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預期一樣,蘋果為了擺脫iPad的頹勢,終于祭出了“殺手锏”——iPad Pro。這個產品定位并不新鮮,包括三星、微軟,在此前已經推出了類似產品,其中被用戶最廣為熟知的便是微軟的Surface Pro系列。
一種觀點認為,蘋果實際上是把競爭對手已經玩剩下的概念重新拿出來,再加以包裝推出了iPad Pro。當然,從生態(tài)布局來看,iOS產品的形態(tài)更為完善了,但對于用戶來說,iPad Pro能夠帶來怎樣的使用形態(tài)、與Surface Pro 3相比哪一款才是最佳的移動生產力選擇呢?
屏幕方面,iPad Pro的分辨率更高,不過Surface Pro 3也并不算差,達到2K標準。iPad Pro搭載了A9X處理器,從演示中可以看到它能夠流暢運行iOS 9的分屏多任務等功能。Surface Pro 3則搭載酷睿i3、i5或i7處理器,在而iPad Air 2則為4000分左右。由此推斷,i7版本Surface3 Pro的性能與iPad Pro旗鼓相當。電池壽命方面,iPad Pro的續(xù)航力為10小時,而Surface Pro 3在測試中為7.5小時左右。
顯然,iPad Pro的使用形態(tài)與Surface Pro 3非常相似,包括鍵盤蓋、手寫筆等等。蘋果也在發(fā)布會上展示了其Office兼容性,旨在突出生產力操作。當然,從本質上來說,iPad Pro依然是一款移動平臺產品,而Surface Pro 3則是一款搭載桌面系統(tǒng)的混合產品,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款超極本。
從應用的角度來說,蘋果iOS諸多豐富的應用程序,在娛樂、移動應用方面占據優(yōu)勢,在手寫筆等配件加入之后,也更容易在繪畫、創(chuàng)意方面實現出色的使用體驗。而Surface Pro 3,則基本類似一款觸摸筆記本,完整的Windows 8可實現更好的生產力體驗,高配版本也可流暢運行一些專業(yè)軟件。
Surface Pro 3可以連接鼠標、外置存儲等常規(guī)PC配件,而一個習慣Windows的用戶想要使用iPad Pro辦公,需要重新學習和適應一些基礎知識,比如其無法直接插入U盤交換資料、移動版本軟件的界面和使用等等,這種上手成本可能并非是辦公用戶所需要的。
iPad Pro售價為799美元起,而Surface Pro 3則約為5300元,相對來說旗鼓相當。但從產品形態(tài)來說,移動定位的iPad Pro價格實在是略貴了一些。
從目前來看,iPad Pro似乎難以成為一款筆記本替代品,而是介于中間定位,通過手寫筆和鍵盤蓋實現類生產力體驗,本質上與三星此前推出的12英寸平板Tab Pro相似。當然,蘋果的優(yōu)勢在于品牌效應和iOS平臺。
Surface Pro 3則是一款真正的跨移動及桌面產品,當然其移動應用體驗一般,但桌面Windows無疑能夠充分滿足用戶的辦公需求,所有桌面軟件均可完美運行,這是微軟在Windows 8時期便主推的混合設備體驗,在Windows 10問世后整體效果則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