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靜 時啟軍 馬立輝 李林可
山洪溝綜合治理可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對保護沿河兩岸村莊及耕地防洪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崇禮縣長城嶺溝為例,提出工程治理措施。
長城嶺溝位于崇禮縣城北部,發(fā)源于岔溝梁牧場附近,由東梁底支流與盆底坑支流匯集而成,于大夾道溝村西南匯入清水河,控制流域面積49km2,主溝道全長15km左右。該溝雖流域面積小,但溝短坡陡,直接威脅防洪安全。
長城嶺溝所屬區(qū)域為大陸性季風氣候,風多雨少,氣候干燥,冬季干冷漫長,夏季短促炎熱,晝夜溫差懸殊。受地形因素的影響,該區(qū)域暴雨的年內分布不均,年際變化懸殊,易發(fā)生局部大暴雨、雷暴雨或冰雹,具有籠罩面積小、雨量大、歷時短的特點。該區(qū)域產(chǎn)流區(qū)多在山前地帶,坡度大、集流快、河槽處于山谷之中,調蓄能力小,造成一次洪水漲落迅速,具有源短流急,驟降驟落的特點。
工程區(qū)屬于中山區(qū)地貌類型,海拔相對高差大,地形坡度大,主槽不規(guī)則。在勘探深度內揭露的地層巖性有:耕植土厚度0.0~1.0m,下部為全新統(tǒng)卵石,厚度不小于3.8m。勘察期間地下水水位埋深1.3~1.5m。根據(jù)《中國地震動參數(shù)區(qū)劃圖》(GB18306-2001),該段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0g,相當于地震基本烈度Ⅶ度。
長城嶺溝受特殊地理氣候影響,降雨季節(jié)分配不均,雨量大,洪水來勢兇猛,加之河道縱坡較大,水流湍急,易引發(fā)洪水災害。目前長城嶺溝河道防洪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長城嶺溝主溝內的主槽小而不規(guī)則,過流能力低,不足5年一遇,遇較大洪水對兩岸農(nóng)田威脅較大。
二是河岸不穩(wěn)定,局部崩塌,長城嶺溝目前河道兩岸僅局部河段建有護岸工程,部分段老化失修,而大多數(shù)河段由于沒有護岸,在山洪頻繁侵襲下,河岸沖刷嚴重,多處河岸崩塌退岸,威脅周邊安全。
三是穿村段生活垃圾倒入排洪溝道,致排水不暢,排水出路受阻,防洪標準低。
四是村莊多建于支溝匯入口,支溝洪水直接威脅居民安全。
工程措施是以工程手段改變洪水的天然特性,防止和減少洪水造成的災害,以治點為主,以緩洪防沖為重點。根據(jù)山洪溝特點、防治現(xiàn)狀和防洪要求,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種工程措施,進行綜合治理。通過在支溝中、上游修建谷坊、攔擋壩或石質跌水等措施,保護河道,減少沖刷破壞,減小洪峰流量;在溝口采用擋土墻,護岸等防護措施,增強防護對象的抗沖能力。
長城嶺溝防護對象為鄉(xiāng)(鎮(zhèn))、人口密集居民點、重要基礎設施等,主要修建攔擋壩、溝道清理、岸坡防護、排洪渠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等。
在沿線各支溝分段布設鋼絲網(wǎng)石籠谷坊,對溝道內洪水、泥石流起到緩洪消能的作用;在支毛溝與主溝道交匯口布設混凝土格柵壩,攔截泥石流等固體廢渣,減輕對下游的危害程度。
溝道清理工程可提高河道行洪能力,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障下游的行洪安全。主要清理內容包括垃圾、孤石等。
在主溝險工段和洪水沖刷凹岸進行岸坡防護,可有效減免洪水災害。常用的防護型式有鋼絲網(wǎng)石籠護坡、漿砌石護坡、混凝土護坡、連鎖磚、干砌石防護、土工格室等。土工格室、干砌石防護抗沖流速最小,連鎖磚、鋼絲網(wǎng)石籠抗沖流速次之,漿砌石護坡抗沖流速較大,混凝土抗沖流速最大。鋼絲網(wǎng)石籠、連鎖磚生態(tài)效果好,混凝土、鋼絲網(wǎng)石籠護坡造價較高,結合長城嶺溝縱坡陡,流速大,當?shù)厥隙嗟奶攸c,采用漿砌石防護。
溝口處易受洪水沖刷,且村莊較多。受地形條件限制,不適宜采用岸坡防護型式,溝深不明顯、溝道兩岸邊坡較陡,受房屋限制,適宜采用擋土墻防護。
可利用截流措施將支溝洪水,導入下游,可降低洪水災害。
通過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的結合布設,能夠增大山體對降雨的含蓄作用,固結土壤,延長洪水來水時間,同時也能保證主溝道的順利行洪。
本項目實施后,被保護區(qū)域內防洪能力得到提高,山洪災害損失將大幅度減少,產(chǎn)生巨大的社會經(jīng)濟效益。在促進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構建和諧社會等多個方面將發(fā)揮積極的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