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音樂本體與理想人格的合一——嵇康音樂美學(xué)思想研究

        2015-03-21 00:07:34
        關(guān)鍵詞:美學(xué)音樂

        王 菊

        (貴州大學(xué) 科技學(xué)院,貴州 貴陽 550001)

        在中國歷史上,士人遭受屠戮與迫害最多的就是在漢末至魏晉南北朝長達四百年左右的年代里。當(dāng)時動蕩不休、性命如蟻的社會現(xiàn)實更加劇了士人內(nèi)心的幻滅感和顧哀感。嵇康的音樂美學(xué)思想就產(chǎn)生于這個最為恐怖黑暗的時代。嵇康與琴,在當(dāng)時人的心目中,是不可分離的。他在《與山巨源絕交書》中,自敘生平志向是“但愿守陋巷,教養(yǎng)子孫,濁酒一杯,彈琴一曲,志愿畢矣”[1]18;宣布與山濤決裂,嘲諷山濤是:“羞庖丁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 腥”[1]16。他在臨刑東市前顧視日影,彈奏《廣陵散》,長嘆“《廣陵散》于今絕矣”,更是體現(xiàn)了他對音樂畢生的鐘情。嵇康生活的時代是一個無聲的時代,滿腔的憤懣無以發(fā)泄,只好宣泄在琴音之中。作為正始名士,他飽嘗了黑暗年代的全部恥辱和辛酸。一方面希冀推翻司馬氏集團的專制統(tǒng)治,憤恨之心,無所釋懷,乃作《廣陵散》;另一方面,他吸收了老莊超世獨步的人格理想,“彈琴詠詩,聊以忘憂”[1]2,認為音樂可使人暢言達神,將人生短暫與宇宙大化中的恐懼感加以表現(xiàn),成為延伸生命意識的最佳途徑,以寄寓他最深難表的思想。

        一、“和”——音樂的本體

        嵇康在《聲無哀樂論》中,用秦客(象征正統(tǒng)音樂美學(xué))和東野主人(暗喻自己)之間的對話,對儒家音樂美學(xué)思想給予全盤否定和詰難,提出“心之與聲,明為二物”[1]41-42,認為音樂只是一種自然所本有的聲音,與人的情感是“殊途異軌,不相經(jīng)緯”[1]43的。音樂以聲音的繁簡、高低、大小、輕重為體,其四時律呂,宮商集化,“皆自然相待,不假人以為用也”[1]41。音樂僅僅只是音樂,就好比自然界和諧的天籟,不反映任何倫理道德的內(nèi)容,獨立于一切倫理道教的價值之外,它的價值就在于它是一個純粹的聲音之美、自然之美。嵇康“用‘自然之和’的概念凈化了音樂,剔除了儒家美學(xué)賦予音樂的種種非‘自然’的倫理內(nèi)涵和功能,還音樂(也就是整個藝術(shù))以一種獨立自足的本體存在,一種自身就是目的的純粹自然的美”[2]273。

        “嵇康首先從玄學(xué)貴無論的思想出發(fā),力主音樂的自然之和,并把這種自然之和與道家的“大音希聲”和“至樂無聲”相結(jié)合,提出音樂的本體是沒有具體規(guī)定性的精神性概念,即‘和聲無象,哀心有主’?!保?]在《聲無哀樂論》中,嵇康多次提到了“樂”的“體”:“夫天地合德,萬物貴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故章為五色,發(fā)為五音。音聲之作,其猶臭味在于天地之間。其善與不善,雖遭遇濁亂,其體自若而不變也?!保?]37聲音有自然之和,是無系于人情的?!褒R楚之曲多重,故情一;變妙,故思專。姣弄之音,挹眾聲之美,會五音之和,其體贍而用博,故心侈于眾理。五音會,故環(huán)放而欲愜。然皆以單、復(fù)、高、埤、善、惡為體,而人情以躁靜專散為應(yīng)。譬猶游觀于都肆,則目濫而情放;留察于曲度,則思靜而容端。此為聲音之體,盡于舒疾;情之應(yīng)聲,亦止于躁靜耳?!逦度f殊,而大同于美;曲變雖眾,亦大同于和。”[1]42“且聲音雖有猛靜,猛靜各有一和,和之所感莫不自發(fā)?!曇粢云胶蜑轶w,而感物無常。”[1]42-43“樂之為體,以心為主。故無聲之樂,民之父母也?!保?]44這些話中所用的“體”字,是指構(gòu)成音樂的本體性的東西,即音樂的本體。在談到這個本體時,嵇康一再強調(diào)聲音與“和”的關(guān)系:“聲音有自然之和”,“五味萬殊,而大同于美;曲變雖眾,亦大同于和”,“猛靜各有一和”,“聲音以平和為體”,等等,都說明了音樂的本體是“和”。音樂的目的在于使人心達到“和”,有了人心的“和”,才有人民的歡樂?!八^‘無聲之象’除了從道家本體論哲學(xué)意義上來強調(diào)外,有時也指音樂的平和幽微、清雅沖淡,如他說‘至和之聲,得之管弦’,‘聲音以平和為體等’,嵇康用這種音樂審美意境來反對儒家的鐘鼎齊鳴,八音克諧的音樂氣象,這種音樂之“和”,看上去沖和平淡,不悲不壯,但是其中卻蘊含著微妙復(fù)雜、深沉強烈的感情?!保?]可見,對于音樂本體的構(gòu)成問題,嵇康是將之提到宇宙本體的高度來加以認識的,他從天地自然中去尋找,認為音樂源于物質(zhì)的自然界,并且有一種不變的本體,即“和”。這種“和”為天地自然所具有,故而是永恒不變的,具有超越性和無限自由性的。

