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峰/文
2015羊年來了,羊年滋補(bǔ)羊肉,羊肉有助于保持健美體形。羊肉是理想的肉堿來源,這種和氨基酸類似的物質(zhì)能幫助細(xì)胞“燒”掉人體多余的脂肪。
羊肉有山羊肉、綿羊肉、野羊肉之分。古時稱羊肉為肉、羝肉、羯肉。羊肉既能御風(fēng)寒,又可補(bǔ)身體,對一般風(fēng)寒咳嗽、慢性氣管炎、虛寒哮喘、腎虧陽痿、腹部冷痛、體虛怕冷、腰膝酸軟、面黃肌瘦、氣血兩虧、病后或產(chǎn)后身體虛虧等一切虛狀均有治療和補(bǔ)益效果,最適宜于冬季食用,故被稱為冬令補(bǔ)品,深受人們歡迎。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由于羊肉有一股令人討厭的羊膻怪味,故被一部分人所冷落。其實(shí),1 kg羊肉若能放入10 g甘草和適量料酒、生姜一起烹調(diào),既能夠去其膻氣而又可保持其羊肉風(fēng)味。
羊肉為全世界最普遍的肉品之一。羊肉肉質(zhì)與牛肉相似,但肉味較濃。羊肉較豬肉的肉質(zhì)要細(xì)嫩,較豬肉和牛肉的脂肪、膽固醇含量少。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羊肉能暖中補(bǔ)虛,補(bǔ)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養(yǎng)膽明目,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
這里,為您精選了7種“羊食譜”,供您在各種家宴上選用,或許能為您家增添羊年的喜氣。
主料:羊肉(適量)。
調(diào)料:洋蔥、大蒜、鹽、叉燒醬、柱候醬、生抽、料酒、烹調(diào)油、孜然芝麻混合粉、胡椒粉等適量。
做法:1.將羊肉洗凈后切大片。
2.納盆后加入叉燒醬、柱候醬、生抽、料酒及切碎的大蒜和胡椒粉抓均勻。淋上烹調(diào)油封口。
3.加保鮮膜腌上。冷藏腌制3 h以上。
4.洋蔥切片備用。
5.煎盤刷油燒熱。逐一放上腌好的肉片,小火煎香。
6.中間翻面,注意火候,開始煎時肉會出水,之后水分慢慢揮發(fā),小心不要煎煳了。
7.出鍋裝盤,配上切好的洋蔥,撒上孜然芝麻混合粉即可上桌。
小貼士:用不粘鍋或者不粘煎盤都是可以的。
全程把握火候,不要煎煳了。
煎好的肉佐什么料可隨便。
主料:胡蘿卜1根,羊肉900 g。
調(diào)料:水3500ml,蔥切斷,姜片,料酒、鹽適量,香油1小匙,白胡椒粉適量,花椒料包一個。
做法:1.胡蘿卜與羊肉洗凈瀝干,再將胡蘿卜及羊肉切塊備用。
2.將羊肉放入開水汆燙,撈起瀝干。
3.起油鍋,放入適量色拉油,將羊肉放入大火快炒至顏色轉(zhuǎn)白。
4.放水及其他調(diào)味料(除香油、白胡椒粉和鹽外),一起放入鍋內(nèi)用大火煮開。改小火煮約1 h。
5.再放入胡蘿卜繼續(xù)燉0.5 h,放鹽、白胡椒粉和香油調(diào)味即可。
6.喜歡吃香菜和蔥的,吃的時候再放香菜和蔥末。
材料(1人份):蔥、姜、香菜(切末),雞蛋1枚,羊肉片150 g,龍須面1小把,胡椒面、鹽少許。
