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梓桐
錦上添花 大美刺繡
文 梓桐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的玉雕,是大美的呈現。蘇州的園林,有恬美的詩情。蘇州的街道,富寧靜的幻夢。蘇州的刺繡,屬沉靜的創(chuàng)造。蘇州有那么多“此物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見”的美好。蘇州天生就有一種文藝范吧。
蘇州刺繡的藝術之鄉(xiāng),在鎮(zhèn)湖。鎮(zhèn)湖精于刺繡的繡娘,一針一線地繡出屬于自己的藝術世界。一雙紅酥手,一根細絲線,貫穿著蘇州的文明歷史,承載著2500多年的文化底蘊。手指尖的流轉,錦緞上的傾訴,幻化出的是一幅幅精巧無比、色彩斑斕的錦繡世界。和其他鎮(zhèn)湖的繡娘女子一樣,姚琴華刺繡大師也憑借著一雙飛針走線的巧手,充分演繹了蘇繡藝術的精細。
1969年生于蘇州刺繡藝術之鄉(xiāng)——鎮(zhèn)湖的姚琴華,自小便與刺繡有著不解之緣。蘇繡是姚琴華一生中最美麗的情結,1988年高中畢業(yè)后就專心致力于蘇繡事業(yè),也許這是她刻骨銘心的初戀,蘇繡與她是天荒地老般的愛情。刺繡之于姚琴華不僅僅是一項職業(yè),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煙柳畫橋水巷,粉墻黛瓦人家,一架繡繃,十指春風?!奔t酥手下繡針輕舞,柔柔細細的絲線似乎在迎風飛舞。那種纖巧,只有屬于繡娘的手指,才能與心靈相連,才能把每一根若有若無的絲線,穿織成她心里想要的色彩和圖案。無論是人物還是山水,無不體現了江南水鄉(xiāng)那細膩綿長的文化內涵。
《運財》 姚琴華/作
目光在姚琴華的刺繡作品中徜徉,暗自驚嘆:這真的是一幅幅刺繡而不是油畫、水墨畫、工筆畫甚至是照片?這春意盎然,這“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的美麗景色,這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云漫蒼山》云霧繚繞,青山蒼翠;《荷塘清趣》蓮葉田田間,出水芙蓉裊裊婷婷;《運財》中開往春天的列車,滿載希望和財富;《蘆葦品茶圖》瞬間將我們帶回飄渺寧靜悠遠的古代。這些巧奪天工的刺繡作品該是出自怎樣溫婉的江南女子之手?如果不是知道這些作品是美妙絕倫的刺繡,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敢想象這些美妙的刺繡作品是怎樣以針線為筆,錦緞為卷一針一線勾勒而成。藝術是相通的。在姚琴華的刺繡作品中,你會驚訝于刺繡與繪畫完美地融于一體。它們不是繪畫,卻有著繪畫所具有的惟妙惟肖;它們勝似繪畫,因為它們有著畫卷所無法替代的溫度和飽滿。
如果說園林是江南水鄉(xiāng)的代表,那么繡娘則更能代表江南的氣質,是繡娘將古往今來一切的不平之事,一針針繡得平和了,江南才有了這種寧靜的氣質。姚琴華大師在刺繡之路上獲獎無數,但是她從沒想過止步不前。當一根根繡線飛舞,一幅幅繡品成長的時候,姚琴華說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懊褡宓牟攀鞘澜绲??!痹谝η偃A的針線下,鳥語花香、蒼山翠柏、寧靜淡泊的江南水鄉(xiāng)就這樣美好地呈現在世界眼前。
有文描述姚琴華道:“絲絲細線,繾綣三生愛戀;倚夢叩門,擱淺千年情絲。戀上刺繡的女子是寂寞的,每一針,穿越寂寞;每一線,飛舞獨孤。詩情畫意在姚琴華的紅酥手下蕩漾開來,化成了她那嫣笑的模樣。”這也許是對獻身刺繡事業(yè)的姚琴華最好的詮釋了。真心祝愿姚琴華刺繡大師在自己的刺繡之路上錦上添花,繡出大美乾坤。
《古山水》 姚琴華/作
姚琴華
1969年4月23日生于江蘇省蘇州市,現居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qū)鎮(zhèn)湖繡品街188號。蘇州市工藝美術大師,蘇州市民間工藝家,蘇州市姑蘇高技能重點人才,蘇州吳門畫派特聘為刺繡研究員。
2012年就讀于南京大學江蘇省首屆工藝美術高端人才高級研修班,2013年就讀于全國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新發(fā)展高級研修班,2013年就讀于旅游產品策劃與設計高級研修班,2014年就讀于清華美院全國藝術理論與工藝美術創(chuàng)作高級研修班。2014年9月應邀赴俄羅斯、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蘭學術訪問。其作品在國內外的博覽會、工藝美術大獎賽中屢獲金獎。
編輯出版著作:《淺論文化產業(yè)如何實現社會交流和經濟的統(tǒng)一》《論刺繡藝術對現代裝飾畫創(chuàng)作的啟示》《淺論蘇繡及當今研究發(fā)展》《刺繡,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品牌化發(fā)展》《探討近代民間荷包中的蘇繡針法》 《淺談蘇繡對吳文化的傳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