        嵇康還從養(yǎng)生的角度出發(fā),提出了“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須形以存……故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1]23,希望通過養(yǎng)身的方法追求精神虛靜、排除世事紛擾。嵇康認為音樂同愉神養(yǎng)生密切相關(guān)。通過音樂可以凈化心靈,使人的精神處于良好的狀態(tài),解苦悶之情、探尋生命奧秘、維持人格自由,展現(xiàn)人的自由精神。在談到音樂對人心的凈化作用時,他說:“性潔凈以端理,含至德之和平,誠可以感蕩心志,而發(fā)泄幽情矣?!保?]15音樂之所以能凈化心靈,使人心境趨于平和寧靜,就在于“它‘含至德之和平’,意境優(yōu)雅深邃,沒有那種刺激、搔擾人的音響內(nèi)容”[4]193。既然音樂可以養(yǎng)生,而養(yǎng)生的根本在于精神上的“和”,因此,音樂的本體就是“和”。從審美內(nèi)容上來說,他也提倡音樂表現(xiàn)某種沒有具體規(guī)定性的“無聲之樂”。故嵇康認為音樂的至高本體是和,尤其在于人心的虛靜空靈,和諧完滿,而不在于倫理道德的教化。音樂的美可以讓人在“高峰體驗”中不斷升華人生的境界。美國著名心理學(xué)家馬斯洛指出:人在高峰體驗中“沉浸在一片純凈而完善的幸福之中,擺脫了一切懷疑、恐懼、壓抑、緊張和怯懦?!彼J為“這些美好的瞬時體驗……來自審美感受(特別是音樂)?!保?]366-368比如,在貝多芬音樂電閃雷鳴自由奔騰的激情中,人類的精神王國會被引領(lǐng)到一個無限輝煌燦爛的崇高境界。在天籟般純凈的莫扎特音樂中,人類感受到的是靈魂的凈化與升華。而在嵇康那里,音樂的美會讓人擺脫物欲與人為的壓抑,從異化狀態(tài)復(fù)歸到自然本真狀態(tài),進入到人類自由自覺的審美境界,重拾人類生命的原初意義。正如老子所謂“滌除玄鑒”,音樂可以使人升華到與天地之道合而為一的理想人格境界,這種人格,就是魏晉玄學(xué)所揭示的那種理想人格。

        二、“和”——理想人格的本體

        “和”本來是儒家樂論的重要觀念,但儒家的“和”強調(diào)的是群體而非個體,負載著社會倫理道德的功用及對其能否完滿實現(xiàn)的追求,強調(diào)的是個體在與天合一時所取得的個體人格精神的自由,但這種自由僅僅是個人與天所具有的仁義道德達到了合一的結(jié)果。而嵇康的“樂”的“和”強調(diào)的是個體,是個體人格精神的自由無限,它與天地、自然本身的永恒和無限血脈相連。這個“和”不再從屬于仁義道德,而是將個體人格精神的自由提到了最高的位置?!绊樚旌鸵宰匀?,以道德為師友;玩陰陽之變化,得長生之永久;任自然而托身,并天地而不朽?!保?]32在嵇康那里,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從儒家的倫理道德中徹底解脫出來,“轉(zhuǎn)變?yōu)閭€體的人格精神自由的實現(xiàn)與自然的永恒無限的關(guān)系。這也在理論上充分表現(xiàn)了魏晉時代的美學(xué)精神”[6]221。

