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雪
古人說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古人講究游學,這是很有道理的。司馬遷游歷天下而成就了《史記》,酈道元游歷天下而完成了《水經(jīng)注》,這都是游出來的成果?!端?jīng)注》也是我國游記文學的開創(chuàng)者,對后世游記散文的發(fā)展影響極大。
游記既是“記”,也就是記敘文的一種,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這些要素,只不過是用記敘文這種體裁,來記錄自己的游歷。從所寫的內容來看,游記可以分為很多種:以記錄行程為主的記敘型游記,以抒發(fā)感情為主的抒情型游記,以描繪景物、景觀為主的寫景型游記,等等。
有的同學可能想到了,吳承恩的那部《西游記》算不算游記?你還真別說,寬泛一點兒來看,它還真算是游記,或者說游記體小說。大家都知道,《西游記》里唐僧的原型,是西去取經(jīng)的玄奘。唐玄奘從印度取經(jīng)后回到大唐,口述了一部《大唐西域記》,記錄了取經(jīng)途中的種種風土人情、奇聞趣事。另外還有一位道士,叫丘處機(就是金庸的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中有名的那個丘道長),他也寫過一部《西游記》,這一部可就是貨真價實的游記了——它記錄了丘處機西上蒙古覲見成吉思汗的經(jīng)歷。到了元朝,有一個叫馬可·波羅的意大利人,跑到中國來游玩,寫了一部《馬可·波羅游記》,這大概是第一部外國人寫的中國游記。到了明代,有一位叫徐弘祖(號霞客)的地理學家、旅行家,他游遍了中國大江南北的山山水水,寫了一部相當有名的《徐霞客游記》。至于其他的游記名篇,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
當代作家寫游記比較有名的有余秋雨,他寫過一部《行者無疆》,那是他在歐洲26個國家96個城市的游記隨筆。諸如此類的作家作品相當多,大家有機會可以找來讀一讀。新浪博客上有一位桂林姑娘,住在意大利,寫了很多有意思的游記,我這里摘錄一則,大家來欣賞一下。
意大利:媽媽島的春日幻境
今年春天來得很遲,但到底還是來了。
眼見天藍了,花開了,風暖了,我便開始琢磨到哪里走走。要不,周末就去馬焦雷湖?(春來了,心動了,一次隨性的春游該是多么愜意。)
意大利北部是湖區(qū),到處都是大湖小湖。馬焦雷湖(Lago maggiore)的水域面積有212.5平方公里,這在意大利的湖中排行第二(第一是嘎達湖)。但Maggiore在意大利語中的意思相當于英語中的bigger或者biggest,即“比較大”或者“最大”的意思,據(jù)說因此常有小學生在地理考試中出錯:“哪個湖是意大利最大的湖?馬焦雷湖。”多順理成章的錯誤答案啊,也不知道是古代哪個坐井觀天的人給取的坑人的名字。(介紹馬焦雷湖名字的趣聞。)
馬焦雷湖沿岸的莊園別墅不像科莫湖那么多,卻有一處極為霸氣的景觀:博羅梅奧眾島。那是湖中間五個大大小小的島嶼,當年米蘭最為顯赫的貴族博羅梅奧家族把它們買了下來,在上面蓋房子、修花園,砸了大把金子打造私家水上夢幻秘境,其中美麗島、媽媽島、漁夫島現(xiàn)在都成了湖上最著名的旅游景點。(介紹馬焦雷湖博羅梅奧家族經(jīng)營的眾島莊園,意大利——馬焦雷湖——博羅梅奧家族的莊園,這一切已經(jīng)足夠吸引人了。)
其實我這次本來想去美麗島的,那里有意大利最大的水上巴洛克花園,是幾個島中名氣最大的一個。結果本該在美麗島對面的斯特雷莎小鎮(zhèn)停車的我,一不小心油門踩狠了,來到了一公里外叫巴菲洛的小鎮(zhèn)。俺一向是隨性的人,一拍腦袋決定將錯就錯,咱們去媽媽島吧?。ā板e”得有趣,由這個“錯”,引出意大利這些美麗小鎮(zhèn),讓人向往。)
