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麗 王培松 王英姿
山東省煙臺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植物保護研究所·265500
22.7%二氰蒽醌懸浮劑對蘋果主要真菌病害防治效果評價
于曉麗 王培松 王英姿
山東省煙臺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植物保護研究所·265500
1.1 供試藥劑22.7%二氰蒽醌懸浮劑為江西禾益化工有限公司產品;80%大生M-4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為美國陶氏益農公司產品;10%世高(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是瑞士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產品;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為上海悅聯化工有限公司產品。
1.2 對蘋果輪紋病菌的EC50值測定將二氰蒽醌配成200、100、50、25、12.5、6.25 mg/L六個質量濃度含藥培養(yǎng)基平板,以加入無菌蒸餾水的PDA培養(yǎng)基為對照。將在PDA平板上28℃培養(yǎng)4 d蘋果輪紋病菌,用直徑為6 mm的打孔器,打成菌餅后接種于含藥板上,置于28℃恒溫培養(yǎng)箱內培養(yǎng)3 d,十字交叉法量菌落直徑,計算抑制生長率。
抑制率(%)=[(對照菌落直徑-0.6)-(處理菌落直徑-0.6)]/(對照菌落直徑-0.6)×100
利用各濃度梯度對數值及相應的菌絲生長抑制率作回歸分析,計算殺菌劑對病原菌的EC50和相關系數,應用SPSS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
1.3 防治蘋果輪紋病田間試驗于2013年在煙臺棲霞蘋果園進行,供試蘋果品種為紅富士,樹齡15年,株行距為3 m×4 m,每小區(qū)4株樹,4個重復,試驗設計見表1。共施藥3次,施藥時間為5月20日,以后每間隔10~15 d施藥一次,共施藥10次,于蘋果采收期調查一次藥效。調查方法參照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二)。
1.4 防治蘋果褐斑病試驗于2013年在煙臺市牟平區(qū)觀水鎮(zhèn)大石疃村蘋果園進行,供試蘋果品種為紅富士,樹齡6年,株行距3 m×3.5 m。試驗共設4個處理,每小區(qū)6株樹,每處理重復4次。具體試驗設計見表1。共施藥3次,施藥時間分別為2014年7月15日、8月1日、8月20日。藥前調查發(fā)病基數,藥后20 d調查一次藥效。調查方法參照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二)進行。
1.5 防治蘋果炭疽葉枯病試驗于2014年在煙臺市牟平區(qū)觀水蘋果園,供試蘋果品種為嘎拉,樹齡15年,株行距3 m×4 m,共4個處理,每小區(qū)3株樹,4次重復。具體試驗設計見表1。于5月22日首次用藥,以后間隔10~14 d噴一次,連續(xù)噴施6次。具體施藥日期為2014年5月22日和6月5、16、26及7月3、14日。采收期調查一次藥效。調查方法參照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二)。
表1 供試藥劑試驗設計
2.122.7 %二氰蒽醌對蘋果輪紋病菌的室內毒力測定由結果可以看出,殺菌劑22.7%二氰蒽醌對蘋果輪紋病菌的抑制率轉換成的機率值(y)與有效含量(mg/kg)的對數值(x)均呈顯著直線相關。其EC50值為63.6176,試驗結果表明22.7%二氰蒽醌對蘋果輪紋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表2 22.7%二氰蒽醌對蘋果輪紋病菌的室內毒力測定
2.222.7 %二氰蒽醌懸浮劑對蘋果輪紋病的田間防效22.7%二氰蒽醌懸浮劑對蘋果輪紋病具有很好的田間防效(表3)。試驗藥劑600倍處理防效為92.99%,1%水平上顯著優(yōu)于800倍處理和對照藥劑80%大生M-45可濕性粉劑800倍處理(防效為88.04%),試驗藥劑800倍處理防效為84.86%,5%水平上低于對照藥劑。
表3 22.7%二氰蒽醌對蘋果輪紋病的田間防效
2.322.7 %二氰蒽醌懸浮劑對蘋果褐斑病的田間防效22.7%二氰蒽醌懸浮劑對蘋果褐斑病具有很好的田間防效(表4)。試驗藥劑600倍、800倍兩處理防效分別為97.74%、94.28%,600倍處理防效5%水平上顯著優(yōu)于800倍防效,對照藥劑10%世高水分散粒劑1 500倍處理防效為98.02%,與試驗藥劑600倍防效無顯著差異,5%水平上顯著優(yōu)于試驗藥劑800倍防效。
表4 22.7%二氰蒽醌對蘋果褐斑病的田間防效
2.4 22.7 %二氰蒽醌懸浮劑對蘋果炭疽葉枯病的田間防效22.7%二氰蒽醌懸浮劑對蘋果炭疽葉枯病具有很好的田間防效(表5)。試驗藥劑600倍、800倍防效分為90.57%和87.29%,600倍處理1%水平顯著優(yōu)于試驗藥劑800倍處理,對照藥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防效為64.62%,1%水平上顯著低于試驗藥劑兩處理。
表5 22.7%二氰蒽醌對蘋果炭疽葉枯病的田間防效
室內毒力測定試驗表明,22.7%二氰蒽醌懸浮劑對蘋果輪紋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田間試驗結果表明,22.7%二氫蒽醌懸浮劑對于蘋果輪紋病的防治效果略優(yōu)于80%大生M-45可濕性粉劑,對蘋果褐斑病的防治效果與10%世高水分散粒劑相當,對蘋果炭疽葉枯病的防治效果顯著優(yōu)于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通過田間觀察,22.7%二氰蒽醌懸浮劑對于紅富士和嘎拉蘋果均無藥害,在生產中安全,根據2013、2014年的試驗結果初步認為22.7%二氰蒽醌懸浮劑可作為生產上防治蘋果輪紋病、褐斑病和炭疽葉枯病的有效藥劑使用,推薦使用濃度為600~800倍。為避免抗藥性發(fā)生及提高藥效,在實際生產中應與其他類型的有效藥劑交替使用。
山東省現代農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水果創(chuàng)新團隊崗位專家(SDAIT-03-021-09)