        “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莊立論,以為天地萬物皆以無為本。無也者,開物成務(wù),無往而不存者也。陰陽恃以化生,萬物恃以成形,賢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無之為用,無爵而貴矣?!保?]21玄學(xué)與兩漢經(jīng)學(xué)相比,以無統(tǒng)有,執(zhí)本統(tǒng)末,把“無”說成統(tǒng)帥自然社會的精神本體。在正始玄學(xué)這里,人物的精神不再是依附于血氣形體的思維活動,而是一種超脫形體,與某種精神本體冥會的自我意識,它頗像黑格爾所謂的人的思想是絕對理念的自我意識的思想。在何宴、王弼看來,理想的人格精神不在于事事親躬,而在于超脫物用,洞察一切,達到與道冥和、精神自由的神明境界。這種理想的人格以高超的神明駕馭天地萬物,是對先秦老莊思想的進一步發(fā)揮。王弼還進一步提出了“圣人應(yīng)物而無累于物”的思想,認為理想人格沒有喜怒哀樂。圣人生活在現(xiàn)實的七情六欲中,卻能夠既不脫離于塵世又能夠以神明自高,這樣,就把老莊的虛無縹緲的人格放到了塵世之中,圣人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而是能夠在現(xiàn)實中實現(xiàn)的了。王弼認為,圣人的人格能夠體“道”應(yīng)天,退能靜處,進能制動,與物婉轉(zhuǎn),周流不息。這種思想對超世獨步的理想人格的追求與對激烈反對司馬氏集團名教統(tǒng)治的士人的提倡有關(guān),嵇康就是在這樣的立場上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觀點,他渴望人的天然自放、不拘于俗,超脫塵世,與萬物為一。

        嵇康在《養(yǎng)生論》中提出養(yǎng)生的關(guān)鍵在于“愛憎不棲于情,憂喜不留于意,泊然無感,體氣和平”[1]23,就是在精神上達到一種“和”的境界,實際上也就是王弼所謂“圣人”“應(yīng)物而不累于物”。更為重要的是,嵇康把這種本來很平實的養(yǎng)生論提到了玄學(xué)的高度,認為達到養(yǎng)生的極境就在“無為自得,體妙心玄”[1]24,獲得精神的無限與自由,與永恒的自然合而為一??梢姡档酿B(yǎng)生論在根本上是與魏晉玄學(xué)對個體理想人格的追求這一主題分不開的。嵇康在闡明它的養(yǎng)生論的同時,即鮮明地主張把音樂作為養(yǎng)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即“蒸以靈芝,潤以醴泉,晞以朝陽,綏以五弦,無為自得,體妙心弦。忘歡而后樂足,遺生而后身存”[1]24。音樂可以影響人的精神,而他自己本身也是一個杰出的音樂家,因此音樂也就很自然地被他看作達到精神自由和理想人格,與造化自然合一的重要的東西。

        總之,魏晉玄學(xué)繼承和發(fā)揚了老莊的學(xué)說,提倡人們越“有”入“無”,不執(zhí)著于現(xiàn)實,從而達到自由超脫的人生境界。正是在這一點上,魏晉玄學(xué)與嵇康的音樂美學(xué)找到了內(nèi)在的契合點。玄學(xué)將有限與無限同人生問題聯(lián)系起來,使美學(xué)超越了日常生活,具備了無限深邃的精神內(nèi)核?!懊缹W(xué)在其本質(zhì)上是通過無限以把握有限、超越有限以達到無限。同時美又是人的精神獲得絕對自由的象征,這就決定了美的無限性。所以達到了人生命中絕對自由的精神境界,同時也就達到了美的境界?!保?]197正是這種以“無”為美、以追求絕對精神自由為尚的玄學(xué)美學(xué)觀,被魏晉士人所信奉,也深深地影響了嵇康的音樂美學(xué)思想,視之為“樂”的本體。

        三、“道”——音樂本體與理想人格的合一

        以超世離群、凌馭天地的人格理想作為人生的追求目標,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老莊就已經(jīng)提出來了。老子說:“圣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也?!保?]11莊子更是以浪漫瀟灑的風(fēng)姿,提出了自己的人格理想:“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 而不能寒,疾雷破山而不能傷,飄風(fēng)振海而不能驚”[9]22,“忘乎物,忘乎天,其名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謂入于天”[10]123。在莊子看來,人如果對自己的際遇持一種超脫的態(tài)度,把自己的際遇視為與天地自然之道同樣的運化過程,保持心境的平和,就能在精神上達到“與物為春”的自由忘我之境。對老莊理想人格的繼承與發(fā)揚,反應(yīng)了當(dāng)時士人對于黑暗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要求與天地、與道合一,超脫污穢的現(xiàn)實。面對現(xiàn)實的悲哀、人生的無常,嵇康也采取了一種超脫外物的態(tài)度。他在山水自然的賞玩中,在音樂意蘊的體悟中,進入到一個悠遠無惱、虛靜空明、永恒無限的自然境界中,獲得一種超然忘我,俱道適往,上下與天地同流的生命意識與無限淵默的宇宙意識。