買票上船,也就幾分鐘吧,反正湖上的風還沒有吹夠,就來到媽媽島的碼頭了。(游記的一個特點,就是按空間與時間的順序來寫。這一段是過渡,從對意大利歷史與風景的介紹,進入到現(xiàn)實的游歷中來。)
小島上建筑不多,除了一處宮殿一處教堂,基本就是個大花園。(點出“花園”,下文以此為重點來寫。)我看過別人拍的不同季節(jié)里的照片:長長的臺階上空架著紫藤的長廊,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宮殿下攀緣著玫瑰組成的漫長的花墻,英式花園的草坪上大片濃烈的杜鵑……(這是寫從別人的照片中看到的這個花園的景象。)不過這個遲來的春天剛開了頭,這些都看不到,此時,花園的主角是茶花。(這一句也是過渡,從照片中的風景過渡到寫花園中的茶花?!翱床坏健保髡呓榻B到了,讀者看到了。)園子里到底有多少種茶花,我也搞不清楚,反正到處都是茶花組成的花墻,紅的粉的白的花的,有些花朵大到直徑能有十二三厘米。(描寫島中茶花的顏色與形狀。)本來我拍照的時候還曾經(jīng)搞了些參照物,以區(qū)別那些形色相似,尺寸卻差距很大的品種。最后發(fā)現(xiàn),那么多品種,根本拍不過來。算啦,別學究氣了,隨便拍隨便貼幾張吧?。ā案九牟贿^來”,一句話寫出茶花品種之多、數(shù)量之大。)
園子里有很多顏色各異的虞美人,白的黃的粉的紅的橙的,薄而多褶皺的花瓣在風中顯得特別的柔美。(寫虞美人花的特色。)我老覺得它們像我們小時候用一種皺紙做的花,把皺紙在筷子上卷得緊緊的,兩頭一擠,打開來,就是一瓣又卷又皺的花瓣了……(聯(lián)想到小時候用紙做花的情景,“皺紙做的花”與這虞美人有神似之處。)
今年暖得遲,大多數(shù)杜鵑都還沒有開。但是在園子一角看到這種葉子很大的淡黃色杜鵑,花朵如同一串玉質的鈴鐺,還帶著露水,真真是世外仙株的感覺,很驚艷。(茶花、虞美人、杜鵑,這里寫的杜鵑很有質感,令人讀來有一種如在眼前可以摸得著的感覺。)
園子里的石雕小品大多數(shù)是巴洛克風格的,我喜歡那種曾經(jīng)被精雕細琢過的石頭上爬滿青苔的感覺。(從寫花,轉而寫花園中的石雕。意大利的雕塑藝術,那是世界聞名的。)花園里一處長長的臺階起點旁邊,安放著一對小天使石雕。臺階上空是紫藤花架,一個小天使在吹排簫,另一個小天使頭上是一株很高、開得很瘋的茶花。花樹太大,天使太小,兩者一起拍照則細節(jié)全無,感受不到花的嬌媚也看不清小天使的模樣。我一生氣決定惡搞,撿起一朵落花讓它們扮花癡……(一對小天使,寫得詳細有趣。人的活動與景的描寫相結合,游記之“游”,主客體都突現(xiàn)出來了。)
花開美,花謝亦美。這就是為什么我總覺得滿地落紅的畫面比滿枝繁花看上去更有感情吧。(由花開花落生發(fā)出來的感慨,把握時機抒情,這情就恰到好處。)
其實滿枝繁花也好,滿地落紅也好,甚至遠處連綿的雪山也好,近處碧藍的湖水也好,再加上那個文藝復興時期的華美宮殿里數(shù)不清的珍寶也好,如果僅僅因為這些我就覺得媽媽島美得像夢幻,那我也太沒見識了。(這樣的略寫,以排比句式來列數(shù)島上的奇異之處,更襯托出下文詳寫的內容。)媽媽島最致命的魅力是,不僅你可以悠然自得地穿行在這些美景美物之中,還有不知道多少只多少種穿著禮服拖著華麗長尾巴的鳥族跟你一樣大搖大擺地在其中晃蕩?。◤膶懢暗綄憤u上的鳥類。對鳥兒的這一句描寫,真是令人神往。)剛開始遇到一群這樣的家伙排隊從我面前跑過的時候,我真是驚訝得要命。(“驚訝”一詞,恰如其分地點出了此時的心情。)后來才知道,它們不算什么。當一群孔雀成群結隊出現(xiàn)的時候,連五彩錦雞也黯然失色了。這拖尾太有規(guī)模,太有氣場了!我們的媽媽島之行因為這些孔雀起碼延長了一個半小時,跟在孔雀后面滿地傻轉……(寫孔雀,把它與錦雞對照。)
其實那天看到的最夢幻的場面,是黑白的銀雞在滿地濃艷的落花中覓食。(黑白銀雞,滿地濃艷的落花,這情景太吸引人了。)但這些家伙實在太不給面子了,連人家孔雀都開屏了,它們卻不停地到處亂跑,讓我怎么也抓拍不到好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