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鳴
(武漢科技大學,湖北 武漢 430000)
閱讀教學是幫助英語學習者提升英語能力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的效率會對學習者的英語學習產(chǎn)生極大影響。
早在1988年Eskey就發(fā)現(xiàn)相對于母語讀者,EFL讀者更多采用自下而上的閱讀模式,也就是EFL讀者更多的注意力會放在低層面的詞句解碼上[1-3]。與此相應(yīng),大量研究也證實,成功的英語閱讀理解首先需要基于一定量的正確的詞匯知識[4-6]。只有在具備一定詞匯知識的基礎(chǔ)上,才能進入高級的釋義、語篇理解階段,并運用各種策略順利完成篇章理解。
而另一方面,由于閱讀是一個復(fù)雜的心理過程,情感因素對整個閱讀過程都有著重要影響[7-8]。作為情感因素的重要變量,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也已經(jīng)被證明與學習者閱讀水平直接相關(guān)。自我效能感是學習者對自己能否完成任務(wù)的一種自我認識或信念[9-10]。具體到閱讀活動中,學習者的閱讀經(jīng)驗對自我效能感會產(chǎn)生重要影響。成功的閱讀經(jīng)驗可以使學習者獲得較強的自我效能感。那么,作為閱讀經(jīng)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EFL閱讀中的詞匯認知對整個閱讀自我效能的影響是否顯著,詞匯認知的高低是否會對自我效能產(chǎn)生顯著影響,將是本研究的探討重點。
本研究的實驗對象來自湖北某省級高校非英語專業(yè)二年級六個自然班。在本次實驗中他們參加了詞匯測試、完成了自我效能問卷調(diào)查表并有十位同學參與了訪談。實收156份有效數(shù)據(jù)用于數(shù)據(jù)分析。
詞匯測試所用的100個單詞來自《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1-4冊,并按照分層抽樣的方法挑選出來。測試時間為30分鐘。
本研究的自我效能問卷以學習效能感量表為基礎(chǔ),結(jié)合閱讀學習進行了改編,共設(shè)問題二十個,分別調(diào)查學生對自身閱讀能力的主觀判斷、對良好閱讀學習結(jié)果的主觀感受、對能否完成閱讀學習任務(wù)的信念和能否調(diào)控閱讀行為的主觀判斷。得分越高效能感越強。
為了更清楚了解學生閱讀過程中對詞匯認知與自我效能的主觀感受,本研究設(shè)計了一次半開放型訪談,訪談目的是試圖從以下三個方面收集數(shù)據(jù):1)學生對其自身閱讀能力的評價;2)學生對閱讀過程中單詞認知水平重要性的看法;3)學生對單詞認知與閱讀自我效能感關(guān)系的看法。
第一步:要求學生完成詞匯量測試以及調(diào)查問卷。對比數(shù)據(jù)可對問題1進行研究。
第二步:根據(jù)詞匯量測試從所有實驗對象中挑出高分學生(第一組)與低分學生(第二組)各40名,比較其自我效能問卷得分和詞匯成績。然后,分別從兩組中隨機抽出5名學生進行訪談。綜合所有數(shù)據(jù)可對問題2進行研究。
經(jīng)使用 SPSS軟件對各項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現(xiàn),詞匯認知程度與英語閱讀自我效能之間存在顯著相關(guān)關(guān)系,高分組學生與低分組學生的詞匯認知程度差異與他們閱讀自我效能差異顯著相關(guān)。我們必須承認高分組學生的閱讀自我效能感比低分組學生強。
為了進一步對此進行調(diào)查,我們隨機抽取兩組被訪者各五位進行了訪談。訪談結(jié)論基本與前述數(shù)據(jù)相符,受訪者均認為詞匯量的掌握有助于提高閱讀自我效能進而影響閱讀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對于詞匯認知作用于自我效能的大小,高分組受訪者的認同感似乎要低于低分組;不只一位低分受訪者認為詞匯認知程度和閱讀自我效能有緊密聯(lián)系,即,一旦詞匯認知到了相當高度,自己的閱讀能力將毫無疑問的到達較高水平;而高分組受訪者對此持保留意見,這似乎說明在具備相當詞匯知識后,學生更傾向于關(guān)注閱讀的高層次理解和影響閱讀成功的其他因素,當然由于樣本所限,此結(jié)論還有待進行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閱讀中的詞匯認知與閱讀自我效能感有密切相關(guān)。學生能認識到詞匯認知對自我效能感的影響,但只有詞匯認知能力較好的學生才能真正具備較強的自我效能。
在實際教學中,詞匯認知程度很高,但閱讀自我效能感很低這種情況也可能出現(xiàn),但沒有研究能證明閱讀自我效能感高而詞匯認知程度低的情況出現(xiàn)。當然,僅從詞匯層面來研究閱讀自我效能感是不全面的,但作為整個閱讀過程不可或缺的基礎(chǔ)階段,詞匯認知過程是否順利的確會影響閱讀自我效能感。換言之,詞匯認知程度提升會提高閱讀自我效能,從而促進閱讀理解能力提高。
在實際閱讀教學中,詞匯認知層面較差的學生不在少數(shù),如果教師能適當在此層面對學生進行強化和干預(yù),應(yīng)該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自我效能,從而為后續(xù)進行高層次閱讀教學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chǔ),最終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1]Eskey, D.E.Holding in the bottom: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the language problems of second language readers[A].In P.L.Carrell et al (eds.), 1988:93-100.
[2]Bandura, A.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Behavioral Change[M].Psychological Review, 1977.
[3]邊玉芳.學習效能感量表的編制與應(yīng)用[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 2008.
[4]高佑梅.TRI閱讀模式與大學英語閱讀教學[J].外語界,1996(3):34-37.
[5]廖智英.英語學習自我效能對成績和學習過程的影響[J].外語與翻澤, 2007(4):85-86.
[6]呂鳴.閱讀理解中的詞匯認知自動化[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 2011(5):23-24.
[7]邵玲.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實驗[J].基礎(chǔ)教學研究.2005(7):74-75.
[8]王凱榮, 辛濤, 李瓊.中學生自我效能感、歸因于學習成績關(guān)系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1999(4):22-25.
[9]葉力.高中學生英語閱讀學習自我效能感調(diào)查與培養(yǎng)的實證研究[D].杭州:浙江師范大學, 2008.
[10]鄭樹棠.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