        嵇康對老莊音樂思想的繼承是從反對儒家的音樂學(xué)說開始的。從孔子開始,儒家的音樂理論對音樂的重視最明顯的一個表現(xiàn)就是把音樂本身作為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尤為強調(diào)音樂的倫理教育、修身養(yǎng)性的作用。儒學(xué)認為:“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11]207(《禮記·樂記》)其理論根據(jù)無非是《樂記·樂本篇》中所言的“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11]206,音聲的來源就在于受到客觀外物的觸動,由此自然知曉時政禮樂。嵇康對儒家樂論的反對集中表現(xiàn)在他把音樂理論與玄學(xué)思想結(jié)合起來,指出音樂與情感之哀樂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在《聲無哀樂論》中,嵇康批駁了“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yīng)之”[1]37的觀點,他認為音樂僅僅是自然之聲的一種表現(xiàn),其中并不蘊含所謂的風(fēng)俗和圣德,音樂是“天地之和美”。誠如他所言:“夫天地合德,萬物貴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故章為五色,發(fā)為五音。音聲之作,其猶臭味在于天地之間。其善與不善,雖遭遇濁亂,其體自若,而不變也。豈以愛憎易操,哀樂改度哉?”[1]37嵇康提出,音聲之作,如同自然界的萬物一樣無所謂哀樂,他從道家的本體論哲學(xué)出發(fā),強調(diào)音樂的天生自然,反對人為制作。

        先秦道家提出的“大音希聲”的音樂美學(xué),主要是反對儒家的音樂思想,嵇康的“聲無哀樂論”,也主要是在此繼承與發(fā)揚了道家的音樂美學(xué)思想。儒家一向強調(diào)音樂的政教勸喻功能,而老莊則從自然之道出發(fā),摒棄這種人為制作的音樂。他們認為真正的音樂是非人工制作的“天籟”、“天樂”,它沒有五音繁雜的音調(diào),是一種自然之聲,是精神本體“道”的表現(xiàn)。老子說“大音希聲”。莊子提出:“視乎冥冥,聽乎無聲。冥冥之中,獨見曉焉;無聲之中,獨聞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保?0]120“這是領(lǐng)悟宇宙里的‘無聲之樂’,也就是宇宙里最深微的結(jié)構(gòu)型式。在莊子,這最深微的結(jié)構(gòu)和規(guī)律也就是他所說的‘道’,是動的,變化著的,像音樂那樣,‘止之于有窮,流之于無止’?!保?2]202所謂“希聲”、“無聲”,都是抽象的音樂美概念。老莊認為,最美的音樂是大道至簡的無聲之樂。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保?]49莊子則明確地反對禮法制度,反對人為制作的音樂,認為“鐘鼓之音,羽旄之容”均是“樂之末”也。他們都用與“道”同體的“大音”、“至樂”來反對儒家崇尚的有聲之樂,認為它使人失去了本真之性。后來王弼在《老莊指略》中也基于玄學(xué)本體論立場闡發(fā)了老莊的音樂美學(xué)思想。

