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介紹中國各地美食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自播出至今一直受到極大的關注,其中有一段話訴說著外人對故鄉(xiāng)的牽掛:“無論腳步走多遠,在人的腦海中,只有故鄉(xiāng)的味道,孰悉而頑固,它就像一個味覺GPS 定位系統(tǒng),一頭鎖定了千里之外的異地,另一頭則永遠牽絆著記憶深處的故鄉(xiāng)?!?/p>
雁舍餐吧的主人來自湖南,在北京奮斗10 年,本想在2014 年收拾行囊衣錦還鄉(xiāng),卻機緣巧合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餐飲品牌,也因此打消了還鄉(xiāng)的念頭,決定在北京邁向第二個10 年。加之在北京CBD 這個讓人瘋狂的地方,打造一個有媽媽味道的溫馨角落是很多人的夢想。在這種情況下,才有了這個以“雁巢”為靈感概念的湘食餐吧。
餐吧空間以雁巢為概念的來源,將樹林與鳥屋兩個主題以簡約、樸實的手法虛實表現在空間之中。虛,大量抽象化的樹枝形成了一片樹林,分割了幾個用餐區(qū)域,讓人們有身處都市叢林用餐的感受。實,設計師在所有的實體墻面開出鳥屋形狀的樹洞,食客以鳥的視角透過這些鳥屋樹洞看到樹林,將會是一種特別的體驗,有些鳥屋樹洞則組成為書架。餐吧整體基調有著當代北歐設計的簡約與樸實,這樣的環(huán)境恍惚間會讓人覺得這里是個咖啡西餐吧,而實際上賣的卻是再家常不過的中國湖南家庭料理。設計師希望藉由餐廳環(huán)境隱約透露出北歐福利國度的安全感,再配上有著媽媽飯菜香的家常美食,讓身處在北京CBD 的、精神緊張的人們得到最大限度的放松。
Mother's Taste Corner
在北京CBD,每年來自各地的人們就如成群的大雁來此棲息。北京CBD,這個讓人帶著夢想而來的地方,“雁舍”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帶著故鄉(xiāng)家的味道以及家一般的體驗感,等待著渴望獲得喘息空間的人們。
餐飲空間也是同樣的道理,500 家分店,每家店環(huán)境都一模一樣,這樣的風險就像是將全部資產都投在一支股票上一樣。
利旭恒
古魯奇公司設計總監(jiān)、創(chuàng)辦人,英國倫敦藝術大學、榮譽學士。:您設計的餐飲空間,想要表達什么思想?
雁舍:這些年古魯奇設計包裝了超過300 家餐廳。餐飲是個古老的行業(yè),世界上最古老的Stiftskeller 圣彼得餐廳建于803 年,一直矗立在圣彼得修道院里,它是由查理曼大帝的追隨者、修道士學者Albuin 首先記錄下來的。幾個世紀以來,該餐廳經歷了無數次整修和擴建,但有些餐室還是保留了當時的巴洛克風格以及古老的樹狀大吊燈,其服務過的皇室、高官及名人也是不計其數。因此有些餐廳賣的是老字號,賣的是文化?,F在大多數餐飲品牌沒有老字號襯托,新餐廳則需要有自己的主題與個性,商務宴請的會所,星級酒店里的高檔餐廳,流行潮流的餐廳酒吧,貼近生活的快餐或面館,這些新餐廳有的賣的是老板個性,有些賣的是品牌夠潮,更多餐廳賣的是各類的體驗。餐廳不同的訴求點帶來市場的相對活潑,這也是我們設計人所樂見的。:當您在為餐廳做設計創(chuàng)作時,會考慮哪些因素?
雁舍:餐飲空間也是商業(yè)設計的一環(huán),因此在創(chuàng)作設計時“餐廳的定位”是我考慮的最大因素。簡單來說如麥當勞就有著鮮明的定位,所以麥當勞有著活潑色彩豐富的室內空間。因此,設計創(chuàng)意隨著餐廳定位而走,最終形成一個最合適的設計。但現在許多中大型連鎖店面臨的一個嚴重的問題,股票基金公司告訴我們投資不能只放在一個籃子里,降低投資風險最好將自己的財富均衡的投資在多個標的。餐飲空間也是同樣的道理,500 家分店,每家店環(huán)境都一模一樣,這樣的風險就像是將全部資產都投在一支股票上一樣。因此這兩年許多連鎖餐飲如星巴克,不僅將店鋪改得有型有款,而且設計出如小區(qū)型、A 級商場型、B 級商場型、形象店型、街邊店型,多種型態(tài)店鋪搭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