做法:1.鍋中放少量油,油稍熱后放入蔥姜末。
2.蔥姜煸出香味后,即加入少量生抽熗鍋,隨后加入溫水,再加入胡椒面和鹽調(diào)味。
3.水燒開后下龍須面,把面打散浮起后臥入雞蛋。此時一定要用小火。
4.面和蛋八成熟時,下入羊肉片,打散。
5.羊肉片變白后關(guān)火,撒入香菜末。
主料:羊后腿肉200 g。
輔料:青蒜白 100 g,杭椒 150 g,胡蘿卜、姜、蒜、蔥、辣椒、鹽、料酒、老抽、胡椒粉、淀粉、雞精、油等適量。
做法:1.將青蒜苗切去葉,只剩蒜白。胡蘿卜切片,青椒切片,大蔥切寸段,姜、蒜切末。
2.將羊肉切薄片,用鹽、料酒和淀粉抓勻。鍋燒熱放油,倒入羊肉炒變色,加少許老抽,盛出。
3.鍋再加油,倒入姜蒜末。
4.加入切好的配菜,翻炒,加鹽、胡椒粉,炒勻。
5.把炒好的羊肉片加入鍋中,翻勻,加雞精盛出。
小貼士:將蘿卜和羊肉同煮,然后撈出羊肉,再進(jìn)行烹制,可以除去膻味。
主料:羊肉250 g,白蘿卜 150 g。
調(diào)料:枸杞、大料、大蔥、鮮姜、料酒、鹽、胡椒粉、油等適量。
做法:1.羊肉洗凈,切成5 cm大小的塊;白蘿卜洗凈,切成5 cm大小的滾刀塊,備用。
2.將羊肉塊放入滾水中汆燙片刻,去除血沫,撈出用流動水沖凈。
3.中火燒熱砂鍋中的油,放入大蔥段、鮮姜片和大料爆香,加入汆燙好的羊肉塊,烹入料酒拌炒均勻,倒入適量的清水燒開,轉(zhuǎn)小火蓋蓋兒煮至羊肉七成熟。
4.加入白蘿卜塊、枸杞、鹽和胡椒粉拌勻,繼續(xù)煮至羊肉和白蘿卜軟爛成熟即可。
主料:膘肥羊肉2500 g左右。
配料:雞蛋6個,生姜、洋蔥、蒜、孜然、精鹽、醋、花椒適量,少量淀粉等。
做法:1.將羊肉洗凈切片。
2.用鹽將羊肉腌制0.5 h。
3.將雞蛋打碎加淀粉攪制成糊,加入姜、蔥等調(diào)料,充分?jǐn)嚢?,再將調(diào)制好的蛋液均勻涂抹在羊肉上。
4.把老油(熟過的清油)煎沸后澆淋在羊肉上即可。
小貼士:這道菜的關(guān)鍵在于刀功,切羊肉時一定要按照羊肉的經(jīng)絡(luò)下刀,羊肉要切得薄才易熟,易入味。
吃完羊肉后,在剩下的湯水中加入少許青菜,味道絕對香濃沁脾,口齒留香。
主料:羊肉500 g,豬肉200 g,紅蘿卜 500 g。
輔料:花椒、蔥、姜、花生油、香油、鹽、生抽等適量。
做法:1.羊肉放清水里浸泡一段時間,把血水浸泡出來。
2.沖洗干凈后,切小塊。
3.豬肉和羊肉的比例為3∶7,把切小塊的肥瘦豬肉和羊肉一起放絞肉機(jī)里絞成肉餡。
4.花椒少量用開水浸泡,冷卻后撇出花椒,只留花椒水。
5.將小半碗花椒水分5~6次打入肉餡里,邊攪拌邊打水,打好的肉餡里,加入生抽、適量鹽、1小勺香油、3大勺油攪拌均勻。
6.紅蘿卜清洗干凈。
7.切成絲。
8.剁碎后,用手攥出多余水分,和肉餡放一起,蔥、姜切末后倒入肉餡里,一起攪拌均勻。
9.面和水以2∶1的比例,把水分多次倒入面粉里,和成柔軟的面團(tuán),餳0.5 h。把餳好的面揉搓松軟后,下劑子,搟成皮。
10.包餡。
11.水開后煮餃子。
小貼士:按自家口味,可以在羊肉里加入少量豬肉一起絞碎,豬肉油性大,可以使肉餡更美味,當(dāng)然,喜歡羊肉味道的也可以使用純羊肉,這個隨自己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