        嵇康的《聲無哀樂論》正是在吸取老莊和王弼關(guān)于“無聲之樂”音樂思想的基礎(chǔ)上,主張音樂的“無聲之和”,力倡音樂表現(xiàn)與道合一的內(nèi)在情思,進一步要求音樂以追求“道”、追求理想人格的完滿為至境。在《琴賦序》中,嵇康提出:“八音之器,歌舞之象,歷世才士,并為之頌賦,其體制風(fēng)流,莫不相襲。稱其才干,則以??酁樯希x其聲音,則以悲哀為主,美其感化,則以垂涕為貴,麗則麗矣,然未盡其理也。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聲,覽其旨趣,亦未達禮樂之情也?!保?]13嵇康反對過去之人對音樂的教化功能極力推崇的音樂美學(xué)觀,認為他們并沒有真正理解音樂的旨趣。他所推崇的是一種超脫現(xiàn)實、與道合一的精神美。他在《琴賦序》中高歌:“齊萬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激清響以赴會,何弦歌之綢繆”[1]14,表明了他所向往的音樂世界是一種離形入神、與道冥合的審美境界?!顿浵蛐悴湃胲娫姟返?“琴詩自樂,遠游可珍。含道獨往,棄智遺身。寂乎無累,何求于人。長寄靈岳,怡志養(yǎng)神。”[1]2嵇康高尚的志向,在琴聲中得以暢和情志,這種審美意境,與道家的“思與境偕”的意境是相通的,達到了與天地合一的境界。道家的美學(xué)認為,道是萬物的宗統(tǒng)和本體,正如司空圖在《二十四詩品》中所謂的“大用外腓,真體內(nèi)充”[13]2,“素處以默,妙機其微”[13]5,人們審美時如果能保持主體的虛靜,便可達到物我兩忘、與道合一的境界。這種意境呈現(xiàn)的美感是一種寧靜致遠的精神美,韻致無窮,是音樂本體與理想人格合一的境界。王世禎曾說嵇康著名的《贈向秀才入軍詩》的“手揮五弦,目送歸鴻”是“妙在象外。”“太玄”即道家的“道”,即精神本體。在彈琴時,由于琴音的感染,主體的“思”與客體的景合二為一,從而在琴音中超越了音樂本體而體悟到精神本體——“道”的美,達到了超然忘我,天人合一的至美境界,它與理想人格之境是合一的,即老莊所謂的“道”的至境。

        結(jié)語

        宗白華先生在他那篇著名的《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中說道:“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苦痛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濃于熱情的一個時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藝術(shù)精神的一個時代。”[12]208可見,魏晉六朝審美的興盛與社會的動蕩和人生的際遇是互為因果的。嵇康的音樂美學(xué)思想是一個藝術(shù)審美的概念,更是一個人生哲學(xué)的概念。它是由時代社會與哲學(xué)人生的諸種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如果說,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老莊哲學(xué)把人生際遇與審美超越相融通,那么,嵇康則在審美文化轉(zhuǎn)型期的魏晉時代將人生的悲劇與審美的超越相結(jié)合,創(chuàng)造了深邃博大的音樂美學(xué)思想,表現(xiàn)了高朗清爽、光明俊杰的理想人格之美。

        [1]季羨林.四庫家藏·嵇康集[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

        [2]儀平策.中國審美文化史·秦漢魏晉南北朝卷[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0.

        [3]王欣欣.嵇康音樂美學(xué)思想解讀[J].河北科技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4(12).

        [4]袁濟喜.六朝美學(xué)[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0.

        [5][美]馬斯洛等.人的潛能和價值[M].華夏出版社,1987.

        [6]李澤厚,劉綱紀.中國美學(xué)史[M](第二卷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87.

        [7]杜寶元.晉書選譯[M].成都:巴蜀書社,1991.

        [8]吳中杰.中國古代審美文化論[M](第一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9]蘭喜井.老子解讀[M].北京:中華書局,2005.

        [10]莊子.莊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

        [11]禮記(精選本)[M].陳莉,選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2]宗白華.美學(xué)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13]王濟亨,高仲章.司空圖選集注[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猜你喜歡
        美學(xué)音樂
        仝仺美學(xué)館
        杭州(2023年3期)2023-04-03 07:22:36
        盤中的意式美學(xué)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08
        奇妙的“自然音樂”
        外婆的美學(xué)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9:06
        生活美學(xué)館
        音樂從哪里來?
        圣誕音樂路
        兒童繪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純白美學(xué)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02:01:37
        音樂
        “妝”飾美學(xué)
        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 23:16:36
        丰满少妇三级全黄| 久久免费精品日本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成人a∨| 国产美女被遭强高潮露开双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一区刚刚| 亚洲av熟女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在线播放人妻| 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 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久久福利青草精品资源| 亚洲又黄又大又爽毛片| 网址视频在线成人亚洲| 久久久免费看少妇高潮| 美女不带套日出白浆免费视频 |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 精选麻豆国产AV|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码专区| 老熟女富婆激情刺激对白|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女同欲望一区二区三区| 45岁妇女草逼视频播放| av免费网址在线观看| 8av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午夜国产在线| 久久色悠悠亚洲综合网| 亚洲无人区乱码中文字幕能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 国产一极内射視颍一| 精品高潮呻吟99av无码视频| 亚洲一区区| 人妻蜜桃日产一本久道综合在线| 久久99热国产精品综合|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免费视频| a级黑人大硬长爽猛出猛进| 综合精品欧美日韩国产在线| 白白色发布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在线| 十八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无码无遮挡骂过|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