝、吳茱萸、當歸、炒白芍、川芎、丹皮、西洋參、麥冬、半夏、甘草、鱉甲、皂角刺、桃仁、茯苓。氣虛加黃芪,陽虛明顯,性欲淡漠加巴戟、仙靈脾。排卵后停服中藥。如果卵泡黃素化或排卵后并發(fā)OHSS可服中藥至月經來潮。
1.4診斷標準 參照《實用中西醫(yī)結合不孕不育診斷學》 [4]的診斷標準和《婦科疾病診斷標準》 [5],卵泡未破裂黃素化綜合征的診斷標準定為:①基礎體溫雙相。②預計排卵期,連續(xù)B超檢查,卵泡增大至18~25 mm,72 h內仍不縮小或消失,或繼續(xù)增大而BBT已升高,或卵泡體積正常大小,但不破裂,成熟卵泡壁逐漸增厚,卵泡液回聲增強,卵泡逐漸縮小,月經前后卵泡消失。③卵泡未破裂,但宮頸黏液顯示黃體期改變,血清孕酮>3 μg·L -1。
1.5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使用SPSS 15.0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進行χ 2檢驗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治療情況比較 觀察組組104例患者,促排卵治療386個周期,排卵317個周期,排卵比例82.12%;對照組102例患者,促排卵治療394個周期,排卵266個周期,排卵率67.51%。觀察組排卵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1)。對照組排卵期出現(xiàn)腹脹、腹痛45個周期,出現(xiàn)頭暈、惡心15個周期,排卵期盆腔積液平均深度15.3 mm,排卵期腹水2人次,總不良反應62次,OHSS發(fā)生率15.74%。觀察組排卵期出現(xiàn)腹脹腹痛28個周期,出現(xiàn)頭暈惡心6個周期,排卵期盆腔積液平均深度10.1 mm,排卵期腹水0人次,總不良反應34人次,OHSS發(fā)生比例8.8%。觀察組發(fā)生OHSS者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1)。觀察組104例患者,治療后妊娠87例,妊娠率83.65%;觀察組102例患者,治療后妊娠60例,妊娠率58.82%。觀察組妊娠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1)。
3 討論
LUFS是不孕癥患者中常見的排卵障礙。西藥CC、HCG在促排卵過程中用藥不當或遇有高度敏感反應患者易發(fā)生OHSS。在接受促排卵藥物的患者中約20%發(fā)生卵巢過度刺激征,其原因與多個卵泡發(fā)育、血清雌二醇過高有關,也與HCG應用有關。輕度表現(xiàn)為腹部脹滿、卵巢增大,重度表現(xiàn)為腹部膨脹,大量腹水、胸水,血液濃縮,肝功能損害、電解質紊亂 [6],甚則危及生命。中醫(yī)認為腎主生殖,卵子的正常排出有賴于腎陽的鼓動 [7]。腎虛可致血瘀,腎陽虛失卻溫煦,血瘀不行,瘀阻脈絡而致血瘀 [8]。腎虛必兼血瘀,血瘀加重腎虛 [9]。LUFS與腎陰陽轉化不利、腎虛血瘀密切相關。肝主疏泄,肝郁則氣滯,氣滯則血瘀,氣滯血瘀則卵泡排出受阻而致卵泡黃素化。中醫(yī)常以腎氣虧損、血瘀氣滯、沖任失調論治。
月經周期分為:行經期、經后期、經間期(排卵期)、經前期 [10]。經后期血海空虛漸復,子宮藏而不瀉,呈現(xiàn)陰長的動態(tài)變化。陰長,是指腎水、天癸、陰精、血氣等漸復至盛,呈重陰狀態(tài)。腎陰增長,陰中有陽。此時以滋腎疏肝為主,佐以補腎陽,使機體盡快達到重陰,促使卵泡成熟。經后期用方為六味地黃丸與逍遙散的加減,六味地黃丸是《金匱要路》的腎氣丸去桂枝、附子所組成。功用是滋補肝腎。逍遙散疏肝解郁,是治療月經病的常用方劑。方中熟地黃、山藥、山萸肉、枸杞子、益陰補腎,菟絲子、炒杜仲溫腎陽以補腎陰。柴胡、炒白芍疏肝柔肝,茯苓健脾利濕,使補而不滯,當歸、桃仁、益母草、丹皮養(yǎng)血活血,此方在經后期以補腎養(yǎng)陰為主,輔以補腎陽、疏肝、化瘀之品,促使機體陰漸長,最終達到“重陰”階段。也就是補腎疏肝使卵泡正常發(fā)育至成熟期
經間期是腎之陰精發(fā)展到重陰轉陽的轉化時期。此時應補陽為主,兼滋腎活血散結。促使重陰轉陽,達到卵泡破裂,卵子排出?;钛{經,可促進卵泡發(fā)育,恢復正常排卵功能 [11]。因此,治療LUFS,應該調理陰陽,補腎疏肝,祛瘀散結。經間期(排卵期)是重陰轉陽,陰盛陽動之際,是種子“的候” [10]?!督饏T要略》之溫經湯溫經散寒、祛瘀養(yǎng)血,能促使機體重陰轉陽,卵泡破裂。溫經湯是現(xiàn)有文獻記載的第一條調經種子方,被稱之為調經祖方。方中吳茱萸、桂枝溫經散寒,通利血脈;當歸、炒白芍、川芎養(yǎng)血活血;麥冬、西洋參養(yǎng)陰益氣,增加排卵時的鼓動之力;丹皮活血祛瘀;半夏通降胃氣散痰結;加鱉甲、皂角刺軟堅散結;甘草調和諸藥;桂枝、茯苓、桃仁、丹皮、芍藥為桂枝茯苓丸的組方,有活血化瘀,緩消癥塊作用。此方溫經散寒、助陽,有利于重陰轉陽,養(yǎng)血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有助于卵泡破裂,卵子排出。同時活血化瘀還能抑制或減輕OHSS的癥狀。活血化瘀法能夠有效地降低LUFS患者卵巢動脈血流阻力指數(shù),使卵巢動脈擴張,導致舒張期流速增加,血流量增加,有效地改善LUFS患者卵巢動脈的血流灌注,促進成熟卵泡排出。從而提高排卵率和受孕率 [12]。對妊娠情況,補腎活血中藥周期療法的療效隨時間增長而增加 [13]。從補腎的角度治療可調節(jié)患者的性激素水平 [14]。
中藥加HCG聯(lián)合治療LUFS,提高了排卵率,減輕或消除了OHSS的癥狀,使病人減輕了肉體痛苦和經濟負擔,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